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健康码有何不同?

昨晚老父亲发来一个段子,说,特朗普很难,因为他让美国人民带上口罩,人权没了;他不让美国人民带口罩,人全都没了;

真没想到,段子手原来也活跃在他们那个年龄中。


相比于口罩,健康码可能更加让国外的敏感。从中外健康码的差别也能看出国家在对抗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不同的思考和表现。


产品性质不同


中国的健康码是一个二维码,登记使用的人员需要在线填写身份证、护照号、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需要标记最近出行线路,是否与感染者有接触;是否存在发烧、干咳、怕冷、肌肉酸痛等症状。这些信息填写完毕后,登记人将自动获得一个可能有红黄绿三色的QR二维码。绿码可以自由出行,红码将被政府集中隔离观察14天,黄码需自行隔离7天。


中美健康码有何不同?


美国的健康码来自苹果和谷歌两家公司联合开发,一些功能最终也将在操作系统级别内置到Android手机和iPhone中。基本上,这个系统可以让你的手机记录附近的其他手机。只要这个系统还在运行,你的手机就会一直运行这个程序。


工作原理不同


中国的健康码主要是通过使用者自行申报,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使用者出行情况再来甄别使用者的健康状况,同时还分析预测确诊、疑似患者以及密切接触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流动情况,是管理人员流动,推进“复工复学”的一个重要依据。


杭州市委副书记在接受白岩松在《新闻1+1》 中的采访时,曾专门提及健康——健康码的评判来源于三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空间,根据疫情风险程度,杭州市的大数据公司按照有关数据已经可以精确到乡镇(街道);第二个维度是时间,某人去过疫区的次数以及时间的长短,这个与传染路径有关联;第三个是人际关系维度,与密切接人员接触状态等个人有效信息,量化赋分后最终生成相应的三色码。


美国的健康码只用于警告那些曾经接触过病毒携带者人,并提醒相关部门做好隔离。比如,假如两个人都下载了接触者追踪的应用程序,早上刚好挤了同一班公交车,而其中一个人不幸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那么这时候,另一个人的手机就会自动出现一个警告,告诉他,他最近接触了新冠患者。这样一来,收到警告的人就可以马上通报,并进行隔离。


中美健康码有何不同?


涉及对象的覆盖面不同


中国的健康码目前覆盖全国,只要有手机,就能使用,全国通用。


美国的健康码是由苹果和谷歌联合设计的,要知道我们所有的安卓和苹果手机的操作系统都是这两家公司开发的,所以美国的这个健康码可以覆盖全球所有安卓和苹果手机。


对个人隐私的理解和保护不同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谈了健康码的个人隐私问题,指出工信依据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措施,切实加强监管,防范数据的泄露、数据的滥用等违规行为。


“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的高级数字权限研究员黛博拉·布 朗(Deborah Brown)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称:“任何监测措施都必须有合法的依据,并保证被严密地用来为公共卫生而服务。同时,还需要实施预防其被滥用的措施。”


苹果和谷歌家公司针对个人隐私问题表示,该程序仅仅基于蓝牙代码很难找到任何敏感信息,这意味着你可以在后台运行应用程序,而不必担心你正在编译任何可能导致犯罪的东西。系统本身不会识别你的身份,也不会记录你的位置。当然,如果你要将诊断结果上传给卫生官员,使用该系统的健康应用程序最终需要知道你是谁。


开发进度的不同


自2月9日杭州余杭区率先在支付宝上推出健康码,到杭州全市推广,到浙江全省推广,到四川省全省推广,再到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指导支付宝加速研发全国统一的疫情防控健康信息码,只用了7天时间。


从常规的4周压缩到4天,到一天,再到以小时计。支付宝和余杭ISV上线余杭版健康码,4天;钉钉和阿里云团队上线杭州市健康码,1天;支付宝上线浙江省、四川省健康码,3天;两省上线时间间隔,16.5小时……这个速度只有中国才能有。


中美健康码有何不同?


苹果和谷歌正在合作的是一个框架,还不是一个应用程序。他们正在处理管道系统,并保证系统的隐私和安全,将实际应用程序的构建留给其他人使用。


都需要自觉自愿


中国的健康码填报时需要填报人如实填写,全靠你自觉,之前就发生很多感染者瞒报的事件。


当使用该系统的人得到阳性诊断时,美国的“健康码”他们可以选择将自己的身份证代码提交给中央数据库。当手机使用该数据库进行检查时,它会运行本地扫描,以查看其日志中的任何代码是否与数据库中的ID匹配。如果有匹配的,你会在手机上收到一个警告,说你已经暴露。


无论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健康码,那个上报键都是需要使用者自己按下的。


健康码作用明显意义重大


这次健康码的意义其实不亚于移动支付的意义,他事实上让每一个人都数字化了,每一个人的公开行为和组织执行过程都成为一个数字片段,组织和人、人和行为、组织和政策、政策和组织执行(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行为)都通过数字化变成了一个在线的虚拟镜像,而且是实时的镜像。


如同美军特种作战的实践和数字化师,当一个士兵结合了不间断的通讯,更清晰且通过卫星和侦察机持续更新的地图、随时随地的空中甚至太空支援,甚至透过墙壁和其他阻碍探测敌军的热感应器的时候,他的作战效率和战场规则,和过往成千上万需要层级调动指挥的只会服从的士兵,是完全不同的。


人类自身可以自己生成、携带、共享(主动和被动都包括)相当于过去无数倍的海量信息,正在成为网络里面一个愈发强力的节点,完全可以把现在的自己称为“强信息人”。


如果决策者坐在这个镜像面前,能实时操作政策的变更,立刻看到变更的结果,实时分析实时优化,这个社会的进化速度会不会几何倍数的增长?”这不就是现在正在进行的城市大脑吗?


人权很重要,生存权更重要


我们能从国外对待这次疫情的表现看出,他们对人权的敏感、珍视和重视,民主很重要、自由很重要、人权很重要,但能比生命更重要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