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教授建议“踢出”高考的英语,古人都是怎么学会的?

来都来了点个关注呗,上下五千年,历史冷知识,北京本地文旅资讯尽在这里哦~

这两天浙大的教授郑强在抖音上呼吁把#英语# 踢出#高考#,着实火了一把,他认为:“英语耗费了中国青年太多的宝贵时光,这20年里,我们过分的夸大了英语在孩子们成长中的分量,这实际上使我们民族及其不自信的表现。”


浙大教授建议“踢出”高考的英语,古人都是怎么学会的?

浙大教授——郑强

当然,这个论调对错咱们暂且不论,但是网上支持的呼声是非常强烈。不排除有些忧国忧民的网民觉得这就是“民族不自信”,但大部分还是对英语深恶痛绝的“学渣”们(此处狗头保命!)。

浙大教授建议“踢出”高考的英语,古人都是怎么学会的?

然而就当你们一个二个跳出来支撑着这种“民族不自信”言论的时候,殊不知,咱们历史上的很多名人,那外语说的可是顶呱呱!

比如出使西域扬我大汉国威的张骞,到后来翻译了多国经文的法显和尚,还有咱们的大文豪苏轼的NC粉契丹王,还有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当然还有太多太多,这里就不在列举了。


浙大教授建议“踢出”高考的英语,古人都是怎么学会的?


那么学渣们肯定非常困惑,当今社会,讲台上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手中有精心编写的教材,学习的辅助工具不知道比古人们先进上了几个时代,但是为啥我的英语就是不行呢?!!!


古人学英语,没有教材,没有适当的老师,但是他们有以下几招。

第一招:沉浸式环境

公元前137年,是张骞被困匈奴的第二个年头。他还记得匈奴人在审问自己时,有熟知汉朝风俗的匈奴人为单于充当翻译,但是自己却并不精通各外族的语言。面对眼前长相各异的外族,张骞才意识到天子交给自己使命的艰难之处:应该如何将汉朝与月氏结盟的任务,用良好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准确传达给远方呢?


浙大教授建议“踢出”高考的英语,古人都是怎么学会的?


除了和匈奴人一起驱羊牧马,张骞还不忘向自己的忠诚伙伴、胡人出身的副使甘父学习各族语言。依靠环境做到现学现卖,从最简单的日常衣食住行开始体验。匈奴单于为他许配的匈奴妻子,也迅速提升了首位汉朝使节的外语水平。(这一点,希望广大小伙伴能积极效仿)


浙大教授建议“踢出”高考的英语,古人都是怎么学会的?


在生活的潜移默化浸染后,张骞已经变得精通外语。再加上他固有的好武艺特点,很快为敬重勇士的匈奴人所爱戴。但是信守诺言的他依旧没有忘记使命。在被拘禁10年后,张骞带着妻子和甘父一起继续执行任务。毫无疑问,张骞是最早以环境浸泡的方式,学习外语的中原人之一。而他的学习,最终也扩展了中原的视野,修正了汉代的世界观。

其实张骞的外语学习环境,正是咱们目前国内最为缺乏的。

第二点:“逼上梁山”

说白了,就是“不学习外语”就无法正常生活。而这个“逼”和目前国内家长们对孩子的“逼”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刚才提到的法显大师,年近六旬,还在于阗国皇家寺庙里查阅经文。但面对五花八门的梵文、巴克特里亚语、西北印度语、佉卢文、犍陀罗文、阿拉米文的佛教、印度教典籍,终究是一筹莫展。


浙大教授建议“踢出”高考的英语,古人都是怎么学会的?

作为丝路南道的贸易重镇,于阗要大量接待粟特、吐火罗、波斯、印度、中原的旅行者和客商,还必须和各路人讨价还价。因此不乏多语使用者。本国的贵族和僧侣,还要同时学习柔然语、汉语、吐火罗语、犍陀罗等通行语,才能在各方势力中左右逢源。


浙大教授建议“踢出”高考的英语,古人都是怎么学会的?


