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高三,沉迷遊戲無法自拔,怎麼勸?

shiyichuan2005


這是一個家庭教育問題,也是一個社會現象。

高三了,已經成年了,如果硬勸的話,反而會適得其反,能巧成拙。

透過現象看本質,透由這個現象,反射出來的是父母的問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一,不想讓孩子沉迷遊戲,就一定要讓他承受這6種苦。

常言:小虧不吃吃大虧,小苦不吃吃大苦。

有句話說的好:如果在最該努力的年紀選擇了庸碌無為,卻藉口平凡可貴。我敢保證,將來你會非常後悔,卻無法言說。

是的,你現在吃的苦,未來的歲月都會以恰當的方式,回報在自己的身上;而你現在偷的懶,未來也會以一種方式加倍返還,讓你更加的痛苦。

正如茨威格所說:“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的饋贈,早已暗中標好了價碼......”

曾經有人在知乎上提問:先苦後甜和先甜後苦的人生,你選哪個? 看似白痴的提問,卻引發了不少人的討論。

其中有個回答是這麼說的:前半生不曾努力過,後半生只能在痛苦中掙扎,回首一看,前半生的庸碌無為並不甜,反而酸澀無比。

孩子,你現在吃的苦都是在給未來鋪路。

時間最終會證明,所有吃過的苦都不白費,更不後悔。

好父母是那個授之以漁的人,而不是將孩子保護地嚴絲合縫,不斷給他魚的人,因為總有一天會無魚可給。

父母再愛孩子也要適時放手,狠下心,捨得讓他吃這6種苦。

1、讀書的苦。

讀書雖苦,但是讀書是走向成功的最快捷徑。

父母陪伴孩子一起讀書,一起閱讀,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2、勞動的苦。

勞動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做家務就是其中很好的一項勞動教育。

愛做家務的孩子,擁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指數和家庭幸福指數。

甚至在學業上,常做家務的孩子也往往表現得更加優異。

獨立的大忌,就是對孩子的過度保護。

獨立性強的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相對性高,獲取幸福的能力也更強。

捨得讓孩子吃勞動的苦,是父母對孩子深愛表達的一種方式。

3、批評的苦。

孩子有錯就得糾正,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是完成自我反省和自我審視的過程。

如此,孩子才能在錯誤中學習,得到成長。

父母允許孩子有解釋的機會,但絕不在原則上妥協。

4、分離的苦。

人生所有的愛都是為了聚合,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分別。

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有聚有散,有離有合的過程,從讓幼兒園到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不斷更換環境,就是一個不斷分離、離別的過程。

在感到不捨的同時,恰恰讓孩子懂得珍惜,懂得堅強,懂得自立。

5、失敗的苦。

人的一生充滿了波折,沒有人會一輩子成功,失敗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

適當的讓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6、不守規則的苦。

一味的縱容不是愛,而是害!!!

千萬不要拿孩子還小不懂事,他(她)還是個孩子啊,為理由。

長久以往,孩子會越來越變得目中無人,自私自利,肆意妄為。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既然犯了錯,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

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我們父母自我教育的過程,讓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成為越來越好的自己吧!

感恩關注!謝謝!




當下極樂


首先,監護人疏於管控,學校和社會勢單力薄。其次,網癮是階段性的幸福指數,隨著年齡增長,挫敗感加劇,會逐步脫離。其三,找出痛苦指數,直擊要點,持之以恆幫助他克服心理障礙。最後,如果他願意認同你三觀,那可能是幸運的,如果不是,也不必勉強,讓時間慢慢告訴他答案。


一休在中國


好朋友高三沉迷遊戲,無法自拔!你是真正的朋友,為你點贊!

只是不要勸說,有策略地支持他玩!因為誰也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更何況他是沉睡!用“堵”的方式,只會和家長和朋友反目,要聯合他的家長!我孩子的同學,高三要玩遊戲,手機收了一個又一個,結果他壓縮午餐費,買二手手機,繼續玩!結局還是走了一個市內大學。說明玩是玩,他心裡還有數。所以別勸,支持!策略如下:

一、讓他玩,但是斷絕一切食物供應。家長要有“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決心。如果在家,讓家長斷絕一切食物供應,給他堅持玩,也不要睡覺!除了上廁所,其他一切都是玩遊戲!連續三天,估計還不到三天,孩子就撐不下去了!這是讓他知道,一切活動都是建立在溫飽之上!

二、送到基建工地,工作幾天,感受苦力勞動。有的家長說,時間已經很緊急了,傷不起。告訴你,做在那裡磨洋工,害的你急火攻心,還不如徹底解決。思想解決了,孩子學習效率蹭蹭蹭上漲。

三、大家做一次交流,是不是準備在遊戲之路走下去。

若是,有本事考一個好的電子科技大學,可以一直玩,還能管好生存問題!現在靠父母養著玩算什麼英雄好漢!若不是,現在也算是人生一個關鍵點,一週努力學,然後獎勵自己兩個小時玩遊戲。

四、家長只是光著急不作為,那就準備做好第二年再考或者讓孩子進入社會的準備(估計家長不甘心)。因為到畢業季,看看別人都有了著落,自己卻不知何去何從!還有點進取心的,會努力的。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

對於孩子暫時的一種執念,支持是上策,讓孩子心理放鬆對你的警惕。父母要尊重孩子,也是讓自己的策略可執行,也不會讓孩子和自己反目。

“苦心人天不負”,願你的朋友能夠及時調整,玩中學,學中玩,不負你這個朋友的美好心意!

圖片/自創/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