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客觀看待“高溫瑜伽有害”論,結論是?

網上對於高溫瑜伽的見解可以說是眾說紛紜,一些類似列舉高溫瑜伽十大危害的文章在網上越演越烈,其中的觀點如“高溫瑜伽不是瑜伽 、實際對身體有害”等觀點讓人震詫,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有很多相關文章列出種種理論與數據表示支持練習高溫瑜伽,比如習練高溫瑜伽促進新陳代謝、加快傷病組織修復等等。

那麼高溫瑜伽到底好不好呢?今天我們也邀請了一些專家在這裡談談這種練習,作為我們“撥亂反正”系列的第四篇。

以下我們會分五部分為大家一一辨析,希望大家看完之後都能對高溫瑜伽產生較為客觀的認知。


1

客觀看高溫瑜伽之一:

高溫瑜伽如何產生?


討論一種練習,我們一般習慣從它的源頭開始說起,高溫瑜伽是如何產生的,是否有經過科學的實踐和時間的積澱?Bikram Choudhury在接受《瑜伽》雜誌採訪時,便曾談起自己的學習以及創立高溫瑜伽的經歷:

我的Guru Bishnu Ghosh

尤迦南達的第一個弟子。

“Bishnu Ghosh是我Guru,我認為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是兄弟姐妹8人當中最小的,他的第二個兄長,就是《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作者——尤迦南達。Guru 8歲那年,尤迦南達建立了一個靜修中心,他成了兄長的第一個弟子。從1920年代開始,尤迦南達去到美國,成為繼維韋卡南達之後又一位在西方傳播瑜伽的先驅者。Guru跟隨兄長赴美,幫助創建“自我了悟聯誼會”(Self-Realization Fellowship)。Guru教授瑜伽,也教授舉重和健身,他是最早將舉重、健身、瑜伽結合起來的一個人,1935建立國際舉重與健身聯盟,1948年在倫敦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健美大賽,培養了第一位環球先生。除此之外,他還曾是印度奧委會成員。


如果我們客觀看待“高溫瑜伽有害”論,結論是?

* Bishnu Ghosh


Bikram 的學習經歷

他一直推動我向前。


從15歲開始,我開始練習舉重,準備參加奧運會。1964年奧運會之前7個月,我在訓練中傷了腿,接下來有8個月在輪椅上度過。我去看了很多醫生,他們的結論是把我的左腿截肢。我不想活了,但是Guru說,你什麼都試過了嗎?是的。你想截肢嗎?不。那麼明天早晨6點,穿上你的瑜伽服,來找我吧。我回到瑜伽課堂上,6個月之後,我又可以做手倒立、蓮花式了。如果當年沒有受傷,估計我今天會是在做其他的事情,不是教瑜伽。


1942,Guru在加爾各答一場火災中失去了他的兒子。那場火災造成550人遇難。從那之後,他很少出外旅行。1946年,他的另一個兒子出生,從我遇到Guru開始,我們一直是好朋友。


1965,Guru讓我去加爾各答之外開設學校,教授瑜伽。我跟他學習一直到1970年,他讓我去日本開設瑜伽學校,那一年7月他離開了人世。


他一直推動我向前,go、go、go,而我也一直在推動自己。我被人稱作“極端主義者”,因為我做每一件事,都想做到人力所及的範疇之外。加爾各答天氣炎熱,一般都敞著門,開著窗。而我關上門窗,大汗淋漓地練瑜伽,因為覺得出汗可以燃燒脂肪,體溫升高也不易受傷。其實外面的氣溫已有45度,大家抱怨說,天啊,Bikram關上門窗,我們呼吸都困難了。Guru對我說,不行,打開門窗,大家都要被悶壞了。我不高興,他就說,你要練也可以,等晚上所有人都走了,我陪你來練吧。於是到了晚上,Guru帶著女兒、孫子孫女和我一起在密閉的房間練習。


九年時間創立高溫瑜伽

類似“青黴素”的教學方式。


當時瑜伽老師教授的時候,大多是一對一的。就像你去看牙醫,躺在椅子上,一位牙醫為你做檢查。我的Guru也是這樣,比如膝蓋受傷,Guru拿出一張紙,寫上你的姓名、體重、血壓等等,列出五六個改善膝傷的體式,由老師教你如何練習。我想,即便24小時工作,你能看多少病人呢?我騎車或搭公交去別人家裡教瑜伽,大概一個半小時才能教完一個人。怎樣才能教授成百上千的學生呢?人不能活一千年。


如果我們客觀看待“高溫瑜伽有害”論,結論是?