所以,于阗等城邦不仅盛产精明商人、见风使舵的政客,还有精通各国乡音的僧人。他们同时充当着古代世界的翻译家和语言教授角色。那些来自东方的留学僧,一般需要在龟兹、于阗和疏勒的寺庙里学习“预科”。主要就是西域世界的各种语言和文化风俗。只有过了这关,才会前往天竺取经,否则就难以适应。


浙大教授建议“踢出”高考的英语,古人都是怎么学会的?

咱们的法显大师,自然也是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否则别说取经了,连基本的生活都很难。所以法显大师虽已年过六旬,但是最后愣生生是学会了5门外语!最终带着丰厚的学术成果和《佛国记》返回东土,在佛教文化史上留下了精彩一笔。

第三招:粉丝效应 (这点现在的学子们也有这个条件)


浙大教授建议“踢出”高考的英语,古人都是怎么学会的?

苏澈出使契丹

1089年的辽国中京,前来向皇帝贺寿的大文豪苏辙刚刚安顿。他正准备取出笔墨,批斗恶劣的旅行环境和蛮族欺负汉人的野蛮暴行。哪知过有大群契丹贵族和汉儿官纷纷拜访,而且都是三苏父子的粉丝。这些人一会儿问他大哥苏轼的《眉山集》有没有出全集。一会儿请他校对自己的诗文抄本,看看有没有错误.....这无疑让他受宠若惊,并由衷感叹: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


浙大教授建议“踢出”高考的英语,古人都是怎么学会的?

不仅是当时的三苏,在他之前的韩愈、白居易和柳宗元也对想不到,自己会在几百年后的北国走红。

这其实是辽人当时全国弥漫的“经典诗文”赏读之风给闹的.....辽国贵族为了显示自己国家的文化水准和欣赏水平丝毫不低于宋朝,所以颁布了法令,把这百年来的文豪的作品,诗集,词,以及作者的故事全部翻译成契丹文,跨越几代的知名作家,都成了模仿对象。

甚至有辽圣宗下令,将白居易等人的作品翻译成契丹文,让文武大臣都要学习一个。每当饮酒作乐后,辽国君臣都会吟诗作赋,并要拉着宋使一较高下。

这么一来,导致辽国高层,基本对于汉语的学习进步是非常迅速,并且大家还具备了吟诗作对的本领..... 这恐怕就是粉丝的力量吧。看到此景苏辙由此窃喜,并对契丹人也由黑转粉。最后,连自负而敏感的宋朝舆论也承认,相比于野蛮的女真,契丹确实更文明。

现在的孩子们也可以好好使用美剧英剧日剧等利器来学习外语,咱们当真粉丝,千万别当只看不学的nc粉哦~

第四招:绝不脱离实用!

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独自翻译了《澳门新闻纸》、《万国律例》、《世界地理大全》等著作,让中国人,了解闭关锁国的中国和世界有多少差距......

但是林则徐早期的英语学习可就有一点难受了,首先他沿用了乾隆时期就留下来的谐音法。对于从小缺乏语言环境、成年后开始接触英语的士大夫来说,这样的记音方式看起来比较好笑,但是却也符合常理。毕竟,乾隆年间修订的《华夷译语》里,也是充斥着类似的中文记音词汇。


浙大教授建议“踢出”高考的英语,古人都是怎么学会的?

例如一句谁也看不懂的“洞脱,唵五史为,阿脱,而蓝道姆”,居然是英语中的“Don't answer at random”,他要是不告诉我,我以为是谁要开大了..... 完全是中文思维,无视英语语法,机械地用汉字记载发音。这样的教材只是写着好看,却完全无法实用。用这样的教材闭门造车,实际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浙大教授建议“踢出”高考的英语,古人都是怎么学会的?

最后林则徐发现,看这些教材不如去找几个外国人说说话,最终他破格聘用几名海外华人,也就是靠着这些不专业的老师,林则徐完成了与当时英领事馆的数次外交沟通,以及外文书籍的编译。

看完这些,古人学英语均是从“实用”出发,那么你们也可以考虑一下,英语这个东西到底该不该放在学校里面呢?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互撩哦~


戳下方“了解更多”,爆炸福利直接送咯~链接戳来没福利和应试英语又有何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