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和创新的机遇,陆家嘴金融城率先响应

日前,人民银行、银保监会、

证监会、外汇局和上海市政府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

提出了30条具体措施,

作为始终瞄准世界一流金融城目标的

陆家嘴金融城率先响应,

积极承接《意见》措施落地。


外资机构再次嗅到开放机遇


经过30年的发展,陆家嘴金融城已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布局中国业务的首选地。目前,陆家嘴集聚了全国41%的外资法人银行、上海84%的外资保险公司以及全国90%左右的外资私募机构。


定调为“在更高水平加快上海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意见》发布后,陆家嘴金融城的外资金融机构再次嗅到了金融业扩大开放带来的机遇。


瑞银证券董事长钱于军代表瑞银集团表示,瑞银欣喜地看到作为金融开放“排头兵”的浦东,正积极推动《意见》的落地。据介绍,瑞银非常期待中国进一步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开放,能让瑞银集团作为控股母公司直接协调目前分业经营的在华各业务,加强境内外互动,真正将瑞银集团跨业务线以及跨境的全面金融解决方案带到中国。


“一直以来,中国是瑞银十分关键的业务市场。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机构之一,瑞银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钱于军表示。


金融开放和创新的机遇,陆家嘴金融城率先响应


早在1858年就在上海设立第一家分行的外资银行——渣打银行,一直以来都将上海作为其全球战略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总裁兼副董事长张晓蕾表示,《意见》将吸引更多国际机构和投资者参与到中国金融市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对于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渣打银行将结合自身优势,在中国金融业开放领域积极拓展业务。”张晓蕾说。据悉,依托于中国新一轮扩大开放,渣打银行近年来参与了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金融开放项目,比如成为第一家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牌照的外资机构等。


今年首家成功登记备案的外商独资私募基金——罗素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谭颖表示,从全球的视角看,中国对全球资管业来说是最具发展前景和吸引力的市场之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6+1”格局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这也是众多外资资管机构集中入驻陆家嘴的原因。


“《意见》对外资资管发展有很多亮点,比如债券市场的备案入市制度,发展人民币利率和外汇衍生品市场等,都将优化境外机构投资中的汇率和利率风险管理,是人民币国际化和建成国际级金融中心的重要举措。”谭颖说,“罗素投资希望将公司在全球广受检验的投研、管理和创新能力落地中国,服务好中国的投资者。”


金融开放和创新的机遇,陆家嘴金融城率先响应


中资金融机构看到创新窗口


外资金融机构在《意见》中嗅到了开放的机遇,而位于陆家嘴的中资金融机构看到的是创新的窗口。


“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创新是源动力,尤其是推动金融资源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产业。”国家开发银行上海业务总部总裁、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吴亮东表示,一方面要发挥上海监管创新平台作用,探索微创新,推动具体项目的个性化设计,另一方面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银行监管引导,探索试点开展公司融资业务、放宽并购贷款比例限制等新业务,增强包括新片区在内的上海自贸区内引外联功能。


吴亮东透露,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正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在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关键时期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以研发贷款、投贷联动等金融创新产品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持续加大对长三角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


金融开放和创新的机遇,陆家嘴金融城率先响应


“浦东是改革的沃土,陆家嘴更是创新的摇篮。”交银金融租赁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孙磊表示,《意见》允许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注册的融资租赁母公司和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将有助于公司项目公司在上海自贸区开展机船租赁业务,“目前,公司正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汇报,力争早日实现该政策的落地。”


孙磊介绍,交银金融租赁通过上海自贸区已设立了43家项目公司,业务金额折合约202.80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部分是以美元计价,并以美元负债进行匹配,但项目公司由于注册资本少,资产规模小,租赁周期长,必须通过资产抵押才能获得部分融资,“当前国内能开展中长期低成本资产抵押融资的银行相对较少,亟需通过外债的方式从境外引入中长期低成本外汇资金支持业务发展。”


金融开放和创新的机遇,陆家嘴金融城率先响应


陆家嘴金融城拥有承接基础和条件


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助理曹啸看来,陆家嘴金融城拥有金融要素市场和机构集聚的独特优势,拥有完善、齐全的金融产业链和专业服务体系,具备承载金融业开放和创新的良好基础。


当前,陆家嘴金融城集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10余家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机构,基本形成了由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保险等构成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拥有银、证、保持牌金融机构及其分、子公司860多家,占浦东的比重超过80%,占上海的比重超过50%;集聚了3000多家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机构、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机构;拥有一支专业化的“金牌店小二”服务团队,在机构开业落户、发展引导、项目对接等方面为各类金融机构提供细化专业服务……


金融开放和创新的机遇,陆家嘴金融城率先响应


“作为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外资银行,渣打深切感受到上海、浦东、陆家嘴各级政府在持续扩大开放和改善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张晓蕾说。


孙磊也表示,公司之所以扎根陆家嘴,一方面是受益于这里开放的创新优势,公司是陆家嘴金融城理事会“业界共治”平台的成员单位,通过这一全国首创的平台,既增强了企业与区域发展的同频共振,也打通了跨界资源,为公司发展引入了更多的力量和支撑;另一方面,陆家嘴区域内金融机构全种类、全覆盖以及大型集团总部的集聚,有助于公司发挥自身“融资+融物”优势,全力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此外,陆家嘴人才政策和配套服务也形成了独有的软实力。


谭颖也对陆家嘴的营商环境有着切身感受,“我们希望借助陆家嘴优异的营商环境和金融业配套服务水平,引领全国的金融改革创新政策,专注的做好产品和服务”。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希望通过陆家嘴这一舞台,更好地拓展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生态链,为推动浦东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的资源配置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