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豹:多次坠毁又怎样?我国自主研发,曾是空军主力,给你好看

在人民空军庞大的装备体系中,我国自主研制的战斗轰炸机——"飞豹"JH-7的话题度并不是那么太火爆,但在1999年新中国五十华诞的阅兵盛典上,歼轰-7“飞豹”战斗轰炸机凭着独特的外形吸引了国人的注意。当时,6架“飞豹”飞机整齐飞过天安门城楼,圆满完成了国庆阅兵任务。“飞豹”飞机的精彩表现深深的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飞豹:多次坠毁又怎样?我国自主研发,曾是空军主力,给你好看

飞豹战斗轰炸机,是我国海军攻击力量最近20年的中坚,挂载多,航程远,机动性好,

现在距离飞豹飞机定型20年了,应该对飞豹战斗机轰炸机进行一次复盘。那么,它的弊端和优胜都表现在哪里呢?

飞豹:多次坠毁又怎样?我国自主研发,曾是空军主力,给你好看

这款飞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磕磕绊绊的歼8战斗机之后,中国第一次走通了自主研发作战飞机的路子。

当时,"飞豹"把设计更加激进的强-6可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和性能更加保守的JH-8战斗轰炸机击败了,"飞豹"则是一款比较折中的方案。

飞豹:多次坠毁又怎样?我国自主研发,曾是空军主力,给你好看

先看一下飞豹的性能和优点:

歼轰-7采用三点式机身起落架,前起落架为后撑杆形式,主起落架为小轮距“外八字”摇臂式。歼轰-7飞机长22.325米,翼展12.705米,停机高度6.575米,飞机最大起飞重量34,475千克,最大外挂重量>10000千克,最大M数1.70,最大使用表速1210千米/小时,转场航程3650~4500千米。歼轰-7的作战半径1650千米,是中国现役轰-5型飞机的两倍。

飞豹:多次坠毁又怎样?我国自主研发,曾是空军主力,给你好看

歼轰-7使用的232H型多用途脉冲多普勒雷达借鉴了美国F-4E飞机使用的AN/APQ120雷达的工艺和技术方案,既能有效对抗空中目标,也能应对地面目标。对米格-21歼击机类的空中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为70-75公里,对大型水面目标为160-175公里 。

飞豹的能力:挂载4枚反舰导弹能对800公里之外的目标进行突袭,而且飞豹也能挂载电子战吊舱作为电子干扰机,也可以携带反雷达导弹作为雷达杀手,专门对付敌人的固定雷达站。

“飞豹”正式列装服役,大大增强了我军对地、对海的作战能力和远程支援能力,让海军装备从“捉襟见肘”到“得心应手”,填补了中国对海打击力量的空白,意义重大!

飞豹:多次坠毁又怎样?我国自主研发,曾是空军主力,给你好看

遗憾的是,"飞豹"是中国"西学东渐"的典型代表,采用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应用比较广泛的高位后掠翼,将进气道安排在了机身两侧,采用单垂尾设计,失速的情况很容易出现,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飞行员会疲于应对,进而导致事故发生。由于"飞豹"的气动设计缺陷等问题,被多次坠毁的阴霾一直笼罩!

飞豹:多次坠毁又怎样?我国自主研发,曾是空军主力,给你好看

总体来说,“飞豹”战斗机经历了3次下马上马,是中国空军海军飞机研发里面最坎坷的一种,曾经想要借美国淘汰飞机图纸被拒,最终靠中国人自行努力,超越了美国的“鬼怪”!

相信,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加上国人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科学严谨的求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军国力量未来会很辉煌,必定要你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