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采 | 旅遊興村,浙江麗水藍劍青打出不一樣的“牌”

風采 | 旅遊興村,浙江麗水藍劍青打出不一樣的“牌”

“從三月底到清明這幾天,利山村迎來了三四千遊,有的過來看一下村子的特色,有的則是參加村裡的拓展活動,安靜了兩個多月的利山村又熱鬧起來了。”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大港頭鎮利山村黨總支書記藍劍青說,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利山村的旅遊發展將很快步入快車道。

風采 | 旅遊興村,浙江麗水藍劍青打出不一樣的“牌”

藍劍青(右二)為村民代購物資。葉偉芳 供圖

近年來,利山村圍繞畲族特色,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精品旅遊村。如今的利山村越來越有看頭了,過去村子都是泥瓦房,密度大,既不安全也不美觀,如今遊人走進利山村,見到的則是統一建設的青瓦白牆、馬頭翹角的畲族民居。

蝶變源於10年前的舊村改造。2009年原利山村在黨支部書記徐聯法帶領下開始舊村改造。2011年,藍劍青擔任黨支部書記的棟村也著手舊村改造。2013年,兩村合併為利山行政村後,作為支部委員的藍劍青開始了兩頭“改村”的日子。當時,大多數村民對舊村改造不理解。“住得好好的,幹嘛要拆?拆了就有前途了?”做鄉村事就是做群眾事,群眾心順了,事兒就好辦了。關鍵時刻,黨支部要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幹部家不先拆,村民怎麼信得過?”藍劍青帶領黨員幹部先從自家房子拆起,村幹部們“一天兩上門”,白天上門講政策、說好處,晚上上門說規劃、談發展,硬是把這件事辦成了。

舊村變新村,發展鄉村旅遊的底氣有了,農家樂也漸漸火起來了。2017年,藍劍青當選利山村書記後,面對鄉村旅遊發展的勢頭,思考著如何在鄉村遊遍地開花的情況下走出自己的特色?“文化是發展的靈魂,有文化才有發展自信。”藍劍青認為,利山村是畲族少數民族聚居村,民族特色文化是其它地方所沒有的,把畲族文化這張牌打出去,可以脫穎而出。在利山村進行二期舊村改造時,著力營造濃郁的畲族風韻。藍劍青通過拜訪村中老人、外出學習,實現了畲族舞蹈、山歌、服飾等文化的迴歸。藍劍青的理念是,讓村民成為文化生活的主角——閒時在家學做畲族手工藝品,逢節慶就上臺表演畲鄉故事。目前已形成“畲鄉三月三”節慶活動、每月一次文藝演出等畲族文化展示平臺。村民個個都是本土藝術家。

天賜的綠水青山,需要良好的人居環境來匹配。為了村容整潔,藍劍青發動黨員挨家挨戶上門宣傳,尤其是在垃圾分類處理方面主動探索、創新模式,由村黨支部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將垃圾分類工作分配到53名黨員身上,確保垃圾分類桶、垃圾分類處理場等公用基礎設施都有黨員包乾、跟蹤和維護。另外村裡還開設垃圾兌換超市,村民可以在超市裡根據垃圾分類積分兌換醬油等各類日常用品。經過努力,利山村垃圾分類這個“疑難雜症”,終於慢慢被攻克了。

受年初的疫情影響,利山村的旅遊業按下了暫停鍵。復工復產以後,藍劍青帶領村幹部堅持“兩手抓”,對來村裡的遊客一律實行“亮碼”檢查和體溫檢測,對營業的農家樂、民宿發放告知書,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同時,村裡黨員幹部主動聯絡老客戶,利用微信、短視頻等互聯網平臺,發美圖、做直播,推廣利山村旅遊,還通過打折等優惠方式,吸引周邊遊客自駕前來呼吸新鮮空氣,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遊人進村,助銷春茶。眼下恰逢春茶採摘階段,之前部分村民擔心茶葉賣不出去,看著山上蒼翠欲滴的春茶,村民疼在眼裡,黨員幹部急在心裡。藍劍青等黨員幹部一方面聯繫近幾年合作的收茶商,進行一對多的對接式收購,只要村民的茶葉質量可靠,就全部收購,另一方面發動親戚朋友,有需要買茶的,鼓勵先買利山村的茶葉,並送貨上門。通過這樣的操作,村民手中的春茶很快被預訂完了。現在遊客流量增加,春茶銷售更穩妥了。“2009年,我們村人均年收入4585元,2019年底已經達到29800元了。”藍劍青高興地說。

風采 | 旅遊興村,浙江麗水藍劍青打出不一樣的“牌”

編 輯 | 劉 瓊

微信公眾號版權說明

如需轉載本微信公眾號內容:

1.須保持圖文完整,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2.完整標註版權及稿件來源、作者;

3.未按此規定轉載的,本微信公眾號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聚焦三農工作隊伍

聚力鄉村振興戰略

風采 | 旅遊興村,浙江麗水藍劍青打出不一樣的“牌”

歡迎投稿

網站投稿:[email protected]

報紙投稿:[email protected]

報紙投圖:[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