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的故事你知道嗎?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的故事你知道嗎?

春秋時期,鄭國鄭武公取了周平王的小姨,叫武姜。武姜生了兩個兒子,二兒子叫段,大兒子就是後來的春秋小霸鄭莊公鄭寤生。

話說鄭段長得儀表堂堂,還有一手好箭法,而鄭寤生則生的個子矮小,體毛又多。這兄弟倆簡直就是武大郎和武松。所以武姜這個任性的女人自然就偏愛小兒子,在鄭武公還在的時候,就一直反對立大兒子為世子,當然,鄭武公還是比較看好大兒子鄭寤生,對他進行細心栽培,加上宗法本來就是立嫡立長的規矩,所以鄭武公死後,鄭寤生順理成章繼承了鄭國的君位。

鄭武公死了,一場親兄弟之間的爭鬥也就開始了。母親武姜對鄭寤生的即位很是不滿,她意中的國君應該是小兒子鄭段才是,於是她想到了造反,用武力的手段奪取君位,但是造反的兵從哪裡來,於是武姜厚著臉皮向鄭寤生要了座叫“京”的大城市封給了鄭段,在之後的22年裡,鄭段有得寸進尺,先要求西部和北部的邊防軍聽從自己的指揮,接著又要了兩個城市當作自己的封地,一步一步的擴大自己的勢力,另外鄭段和武姜一直保持聯絡,暗中通信,籌劃著造反的陰謀。

事實上對這一切,鄭寤生都看在眼裡,他覺得國人還看不清武姜和鄭段的真實面目,如果輕率的殺死他們,不明真相的人民就會職責他不孝和殘忍。鄭寤生是不會去承擔兄弟相殘的惡名的,他一定要在國人面前表現出自己對母親言聽計從,對弟弟體貼照顧的好人。而母親和弟弟的得寸進尺只會讓他們更加顯得卑劣,就算弟弟最後造反了,自己反倒更像一個自衛的人。

不明真相的大臣都看不下去了,執政大臣祭仲說:太后是貪得無厭的,軍上應該早做打算,避免鄭段製造事端啊。看著祭仲焦急的神情,鄭寤生暗中笑了笑,然後說了一句很著名的話:

“多行不義必自斃,你就等著看吧”。

後來,鄭段果然造反,但事實上後來鄭段的大本營京城不戰而降,鄭段帶著叛軍逃往共國。想來也是應了上面那句話。

至於自己的母親武姜,鄭寤生將她關押了起來,並惡狠狠的說,不到黃泉,我們別想在見面了。後來鄭莊公有點後悔了,想把年邁的母親放出來,但是之前已經放出只能在黃泉相見的狠話,身為一個之君總不能出爾反爾。後來鄭莊公寵臣潁考叔出了個主意,讓人挖了一個能看見地下水的地洞,然後把母親送到地洞裡,兩人就這樣相見了,這就是鄭莊公掘地見母的典故。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的故事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