*Bikram Choudhury的課堂


Guru說,不可以同時教授一群人,80歲的老人患有心臟病,10歲的小姑娘摔傷了腿,每一種傷病都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我說,青黴素被髮明之後,不同的細菌感染,就可以用同一種抗生素解決了。我想找到一種類似青黴素的教學方式,在90分鐘之內,鍛鍊身體的整個系統。我用了9年時間,最終確定了由26個體式組成的序列。去日本開設瑜伽學校的時候,我創立了高溫瑜伽。”


2

客觀看高溫瑜伽之二:

出汗是練習好壞的評判標準嗎?


不可否認的是,很多人都因為追求“出汗”而選擇高溫瑜伽,很多人對瑜伽練習都抱著一種練習中出了汗似乎才是有效果的認知。那麼練瑜伽是不是不出汗就沒有效果?在這裡提到這一點十分必要,弄清楚這一點這有利於我們客觀地看待高溫瑜伽這種練習。


如果我們客觀看待“高溫瑜伽有害”論,結論是?


我們也曾經就此問題諮詢過雜誌的專家顧問團,以下是部分專家關於這個問題的看法:


**以下文字編選自《瑜伽》雜誌專家問答中關於“瑜伽是不是一定要出汗”的討論。


如果我們客觀看待“高溫瑜伽有害”論,結論是?

David Swenson

自13歲開始跟隨K.Pattabhi Jois學習,國際資深阿斯湯加瑜伽老師


“出汗是好事,但它並非我們這趟旅程的主要關注點。”


流汗是習練瑜伽附帶產生的結果,但有些人只是天生比其他人流汗流得多。所以流汗的多少並不能真正衡量一個人練得好不好。更重要的是,你要將專注力更多地放在呼吸的質量上,讓呼吸帶來的奇妙能量發揮效應。如果你的呼吸恰如其分,那麼其他一切都會好的。你也許會出汗,也許不會,但呼吸的質量才是習練真正的成功要素。控制呼吸,控制意識!出汗是好事,但它並非我們這趟旅程的主要關注點。


如果我們客觀看待“高溫瑜伽有害”論,結論是?

John Schumacher

Unity Woods Yoga Center的創始人和教學總監,持有B.K.S.艾揚格大師親自授予的艾揚格高級教師證書


“練久了,汗就少了,並不是評判習練好壞的標準。”


是否流汗取決於為什麼要習練瑜伽。在41℃(105華氏度)的房間裡大強度練瑜伽體式的人必然要流汗。若追求這種效果,流不出汗來可要失望了。不過,並非人人都想流汗,並非人人都覺得流汗的瑜伽課才算是上得好的瑜伽課。我剛開始習練瑜伽的時候會流很多汗。練的時間久了,汗就少了,雖然習練的強度並沒有降低。我覺得原因有很多方面。

體式和調息可以淨化所有的身體系統,排除毒素,有一些排毒過程是通過流汗完成的。流汗有助於淨化身體。隨著身體變得越潔淨,流汗就越少了。再者,練得越久,正位就越好,做體式需要花費的力氣也就越少。出力少了,自然流汗就少了。

帕坦加利有云:體式應穩定而舒適(第二篇第46節)。實現穩定而舒適的方法,就是化有為為無為,全然沉浸於當下(第二篇第47節)。

若想把習練變成“健身”,不如打開暖風機,加快運動,自然就會流汗。在你們目前的習練階段,這種做法無可厚非。但若想“修心”,就需要調整正位,讓自己不那麼費力,然後就像帕坦加利所說的:“如此,可超越頭腦的二元對立(第二篇第48節)。這樣一來,流汗就少了。


如果我們客觀看待“高溫瑜伽有害”論,結論是?

