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的部员对我说:学姐对不起,我想退出记者团了

晚上好呀~


白天的时候看罗老师更新的视频,他提到一句话叫做: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尽管百度搜了一下这句话的解释,无奈我是知识浅薄的粗鄙之人实在没懂什么意思,间接印证了我的脑袋对哲学真的有点不太灵光。好在当代年轻人把B站当学习平台,把知乎当百度用,于是我就去知乎搜了一下这句话得到了一个瞬间让我恍然大悟的解释。


简单来打个比方,张三想把数学学好,原因是他想要去完成高考,所以学好数学成了他完成高考的一种方式。他想把高考考好是因为他想考上好大学,高考是他考上好大学的一种手段,那他想考上好大学又是为了......循环往复他的人生陷入了手段里,他自己成了一种手段,迷失了。


再说张三,他从一开始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把数学学好,同时乐在其中,他去参加高考的目的是因为想完成高考,上大学也是因为想上大学,而不是为了找到好工作。这样也就是为什么说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了。


好了,下面说正事儿(咳咳)


当我的部员对我说:学姐对不起,我想退出记者团了


放假在家的这几个月记者团的宝子们仍然坚持更新微信推文,其实我也知道由于不在学校,要做关于学校有关的推文对他们来说实在不容易。既要有创意又要符合我们的宣传要求,这也只有做过这样工作的人才明白其中辛苦。


于是如同早就料想到的一样,好几个人都想退团,有的去意已决,有的还在犹豫。有个部员跟我说:“学姐其实我早就想退了,但是又觉得你对我太好了不忍心”。看到这句话,我在心里狠狠叹了一口气,我完全明白这样的感觉。因为我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


当初进入这样一个团体想着去好好锻炼自己的能力,结果进入后才发现:“天!怎么天天做这么无聊还超级累浪费时间的工作,おれ太后悔了”。


进入后的心路:开心兴奋ヾ(≧▽≦*)o ㄧ 惊恐Σ(っ °Д °;)っ — 抓狂o(≧口≦)o — 微笑.jpg


在记者团的这两年真的投入了很多精力和时间,自己做部员的时候新媒体部到后来人越来越少,其实我也好奇为什么我竟然坚持下去了,思想斗争我也做过,甚至想退团的文字都已经打出来了又一个个删掉,我以为是我不甘心自己坚持了一学期就这样放弃。


再后来偶然的机会加入到安徽校媒的大集体中,在一开始憧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加入一个月之后发现其实和在校记者团的工作差不了多少,甚至更加严谨严格。


有一天我做了一篇关于爱国rapper(可以看之前的推文里有),改了很久改到最后都想骂人了终于交去审核了,但是因为政治敏感的原因中青报的老师不让发,谭谭部长和宇琪学姐打了很多字安慰我,其实心情一点都不好,可只能一笑而过,在那之后突然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在这里。


直到放假的这段时间才想明白为什么。说因为热爱感觉很俗,但是不得不说真的是因为想把这件事完成,并且做好,因为我想要去完成,喜欢去做,而不再是以一种功利的心态去加入到这样的集体,毕竟提升是自我去完成而非外界给予的。


当我的部员对我说:学姐对不起,我想退出记者团了


放假的这段时间减脂成了头等大事,起因是因为我妈实在看不过去我的身材每天都在嫌弃我,于是带着不情愿和愤然开始每天做些运动。一眨眼过去了快50天了。此时我是不是应该放几张对比图,然后接受热烈的掌声?这当然不可能


这四十多天的日子里除去不能运动的那几天外,基本上每天都在运动,从一开始艰难的50min到现在离不开运动,最大的变化就是我和自己和解了。


和每个女生一样我的减肥一直都在路上,瘦了又胖,胖了又瘦减,吃了一个冰激凌就忧心自己长了一斤。一开始确实如此,我甚至拿薄荷APP记录每天的饮食,热量差控制在1000kal,运动量增加到每天2个小时,每天必称体重,天天在B站搜索“如何7天暴瘦10斤”“如何每天吃500kal就可以吃饱”“十分钟暴汗运动”等等。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现在的生活里都是怎么样让自己瘦,每天都在跟自己说坚持,一点都不开心甚至会莫名其妙的发火。更重要的是,体重称上的数字没有很大幅度的下降。


有一个我很喜欢的UP主,叫“罗耍耍”(真的宝藏阿婆主),从她自己的分享中我慢慢发现其实每个人都要热爱自己,当你开始陷入苛求自己的身材焦虑中会失去更多机会和生活交流。


“平衡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情绪、学习、工作或者社交关系都需要去付出努力。


不要把运动当作一种手段,而是目的。为了想要运动而去运动,如果今天不想那么停一下也不会有关系~和自己和解放下一些执念,才会知道我们自己真的需要什么。


当我的部员对我说:学姐对不起,我想退出记者团了


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回到上面的话题,关于那些选择退团的宝子们我没有丝毫的怨念,同样不会有任何惋惜,这不是不近人情对你们没有一点感情,我尊重你们的选择,毕竟只有你自己心里才清楚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呀~


我们总是在问“这个专业怎么样”“这个学校考研率高吗”“我到底该不该去xxx”诸如此类的问题,这究竟是人生的“目的”还是“手段”呢?


最后再分享一段话:


在你20岁出头的时候,千万别太理性、太功利,别去做那些在周围人眼里看起来合情合理,甚至是令人羡慕的“安全”选项。


不纠结,不纠缠,不纠正。


对一些事不去纠结,对一些感情不去纠缠,对一些言语不去纠正。平衡生活,和自己和解。


ps.

01 这些天早上打开英语早读打卡,音频开头的第一句总是“A little accumulate will make a big difference.”


02 我是不是有点标题党了hhhhh


03 晚安( ̄o ̄) . z Z


封面:@paco_Yao


喜欢的话,点个赞

毕竟我

● 好看够渣又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