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花八年时间训练成一流匠人,你又愿意花多长时间训练自己?

电影《一代宗师》里面有句台词:

“功夫是什么?就是时间。”

那么,你会愿意花多长时间去练就一身功夫?

有人花八年时间训练成一流匠人,你又愿意花多长时间训练自己?

一、工匠精神

最近我在看秋山利辉的《匠人精神》这本书,被日本工匠对传统的传承与执着精神深深感动。

在这个高速飞转的时代,我们一味追求着速度、刺激、新奇和创意,尤其在近两年这个自媒体时代,各种21天写作促成班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疯狂收割着写作者的文学情怀与功利之心。

如果告诉我们,有一个人会花整整八年时间,把一个年轻人训练成一名一流的家具工匠,估计很多人都会笑掉牙齿。

因为谁都知道,在这个时代,八年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极其重要,尤其是人生最黄金的那八年。

可是这种沉实的工匠精神,早就深深植根于日本社会的普遍价值中。

所以在日本有很多屹立不倒的百年企业,他们经受得起时代的变革和时尚的挑战,并历久弥新

这本书的作者秋山利辉所创办的“秋山木工”,尽管创办没有百年之久,但它就是这样一家能够经受得起时代洪流拍击的企业。

为了把学徒培养成一流的家具工匠,秋山木工制定了一套长达八年的封闭式人才培养制度。

正是这种沉得住气、坚定不移的工匠精神,使得秋山木工在当代家具领域始终走在时尚的最顶端。

有人花八年时间训练成一流匠人,你又愿意花多长时间训练自己?

二、你慢了,就真的慢了吗?

有句广告文案这样写:“世界愈快,心则慢。”

我们常常说,要慢下来生活,要仔细感受生活的点滴美好。

所以很多人自以为在周末带上一本书,去一家叫“慢咖啡”的咖啡馆,悠哉游哉地看上一整个下午的书,或者撸一只猫,在太阳底下听一段音乐等等,就叫做慢生活。

这个时代,慢好像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INS风的生活方式。

但其实这真的是慢吗?

当慢了一个周末之后,星期一早上,我们还是挣扎着睡眼惺忪地撑起眼皮,不情不愿地赶着去上班。

在工作中,我们依然没完没了地去讨好客户、讨好老板,或者跟某个同事作对。

晚上收工,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恼怒地赶孩子去做功课,收拾永远收拾不整齐的房子。

或者出去跟朋友胡吃海喝一顿,醉生梦死一回,然后与妻子没完没了地拉扯。

我们有慢下来吗?

没有。

在那种假装慢的时尚生活下,我们只会越来越焦虑,走得越来越匆忙与功利。

因为我们的心只是假装沉下来一天半宿,短得只够去阅读一本书,或者品尝一杯咖啡。

我们不敢像一流的工匠一样,彻底把心沉下整整八年之久,去专注打造自己的根基。

没有根基的高楼就一定会摇晃,甚至倒塌。

同样的,没有根基的心就一定会浮躁、彷徨,不知道自己最终想要什么、要去哪里。

有人花八年时间训练成一流匠人,你又愿意花多长时间训练自己?

三、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我觉得在一个行业里面全心全意地钻研八年,甚至更长时间,是一件让人值得敬佩的事情。

波哥自从1996年接触日本锦鲤养殖以来,就一直在这个行业上摸滚爬打,从一名学徒到师傅到老板,整整2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再艰难也没有为任何事情动摇过。

所以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流水的波嫂的爱好,铁打的波哥的锦鲤。”

人的一生能够找到一份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何其容易?能够在这份事业上兢兢业业磨练技能,又何其难得?

所以在日本锦鲤养殖上,波哥在本土的技术可谓是一流,他能用最简易和节俭的原料去给客户建造一流的鱼池,为客户大大节约了资金。

在这一点上,他一直是深受客户的信赖和尊崇的。

愿意花时间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一种精神。

就像《匠人精神》这本书上写到的:

“真正的成功是从最不起眼、最基本的开始,反复练习才能打好最坚实的基底能力。”

有人花八年时间训练成一流匠人,你又愿意花多长时间训练自己?

写在最后:

人们之所以对秋山利辉创办的秋山木工如此关注,是因为秋山木工培养一流匠人的方式,深受普世的尊崇。

这也源于秋山利辉贯穿始终的培训理念——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

所以在每天的学习中,他不仅磨炼学徒的技术,更重视锤炼他们的人品。

因为他相信,“既是‘一流’,就应该和平庸之辈有着明显的区别。”

有人花八年时间训练成一流匠人,你又愿意花多长时间训练自己?

波哥农场:一年二人三餐四季,记录一对农夫夫妻的田园生活趣事。

作者简介:大和沐风,恋途记签约作者。工科出身,以成为一个工作狂为理想的极简主义者、环保主义者。喜爱薄荷,沉迷旅行,专注自虐,追求自由。至死都是十七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