Roger Cole

艾揚格瑜伽認證老師,放鬆、睡眠、生物節奏生理學領域的科學家


“瑜伽習練的益處大多不是靠流汗而實現。”

瑜伽習練益處良多,但大都不是靠流汗而實現的。

最近一項研究對高溫瑜伽(40.5 °C)和常溫瑜伽(23 °C)進行了對比。研究發現,兩種溫度下,血管舒張(血管擴張,可降低血壓)量的增加相當。高溫並未提升習練的有益效果。瑜伽習練最重要的兩大功效是令頭腦更冷靜,更專注。並沒有科學證據表明,多流汗有助於強化這兩種功效。

高強度瑜伽習練期間,身體會發熱。熱量高,組織就更靈活,至少當下如此。身體發熱到一定程度可以提高靈活性,排汗量就會增加。然而,使身體更靈活的是熱量,並非排汗。若要通過增加身體熱量來提高靈活性,伸展身體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正位,不要找錯了身體部位過度伸展。放鬆期間身體也一定要保持正位,因為降溫的時候,身體組織仍會保留習練時的形態。

與輕度習練相比,高強度習練往往更利於增加身體力量。強度越大,身體發熱越多,排汗也就越多。但是,相比於在低溫的房間裡做高強度習練,選擇高溫的房間進行輕度習練,排汗量會更多。強健身體的是高強度習練,並非排汗。

有些人覺得,習練結束後大汗淋漓才有成就感。對於這些人,多流汗有助於增強習練的心理功效。


從以上的專家解答中我們可以發現,各位專家給予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明確了練瑜伽不一定要出汗才有效果這一觀點。那麼習練高溫瑜伽還是否必要,它還有其他好處嗎?以下第三部分的這個實驗或許能幫助你瞭解。


3

客觀看高溫瑜伽之三:

高溫瑜伽與常溫瑜伽有區別?


如果我們客觀看待“高溫瑜伽有害”論,結論是?


為了明確高溫瑜伽和室溫瑜伽之間的區別,國外的專家們就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得州州立大學(Texas State University)招募了52名年齡在40~60歲之間的參與者並將他們分成三組,三分之一的人連續12周,每週3次,在溫度105華氏度(40.5攝氏度)的教室練習90分鐘高溫瑜伽。另一瑜伽練習組在常溫教室裡練習相同的高溫瑜伽序列,還有一組控制組則被要求完全保持他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並在實驗後為他們測量健康數據。

通過測量血管功能得出的心臟健康狀況後,研究者發現兩組瑜伽練習組的心臟健康狀況均得到顯著的改善(另一個控制組沒有變化),這一結果也許意味著產生影響的是瑜伽本身而非高溫。 瑜伽練習無論是在高溫環境或是室溫環境下都可以為中年人的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帶來顯著的改善,並且這兩種環境下所帶來的改善程度並無差別。

但與室溫練習者相比,那些高溫瑜伽的練習者的確有兩點變化——他們的體脂率降低更多。另外,他們的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的指數得到改善,但是數據上這個差別的指徵並不明顯,也就是說這個結果有可能是個概率上的巧合。但的確體脂有了顯著改變,這一點說明高溫還是為新陳代謝帶來了一些影響。

因此就這個實驗,此研究作者Stacy Hunter的結論就是高溫瑜伽在某些方面的確會為我們帶來益處,所以如果你喜愛高溫瑜伽,這些研究的結果表明你可以繼續練習。但是如果高溫瑜伽讓你感到不適,你大可放心地在室溫下練習瑜伽,也將會同樣受益。


4

客觀看高溫瑜伽之四:

坊間輿論是真是假?


關於高溫瑜伽,坊間流傳的輿論和疑問還有很多,就此,我們轉載了國內專家聞風老師撰寫的相關文章,通過閱讀聞風老師以下的文章,相信也能使這些疑問得到解答,幫助你更加客觀地去看待這種練習:


如果我們客觀看待“高溫瑜伽有害”論,結論是?

