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讓後秦王國走向強盛與衰落

後秦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羌人首領姚萇建立的割據政權,存在34年(公元384年-417年),傳三世(姚萇——姚興——姚泓)。

公元383年前秦苻堅淝水之戰失敗後,鮮卑貴族慕容垂、慕容泓等人起兵反叛。在一次鎮壓叛亂過程中前秦軍戰敗,苻堅的兒子兵敗被殺。苻堅遷怒於姚萇,姚萇只好逃往羌人的根據地。公元384年姚萇在當地名門望族擁護下建立政權,自稱萬年秦王。公元385年姚萇擒殺前秦宣昭帝苻堅,次年稱帝於長安,立長子姚興為皇太子。

是誰讓後秦王國走向強盛與衰落


公元393年,姚萇病死,皇太子姚興繼位。當時姚興的叔父姚碩德、姚緒以及鎮守長安的弟弟姚崇手握重兵,姚興擔心他們會發動兵變,所以沒有馬上發喪。三人之中,以姚碩德威望最高,實力最強。為了避免國家分裂,姚碩德主動去拜見姚興,承認姚興的地位,化解了姚興繼位之後的第一次危機。

前秦皇帝苻登(386年-394年在位)得知姚萇死去的消息,乘機調動大軍攻打姚興,準備一舉消滅後秦。苻登一直進攻到距離後秦首都長安不足百里的廢橋,與此同時後秦咸陽太守也發動叛亂,形勢對姚興十分不利。

公元394年,姚興在輔政大臣尹緯的輔佐下沉著應對,於廢橋之戰擊敗苻登大軍,苻登狼狽而逃,前秦僅存的勢力徹底崩潰。廢橋之戰是決定姚興命運的一次重要戰爭,它為後秦消滅前秦殘存勢力、稱霸關隴奠定了基礎。同年,姚興乘勝追擊,斬殺苻登,掃除了前秦殘餘勢力,平定了割據勢力竇衝,控制了隴東地區。在以後的幾年裡後秦一路勢如破竹,橫掃河西走廊。

公元396年,姚興派軍攻取成紀、上邽,後秦勢力達到天水郡,為全面奪取隴西做準備,同年又派遣叔父姚緒攻佔河東地區。

公元399年,姚興乘東晉內亂接連發兵東晉,攻陷洛陽,淮河、漢水以北許多地方勢力歸附後秦。

公元400年,姚興打敗西秦主力,西秦國王乞伏乾歸被迫投降,西秦滅亡。標誌著後秦征服了隴西地區。

公元401年-403年,後秦勢力越過黃河繼續向西發展,最後消滅了後涼,佔領了河西重鎮姑臧,河西地區的割據政權南涼、北涼和西涼相繼俯首稱臣。

公元403年,東晉發生內亂,桓溫之子桓玄廢掉晉安帝,登基稱帝。姚興派兵南下攻取了東晉大片土地。同年,後秦又擊敗了仇池的割據政權,迫使仇池稱臣。

是誰讓後秦王國走向強盛與衰落


就在後秦勢力順利發展的時候,它的北部和東部地區卻遭到了北魏的襲擊。公元402年北魏發兵五萬攻陷高平,同時派兵攻打後秦河東地區。北魏兵分數路攻打後秦,後秦大軍屢戰屢敗,舉國震動。

姚興不甘示弱,決定派兵反擊。然而柴壁之戰後秦大敗虧輸,數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姚興被迫向北魏拓跋珪求和,遭到拒絕。這時候柔然突然騷擾魏國北方邊境,拓跋珪才被迫退兵。柴壁之戰標誌著後秦再也無力東進與北魏抗衡,失去了奪取中原、統一中國北方的希望,也是姚興人生髮展的一次重創——柴壁之戰的慘敗讓姚興漸漸失去了鬥志,雖然憑藉發展的慣性後秦繼續向西發展,但是也是強弩之末了。

現實中的殘酷打擊讓姚興一蹶不振,使他開始尊崇佛教,尋找精神寄託。姚興禮遇僧人鳩摩羅什以國師之禮,尊崇備至。在姚興的提倡和鼓勵下,後秦舉國上下崇信佛教。由於信佛的人太多,而且不用勞作也可以獲得好處,所以人們不再辛勤勞作,後秦的國力日益削弱。

