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這樣,我就生氣了”,家長用情緒控制孩子,傷害比教育威力大

上週末,閨蜜從國外飛回來看我,因為時間比較趕,恰巧萌寶也睡著了,我就讓他奶奶幫忙照看一下,我很快就回來。誰知萌寶醒來之後,沒有看見娃,不開心的哭了起來,奶奶哄了半天都沒哄好,隨口就說了一句“你再哭,奶奶就生氣了”,聽完這句話,萌寶非但沒停,反而哭的更傷心了,直到我回來之後,還抱著我抽泣了一會。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每當孩子哭鬧或者犯錯的時候,大人們總會用一些語言來威脅、恐嚇孩子,企圖通過這種方法讓他變得聽話。殊不知,這些威脅的話語,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再這樣,我就生氣了”,家長用情緒控制孩子,傷害比教育威力大

孩子會心生恐懼

大多數家長在看見孩子亂扔東西,或者是把地板弄得咚咚響時,總會說上一句:“你動靜小點,不然樓下的叔叔會生氣”。看見孩子進到草坪裡面亂踩,大人就會忍不住說一句“你再踩草坪,警察叔叔就來抓你了……”當孩子總是聽見家長說別人會生氣,或者別人會威脅到他的時候,他就會感到恐懼。長時間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每當看見周圍人的表情不對勁,說話語氣中一點,孩子就會聯想到“他生氣了”,從而導致內心變得害怕起來。因此,家長們千萬不要覺得這種恐嚇方法能讓娃變乖,它對娃的內心傷害是很大。

“再這樣,我就生氣了”,家長用情緒控制孩子,傷害比教育威力大

孩子不當回事

對於膽小的娃來說,家長用情緒控制他,會讓他內心變得恐懼,但是對於那些很調皮的娃來說,家長如果經常說威脅的話,但是並沒有用行為制止他,那他就會把這句話當做是遊戲、玩笑,根本不會放在心上。就比如我家萌寶,有一次他把積木壘得很高,然後一把推倒,他奶奶就故意板著臉說“你再這樣,我就生氣了”,萌寶以為奶奶是跟他開玩笑,還用搞怪的表情把他奶奶給逗笑了,然後玩的更加瘋狂大膽起來。所以,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出來用語言來教育之外,還要有制止的動作,這樣才能讓他“當回事”。

“再這樣,我就生氣了”,家長用情緒控制孩子,傷害比教育威力大

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的認知和理解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他在犯錯之後,家長只是說一句“我生氣了”,並不告訴他的行為是錯誤的,那他就不會意識到錯誤。因為,小孩子不像我們成人,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知道人家生氣了,就說明自己的行為有問題,他們是沒有這個意識的。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除了要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之外,還要告訴他自己犯的錯,這樣他才能認識錯誤,下次就不會再犯了。

“再這樣,我就生氣了”,家長用情緒控制孩子,傷害比教育威力大

總之,孩子不聽話或者是犯錯,家長只說“再這樣,我就生氣了”,除了發洩自己的情緒之外,對娃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反而還會給他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當家長的要及時指出錯誤,才是正確的育兒方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