聞風


資深瑜伽老師、瑜伽教育者。浙大哲學博士在讀,醫學分子生物學背景,曾留學歐美8年。擅長瑜伽呼吸法、瑜伽療法、瑜伽哲學和瑜伽心理學。現《瑜伽》雜誌編輯顧問。


高溫瑜伽不是瑜伽?

在近代瑜伽發展史上功不可沒。


目前我們所熟悉的高溫瑜伽,通常是指由比克拉姆·喬度瑞(Bikram Choudhury)創立的高溫瑜伽。實際上,國際上也開始有其它形式的高溫瑜伽出現,並不屬於比克拉姆系統,例如加拿大的Moksa 高溫瑜伽體系。由於中國國內直接受過比克拉姆瑜伽學院教師培訓的教練並沒有特別多,從某種程度而言,某些瑜伽機構的高溫瑜伽課,除了在應用比克拉姆的26個體式順序及名稱之外,其它內容都不一定符合,所以討論起來,也不能一概而論。

整體而言,高溫瑜伽在近代瑜伽發展史上功不可沒,雖然一直也是爭議不斷。不過對於高溫瑜伽本身的爭議遠沒有對比克拉姆本人的爭議大,因為他將它的高溫瑜伽體系申請了專利,並在美國引起了很多訴訟案件,這對高溫瑜伽產生了一定的負面效應。而高溫瑜伽對練習者帶來身體上的傷害,則一直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除了有人懷疑會偏離瑜伽的古老宗旨之外。

高溫會導致水分和電解質過度流失?

可以通過多喝水和多吃水果補充。


高溫瑜伽由於在環境溫度為38~42°C,並且保持一定溼度的比較極端條件之下練習,超過了人體的正常溫度,肌體需要調動各個系統來應付高溫的應激反應以保持體溫,所以對人體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尤其是神經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由於大量的出汗、汗液又被不時擦乾而不能通過汽化帶走熱量又導致進一步的出汗,這種情形之下,引起體液平衡的打破就是很自然的事。但是這可以由練習之前的喝水和練習過程及結束後的水份和電解質補充來幫助解決。高溫瑜伽習練者應該多喝水,多吃水果。


高溫瑜伽很多人不能練?

有益處但也有它的原則和禁忌。


高溫瑜伽的減肥作用,從練習者的體驗來看,是比較有效的。部分原因是促進了體液循環帶走鬱積的液體,部分原因則是加強了脂肪的消耗。高溫瑜伽的益處還有,可以加快傷病組織的修復,這類似我們用熱敷的方式來促進炎症吸收,循環系統的強化也有助於那些平時沉積在組織中的新陳代謝產物排出體外。

但是高溫瑜伽有它的原則和禁忌症,比如兒童、孕婦、心血管疾病患者、體溫調節功能差的人(比如對熱敏感、不易出汗)都是不適合練習高溫瑜伽的人群。在中國這樣女性中低血壓、貧血、弱體質比較多的國家,高溫瑜伽也需要格外注意。另外,對於高溫瑜伽的初學者,應該有一個適應期,如果練習過程中有胸悶、頭暈、肌肉痙攣等等情況出現,立即停止,離開高溫環境、頭保持低位仰臥放鬆休息。

也應該提醒練習者在平時練習時不應和在高溫環境過程中的伸展程度相比較,因為在高溫環境下,肌肉韌帶的變得更為柔軟,可活動程度增加。但是它首先是挑戰人體的應急機制,一般而言,每週練習1~2次高溫瑜伽就已經足夠。

高溫瑜伽到底靠不靠譜?

