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殺心不除塵不可出

(第一百四十七段)#四種決定清淨明誨章#二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溼,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

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岐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棉、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楞嚴經》殺心不除塵不可出


佛說:阿難!又說諸多世界的六道眾生,如果他們的心不起殺害一切生命的念頭,就不會在生死中不斷的輪迴了。你修行正覺三昧,是為了出離六塵煩勞,如果殺心不除,這充滿煩惱和痛苦的塵世間是出離不了的,因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這種償命還錢,相互轉換的輪迴,是永恆不變的因果定律。即使你有很多的智慧,禪定也現前了,如果不斷除殺生貪口欲的行為,就會失去慈悲心,人無慈悲,必以惡鬼邪神為伍,一定會落入鬼神道。

修行上品者,死後投生為“大力鬼”,“大力鬼”是古傳說中的個一國王、名叫大力。他樂善好施,助人為樂,只要有人找他要東西,要什麼給什麼,十分慷慨,如果是碰見乞丐,恨不得連自己穿的衣服都送給人家,財佈施修得非常好。天帝還沒見過這種人,於是就想試試他的底線在哪裡,便化作了一個貴族,向大力要王位。大力猶豫了半天,沒答應,但還是砍下了自己的一隻手給天帝以表示歉意。其實大力鬼修行得很努力,也頗懂菩提之道,但為什麼沒有修成正果呢?就是因為他管不住自己的口,放縱自己殺生吃肉貪口欲的腐敗生活,死後就墮入了鬼神道。大力鬼由於佈施修得好,在陰間的權力很大,是管很多鬼神的王,故又稱作大力鬼王。

修行中品者,死後投生為“飛行夜叉”或“鬼帥”類。“飛行夜叉”的禪定智慧與殺業相等、神通福報次於鬼王。“鬼帥”是很多鬼神的統帥,勢力與享受,皆不及鬼王,也管一些業力不同的鬼神,名鬼帥。修行下品者,死後投生為“地行羅剎”。“地行羅剎”的禪定輕於智慧、殺業重,其果報墮為地行羅剎,成為一種暴惡的鬼。這些鬼神也有很多的徒眾,一個個都自稱成就了無上菩提道。


《楞嚴經》殺心不除塵不可出


佛說:我涅盤後,特別是在末法時期,這許許多多的鬼神,熾烈盛聚於世間,妄言吃肉也可以證得菩提。阿難!我允許比丘吃“五淨肉”,是因為那時婆羅門集居的地帶,炎熱蒸溼,土多沙石,草菜都不能生長,所以我才用大悲神力加持,以大慈悲化現食物,將這些化現的食物取個名字,名叫“肉”,這些肉是沒有命根的,使大家吃起來有個味而已。怎麼會在如來滅度後,修行人還吃眾生肉,還厚顏無恥的自稱是我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真是豈有此理!你們應當知道,凡是吃肉的人,縱然覺得心意開解了,像是進入了三摩地,其實皆是大羅剎(大羅剎即羅剎惡鬼王),果報完了即墮入生死苦海,這些吃肉的人不是佛門弟子。他們生生世世互相變化身形、互相殘殺,你吃我、我吃你以滿足口欲,輪迴不休,這些人怎麼能出離三界呢?今後你阿難教人修正覺三摩地,第一個要點是斷淫、第二個要點就是斷殺生,這是諸佛如來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以上說的“五淨肉”,指的是這五種:一、不見殺;二、不聞殺;三、不為我殺;四、不指使他人殺;五,自死肉。其實吃這五淨肉也是佛法所不允許的,後來成了漸斷殺生吃肉的行者所用的方便過度法。

佛說:是這樣的,阿難!如果不斷除殺生而修禪定者,比如有人,將自己的雙耳道塞住,卻高聲大叫,想讓別人也像自己聽不見聲音一樣,這不是掩耳盜鈴欲蓋彌彰嗎?像這樣修禪定,最終是不能成就正定的。

修清淨行的比丘和修六波羅蜜的許多菩薩,在山間小道、田野路旁,一棵小草也不會踐踏,更不會隨便拔一根草,恐傷草上的蟲命。怎麼會有這種大慈悲的人,會以眾生血肉而作為食物的呢?當然不會!如果比丘們不穿來自東方的絲織品,如:絹、棉、綢緞品,及本土產的用動物皮做的鞋子、靴子、皮毛大衣等,也不貪圖乳酪、醍醐這些高級奶製品來作為食物享受,能做到這些的比丘,已清心寡慾,是真正在脫離這個色塵世間了,他們所作的一切,只是在償還宿債,債還清了,就不會再到這有生死輪迴的三界來了。


《楞嚴經》殺心不除塵不可出


佛說: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身上穿的皆是依身份而起的一種外緣,才有了在家人和出家人的衣著各不相同,如人吃了地裡生長的百穀雜糧,足就被地心吸住而不能離地了,這穿的衣服和吃的食物就把人的身心給定在這世間了,人們要想出離這世間,就要將身和心分開,不能為了身體的需要去追求穿好吃好,而是要使自己的心離開一切慾望、離開自己的身相、離開世間的一切相,能做到這些的人才是得到真正解脫了。如我這樣說,名為佛說;不是我這樣說,即是魔王波旬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