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睡前会有这些小动作,家长改正要及时

孩子小的时候正是形成安全感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阶段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就会导致内心安全感缺失,形成敏感、自卑、不善交际的性格。孩子这一阶段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于父母,如果父母很少陪伴孩子,或者经常责骂孩子、夫妻之间吵架等,都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想要知道孩子有没有缺乏安全感,看他睡前表现就知道了,如果孩子睡觉前常有下面这些动作,那就说明他缺乏安全感了,家长要及时反思自己!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睡前会有这些小动作,家长改正要及时


一、喜欢吸吮手指

孩子在3、4个月的时候进入口欲期,此时他喜欢用嘴巴去探索自己的身体和世界,开始出现吸吮手指的行为,是十分正常的。随着月份增加,孩子会逐渐戒掉吸吮手指,如果孩子两岁之后,孩子仍喜欢吸吮手指,那家长就要考虑他是否为缺乏安全感了,睡前吸吮手指能够安抚心情,让孩子紧张的情绪平复下来。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睡前会有这些小动作,家长改正要及时

二、喜欢抱着被子一角睡觉

孩子喜欢蜷缩着身体抱着被子一角或者毛绒玩具睡觉,这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蜷缩着身体是孩子在妈妈子宫内的睡姿,能让孩子有被保护的感觉;被子或毛绒玩具柔软的触觉能安抚孩子焦虑情绪。当孩子缺少父母陪伴时,他就会有这些表现。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睡前会有这些小动作,家长改正要及时


三、喜欢抚摸妈妈胸部睡觉

宝妈在戒奶时方式太粗鲁,比如直接自己回娘家住,和孩子三四天不见面,用这种方式强行断奶,虽然效果快,但却对会孩子心理造成伤害,让他内心缺乏安全感。孩子晚上睡觉会必须摸着妈妈胸部才能睡着,以填补内心的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睡前会有这些小动作,家长改正要及时


四、摔东西


有的孩子感觉不安则会用比较激烈的方法,一不注意,他就开始发脾气,拿起身边的东西就摔到地上,同时还伴随着哭喊声。有时候摔东西,只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得到更多关注。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但这实际上是他缺乏安全感,需要找一个情绪的发泄口。家长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不要发脾气,需要给他适当的安抚,让他觉得有被重视。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睡前会有这些小动作,家长改正要及时


小孩子是敏感且脆弱的,他们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如果父母忙着工作,很少陪伴孩子;或是夫妻吵架,让家庭气氛变得压抑,孩子都会去缺乏安全感,一生都难以弥补童年时所收到的伤害。

李玫瑾教授推荐一套《儿童情商培养绘本》,《情绪管理和人格培养》(10册)。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诚实守信、不乱发脾气、自我保护、克服恐惧、团结友爱、知书达礼、分享快乐、我能行、形成好习惯

孩子可以借由绘本可以进入自身的内心世界。绘本作为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它的生动趣味满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为孩子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睡前会有这些小动作,家长改正要及时

3-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准备一些认知类、行为习惯类、情绪处理、入园小故事类的绘本,还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睡前会有这些小动作,家长改正要及时

在3岁之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睡前会有这些小动作,家长改正要及时

情商对于人的重要性,李玫瑾认为情商与智商不同,孩子的智商往往是天生注定的,而情商更多的来自于后天的培养。

想购买的家长点击下方“去看看”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