是現代人的創造,依然處於探索階段。


高溫瑜伽是現代人的一種創造,是瑜伽適應人類需要的一種革新,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人類功利性的一個體現。雖然當事人據說是經過了多年的總結和相應醫學上的檢驗才創建,但還是屬於一種人類的探索,其中的原理和生理學改變也還沒有更多的科學依據,但是可以負責任地說,目前還沒看到確證的通常批評者所提出的種種弊端。許多習練者也是從高溫瑜伽開始認識和親近瑜伽的,但慢慢地,也會轉向其它更適合自己的瑜伽練習方式。


5

客觀看高溫瑜伽之五:

資深高溫瑜伽老師的切身體驗


聽了那麼多專家的看法,最後我們還請到了一位高溫瑜伽的資深習練者來談談這種練習。張默老師是一位練習了高溫瑜伽8年,開館近3年的資深老師,她告訴我們,她從高溫瑜伽的嚴格練習中獲益良多,她的會員也是如此,以下是她的採訪分享:


如果我們客觀看待“高溫瑜伽有害”論,結論是?

張默


練習高溫瑜伽8年,於2013年秋季赴美參加Bikram老師舉辦的教師培訓,畢業5年。兩年前,在北京創建清羽Bikram高溫瑜伽館。


學醫出身,認可練習

真切感受到高溫瑜伽帶給自己的變化。

我是學醫出身,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如果基於醫學的知識,我自己不認可這種練習,就不會練這麼久,更不會推廣這麼久了。

一開始練瑜伽是因為,生完孩子之後體重一直下不來。孩子已經8個月了,我的體重還是135斤,其他方法都試過了,就是迫切地想減重,後來朋友推薦了高溫瑜伽。練習一年之後,體重降到一百零幾斤,而且是非常健康地減,並沒有節食或是服藥,只是堅持練習。

高溫瑜伽最淺層的效果,就是減重、排毒,練習者都會收穫這種效果,不“挑人”的。高溫瑜伽同樣屬於瑜伽,它是瑜伽的一個分支,這種練習也有調節情緒的效果,狀態由內而外地改善,精氣神跟過去都不一樣了,工作更有效率,這讓當時的我欣喜若狂。所以我喜歡上了這種練習,不然的話,去美國學習9周時間,放下家庭、工作這麼多事情,是很難下決心的。


教學嚴格,反饋良好

開館近三年,未有學員因此受傷或產生身體問題。

Bikram先生對我們開瑜伽館有嚴格的要求,作為他的親傳弟子,我也是一直這樣嚴格執行的。到現在,我的館快3年了,從沒有學員因為練習受傷,或者有什麼身體上的問題。

現在都市生活裡,大部分白領是在空調環境中久坐,包括開車的人,所以大家一方面需要運動和流汗,另一方面(那種狀況下)肩頸、腰椎非常容易出問題。我們發現高溫瑜伽的練習,對於改善這種亞健康狀態非常有效。每個人來練高溫瑜伽,身體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規律的練習,慢慢都會好轉,如果讓我的會員說,他們會比我說得更激動……

對於新學員,我們有一套完整的健康評估。如果我們覺得這個人不適合練習,比如嚴重心臟病、高血壓或者皮膚方面的問題,不適合高溫、高溼環境的,就會拒絕接收,不過這種情況特別少,大多數人可以練習。

在課堂上,老師會格外關注新會員,或者剛上了幾節課的人。一節正規的高溫瑜伽課是90分鐘,26個動作,我們會建議新會員不要著急去做,先去看,你甚至可以做一個動作、休息一個動作。只要前三節課適應下來,動作是水到渠成的。資深瑜伽老師都知道,高溫瑜伽的26個體式並不難。當然你需要精益求精,我已經練了8年,和老師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總之在課堂上,大家不要去和任何人比較,不要懼怕高溫,在裡面聆聽自己的內心,就可以了。


文章到此結束,希望這篇“撥亂反正”的文章也像之前的三篇一樣發揮了它們的效果,不管怎麼樣,適合自己的練習才是最好的,我們也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談談自己的看法和練習哦~


| 整合:子玉、莫莫

|資料來源:聞風(授權轉載)、《瑜伽》雜誌內文

更多有趣的瑜伽乾貨內容和專業課程,請關注公眾號YogaMala(ID:yogamala-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