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條件寫作日# 爺爺泡的茶和外婆的期待,都不及他的味道

無條件寫作日# 爺爺泡的茶和外婆的期待,都不及他的味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味乃五感之一,佛家言四大皆空,味在其中,故味可亂人意。味之甘甜,沁人肺腑;味之腌臢,令人作嘔;味之迷迭,意亂情迷;味之自然,酣暢淋漓。

既然味道可以影響人的意識和心情,便可用於心理學的應用中。譬如芳香療法,一束鮮花,一滴精油,一片薄荷葉甚至是一塊西柚皮,都可以起到鎮定情緒,舒暢心情的作用。

今年春天,我買了四盆梔子花,放在辦公桌前,清風徐來,陣陣花香惹人愛。坐在那碼字也會不由自主的微笑起來。來找我辦事的同事聞到花香,也是笑臉盈盈,事情都容易辦得多,可見美好的味道可以送來美好的心情,帶來順暢的人際關係。

反之,一段痛苦的記憶裡,如果夾雜著某種味道,那麼這種味道就變成痛苦的開關。比如某人童年很不開心,那段不堪的時光在一間潮溼陰冷的平房裡度過,常年散發著一種老房子特有的黴味。長大後,即使遠離曾經的一切,但只要聞到這種味道就會產生不安的情緒,以至於厭惡其所在的環境,嚴重的甚至想立馬逃離。

大多時候,味道還能勾起對一個人的回憶與懷念,可有時候卻也相反,當想起一個故人的時候,會奢望突然聞到他的氣息,突然再見到他。

今年九十三歲的姥爺永遠的離開了我們,與他有關的味道有兩個,一個是初春公園裡的松柏味兒,一個便是他身上獨特的勤勞味道,那是汗水夾雜油煙卻出奇好聞的味道,可能因為姥爺愛乾淨吧,他沒有男人們慣有的臭的特色,直到離開的那一刻也是乾乾淨淨,清清爽爽的。

姥爺一生儉樸,我小的時候就見過他襪子上的補丁,直到2018年,披在他身上的毛巾被還有補丁,姥爺說舊的東西就是用得慣。

姥爺做的一手好菜,“醋茄子”酸酸的味道很下飯,“龍拿珠”自創的滷汁把麵條和餃子完美結合,“疙瘩湯”又香又糯湯汁濃稠香噴,就連簡單的“羊肉炒白菜”都能騙我吃下兩大碗米飯。吃姥爺的飯長大的我們,上學時都胖胖的,一種愛的胖胖。

姥爺對我們很嚴格,沒有現在流行的隔輩寵,在他身邊我們都很乖,吃不言寢不語,筷子不可以交叉,不可以敲打碗碟,上桌順序從老到小,姥爺說吃飯吧才可以動筷……規矩太多了,我們卻來不及對他說一句感謝的話,耳濡目染的教化養成了我們的教養,受用一生。

姥爺年輕的時候在勞教所工作,不能天天回家,退休了就一直陪著姥姥,給她做飯,幫她洗衣,姥姥身體不好,姥爺每天蹬著一輛藍色的三輪車帶著姥姥到處去到處看,每天四點多就帶著姥姥去公園晨練,街上幾乎沒有人,空氣彷彿還罩著一層霧氣,松柏的味道特別提神,姥姥就在不遠處拍拍腿拍拍身。那會兒的時間真的好慢,一刻便永恆。

就在此刻,公園裡晨練的畫面漸漸拉近,姥爺在笑,還想再走近他,除了松柏味兒還想再聞聞他身上淡淡的獨特味道,可惜我做不到,姥爺還在微笑,畫面漸漸模糊起來……

親人的離世總會帶給人一種創傷感,那是再也見不到的無助感,再也回不去的失落感。甚至連最熟悉的味道,都會因為天人永隔的距離漸漸消散。而太陽照常升起,活著的我們,迎著朝陽開始新的開始,偶爾想起,始終懷念。

佛說,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於我心卻依戀這樣的掛礙,塵世中最純樸最無暇的掛礙,從未亂我初心,從未執著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