是誰讓後秦王國走向強盛與衰落


後秦佔據河西地區後,涼州刺史王尚兢兢業業,努力發展生產,安定人心,受到涼州各方勢力的擁護,後秦政權對河西地區的統治日趨鞏固。

然而名義上臣服後秦的南涼禿髮傉檀和北涼沮渠蒙遜等割據政權對於河西地區一直虎視眈眈,面對嚴重的軍事危機,後秦常年在河西重鎮姑臧駐紮大軍。隨著北魏日益強大,後秦東部邊境面臨著巨大威脅。再加上姚興崇信佛教,浪費了大量國力,在東西方邊境同時維持大量兵力讓後秦國力不堪重負。慢慢地姚興有了放棄河西地區的想法。

南涼國主禿髮傉檀察覺到了姚興的困境,於是一直向姚興進貢大量牛羊馬匹,表明自己的忠心。公元406年,姚興在南涼禿髮傉檀刻意討好下輕率任命其擔任涼州刺史,不久又反悔了。但是此時禿髮傉檀三萬大軍已經進駐姑臧,逼走了後秦涼州刺史王尚。隨著姑臧的失守後秦的勢力慢慢退出了河西五郡。同年姚興又做出了一個錯誤決定——主動將侵佔東晉的南鄉十二郡歸還,這一舉措不僅極大地削弱了後秦的力量,也使後秦將士對外作戰的積極性受到打擊。

公元407年,姚興親自選拔的大將赫連勃勃在後秦北方重鎮高平發動叛亂,建立大夏政權,史稱胡夏。此時秦強夏弱,赫連勃勃充分的發揮了麾下騎兵的優勢,不與後秦硬碰硬,專門攻打防備力量不足的城池,掠奪了大量人口財富。幾年下來,姚興數次攻打赫連勃勃卻屢屢失敗,不斷損兵折將,北方地區幾乎全部淪陷。後秦的國力更加虛弱了。

在對外的戰爭屢屢失利、領土不斷減少的時候,後秦皇室內部也發生權力之爭,極大地削弱了後秦的統治基礎。

公元409年姚興派弟弟姚衝率領四萬騎兵討伐赫連勃勃。但是行軍到半路姚衝卻發動兵變,企圖攻打首都長安,廢黜姚興。這一事件雖然很快被平定,但是事變中後秦開國元老狄伯支被毒死,北部地區被赫連勃勃趁機偷襲,損失了大量人口財富。

在皇位繼承人上姚興也是舉棋不定,雖然他冊立長子姚泓為太子,但是覺得他性格柔弱,因此對於姚泓十分不滿意。姚興寵愛皇子姚弼,有心冊立他為太子,所以默許他拉攏朝臣,積蓄力量。姚興的昏庸舉措使後秦內部人心不穩,手握兵權的皇族子弟紛紛擁兵自重,準備爭奪太子之位。公元414年姚興突然病重,手握兵權的後秦皇族不甘寂寞,企圖分得一杯羹。幸虧姚興僥倖沒死,內戰才沒有爆發。之後類似的事情又發生了幾次,然而姚興一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造成內部人心浮動,隱患重重。

公元416年姚興再次病重,任命皇太子姚泓監國。姚弼等人以為姚興已死,決定攻打皇城。病危的姚興勉強出現在亂軍面前,處死罪魁禍首姚弼,平定了叛亂。不久,姚興在內憂外患中絕望死去,在位二十三年,終年五十一歲。

姚興死後第二年東晉權臣劉裕率軍攻入長安,末代皇帝姚泓在東晉首都建康菜市口被公開處死,後秦滅亡。

是誰讓後秦王國走向強盛與衰落


縱觀姚興的一生,前十年(公元394年-403年)順風順水,內有尹緯等良臣,外有姚碩德、姚緒等宿將,後秦國力日益增強,領土不斷擴張,與北魏、東晉三強並立。就在姚興志得意滿的時候,北魏拓跋珪給了他當頭一棒——柴壁之戰後秦四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後秦失去了問鼎中原的希望。從此姚興的厄運源源不斷,先是昏招迭出主動放棄將士們辛苦奮戰奪來的河西地區和南鄉十二郡,不僅損失了大片領土,而且打擊了後秦將士的士氣。接著姚興後半生的噩夢赫連勃勃迅速崛起,給了姚興致命一擊——從公元407年赫連勃勃起兵反秦至416年姚興病死的這十年,赫連勃勃殲滅了後秦近十萬精銳大軍,掠奪人口無數,後秦軍隊疲於奔命,姚興幾次反擊都無功而返,自己也差一點兵敗被俘。

姚興統治後期之所以面臨這種困境是因為他不善於領兵打仗。前期倚仗的宿將姚碩德、姚緒死後沒有優秀的將領崛起,而此時姚興面對的卻是拓跋珪、赫連勃勃、劉裕等優秀的軍事統帥,從而造成了後秦與姚興後半生的厄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