优化居住环境 扮靓乡村面貌 ——威宁自治县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侧记

优化居住环境 扮靓乡村面貌 ——威宁自治县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侧记


当前,是威宁自治县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广大群众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奋力冲刺。驻村干部、下沉干部、乡镇干部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全力补齐脱贫形象短板,摘掉贫困帽子,扮靓乡村面貌。


优化居住环境 扮靓乡村面貌 ——威宁自治县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侧记

龙场镇仙龙村干净的通寨路


拆旧房,清除农村“牛皮癣”


  4月13日,龙场镇干河村的韩章全夫妇在新居前晒着太阳,享受春暖花开的幸福日子。


  早些年,年迈体弱的韩章全是村里的贫困户,夫妻俩带着有智力障碍的儿子居住在破旧的危房里,“老房子有安全隐患,住着不踏实。”韩章全回忆说。


  如今,韩章全家不仅在政府的帮扶下搬进了漂亮的新居,还谋划着发展产业,靠政府的扶持和自己的双手开创新生活。“感谢政府,能住上这么干净的房子,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韩章全指着新居激动地说。


  在小海镇松山社区,60多岁的陶泽芬住着砖混结构的小平房,但她家破损严重的老土坯房一直没拆,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与靓丽的村庄格格不入。


优化居住环境 扮靓乡村面貌 ——威宁自治县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侧记

小海镇松山社区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


  为了提升脱贫形象,美化居住环境,广大驻村干部、下沉干部积极动员群众自觉拆除老旧房,彻底清除农村“牛皮癣”。


搞卫生,思想宣传是关键


  近期,威宁自治县宣传部第一组工作队,利用晚上群众空闲时间,到小海镇新光村组织召开院坝会。


  院坝会上,大家围绕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当前扶贫工作为重点,从教育资助、医疗保险、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对群众进行宣讲。


  院坝里,群众认真听讲。院坝会在干群之间搭起了一座“连心桥”,激发群众积极脱贫、参与环境整治的决心和热情。


优化居住环境 扮靓乡村面貌 ——威宁自治县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侧记

干净整洁的石门乡泉发村


  在农村乡村环境整治中,院坝会、田坎会,大小喇叭播放、村民参与自刷标语等宣传方式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广泛宣传发动,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度。


  走进石门乡泉发村,映入眼帘的是绿树环绕、村庄整洁、人民生活其乐融融的和谐美丽乡村画卷。


  没有畜禽乱跑,没有污水横流,这得益于泉发村村“两委”制定符合本村发展的《村规民约》,长期利用小喇叭宣传让群众讲卫生意识落地生根。村民清洁卫生意识普遍提高,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室内室外物品摆放有序;个人卫生干净整洁,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日渐增强。


优化居住环境 扮靓乡村面貌 ——威宁自治县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侧记

石门乡泉发村一角


  此外,威宁充分整合妇女、儿童、“十大员”、贫困户的力量,通过开展“小手牵大手”等活动,号召大家共同参与村庄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治理;充分利用红黑榜、《村规民约》、“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加大示范户的评选表彰,树立标杆。同时,评选出“黑榜”反面典型,倒逼整改,转变观念,革除长久形成的陋习。


自治管理,整体形象大提升


  仲春时节,走进龙场镇仙龙村,一条蜿蜒崎岖的通村公路与外界相连,道路两旁的村居干净整洁,防腐木栅栏错落有致,桃花、杏花、菜花竞相绽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优化居住环境 扮靓乡村面貌 ——威宁自治县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侧记

龙场镇仙龙村小广场


  这个离龙场镇政府25公里的村庄,近年来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管理、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在宣传氛围营造、包保责任落实、全力补齐短板等方面下硬功、出实招。村庄整体形象得到很大提升,群众内生动力得到激发,为扮靓美丽乡村夯实基础。


  “我们充分发挥‘十户一体’作用,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利用农户空白墙面加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让广大群众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中汲取精神营养。每月组织开展星级文明户、清洁户创建评比活动,有效提升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仙龙村驻村第一书记田井平介绍说。


威宁融媒记者:陈武帅


编辑:马永光

责编:何 欢

编审:赵 峰

监制:叶启伟

总监制:李家委 周 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