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豪門汗顏嗎?降薪的新疆足球扛起“職業化”大旗

出乎很多人意料,在中國足壇首先將“降薪”政策落地的,並不是走在“職業化”前端的中超頂級豪門們,而是過去一直被視為職業化“荒漠”的新疆。兩天前,新疆天山雪豹俱樂部宣佈球隊將採取降薪方案,為渡過眼前的難關。新疆此舉迅速引發熱議,在資本橫行的職業足壇,這樣的自救更顯得彌補珍貴,而中國足球的根基恰恰應該是這種尊重足球規律的球隊。

中超豪門汗顏嗎?降薪的新疆足球扛起“職業化”大旗

據悉,新疆天山雪豹採取的是階梯式降薪模式,簡單來說便是賺得多降得多,賺得少則降得少,降幅從10%到50%不等,降薪週期從3月起至新賽季中甲聯賽開打。這與中國足協推動降薪的初步方案,可謂如出一轍。

足協沒能推動完成的方案,卻被新疆完成了。在俱樂部董事長孫愛軍看來,方案落地的關鍵,在於俱樂部從未發生過欠薪,全隊上下有著很強的歸屬感,“這些年我們沒虧待過大家,只有平時講誠信,關鍵時候說話才有人聽,執行力才能到位。大環境下,新疆球員也深知職業平臺的寶貴,願意和俱樂部共進退。”

中超豪門汗顏嗎?降薪的新疆足球扛起“職業化”大旗

表面來看,這番話是在講情義,俱樂部和球員都懷揣著同一份愛。但客觀來說,在職業化環境下,我們也看到了太多情義輸給了現實和利益的案例。那為什麼新疆足球的情義,在疫情造成的困境之下能夠散發讓人敬畏的熱量?背後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尊重足球規律。

從2014年成立至今,新疆天山雪豹走過了6個年頭,沒有時刻把“衝超”掛在嘴邊,俱樂部一直穩紮穩打,在中甲闖出了自己一片天。這6年來,俱樂部平均每年投資額在5000萬人民幣,跟中超俱樂部單賽季幾億、十幾億的投入相比可謂天壤之別,甚至還不如大部分中超頂級外援一年的薪水。即便放在中甲聯賽,這個投資額也只位列中下游。

中超豪門汗顏嗎?降薪的新疆足球扛起“職業化”大旗

在俗世觀念看來,資本薄弱的俱樂部想要在中國職業足壇好好生存,可謂難比登天。但讓人刮目相看的是,新疆天山雪豹活出了自己的特色:紮根青訓,培養後輩人才。到2018年,俱樂部已經完成了五級梯隊的建設,同時也建立了符合中國足協中超俱樂部要求的訓練基地。自中超U23政策推行以來,球隊已經陸續走出了南小亨、阿不都海米提等天賦球員,加盟了江蘇蘇寧這樣的中超勁旅。

中超豪門汗顏嗎?降薪的新疆足球扛起“職業化”大旗

阿布都海米提便是新疆天山雪豹出品

以培養本土後輩人才為主,新疆這種自我造血的模式不僅保證了球隊的競爭力,也避免了球隊掉入財政斥資的困局,這才保障了球隊的健康運轉,從未出現欠薪等負面狀況,所以也才有瞭如今“降薪”政策的成功推動。

可以說,降薪的落地,是新疆天山雪豹尊重足球規律,按照規律辦事的勝利。跟太多中甲中乙俱樂部相比,他們活成了一股清流。用每年5000萬的投入,換來平穩、健康同時也有產出的運轉,這的確值得太多俱樂部去反思。

當然了,我們同樣也應該看到的一點是,新疆的“模式成功”有它的天生優勢。貧瘠只是新疆足球的假象,實際上它是一片有著巨大潛力的“沃土”。

中超豪門汗顏嗎?降薪的新疆足球扛起“職業化”大旗

早在好幾年前,不少足球論壇裡就已經有很多類似的討論:新疆球員的天賦和能力是不是被低估了?國足該不該重視新疆籍球員?甚至還有一條被無數人點讚的評論:中國足球的希望在新疆。

這些年,國足國奧國青陣中,新疆籍球員也出現地越來越頻繁,這是一個好的現象。買提江、阿布都外力、阿布都海米提、依力哈木江、葉爾凡等人在職業賽場一步步打響著“新疆球員”的招牌,他們給人留下的印象也總體相似:身體素質不凡,不惜體能敢打敢拼,往往還有一顆大心臟,是在關鍵時刻敢於站出來的人。而這些特質,恰恰是我們的國字號球隊最需要的。不久前董路發佈的一則6歲足球神童連續過人的視頻火爆全網,而視頻中孩子便是來自新疆。

中超豪門汗顏嗎?降薪的新疆足球扛起“職業化”大旗

跟內陸的孩子相比,新疆球員的足球底子絲毫不欠缺,他們缺的只是一個通往職業化的通道,而隨著新疆天山雪豹這樣當地俱樂部的發展,為他們提供一個平臺,讓他們能夠實現理想,未來真正去幫助中國足球提高。從每一個小球員到俱樂部的運營模式,新疆足球的這份“純粹”,正是被資本席捲下的中國足球最欠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