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男孩養成攻略:相較於女孩,為什麼男孩更容易“玻璃心”?

最近收到一個寶媽的留言,說自家4歲的兒子有顆“玻璃心”,自己搭的積木房子倒了,就發脾氣又哭又鬧哭;跟小朋友比賽玩遊戲,沒拿第一就哭著說再也不玩了。

孩子已經這樣不只一次了,遇到事情不如意就會哭受到一點批評就生氣,遇到一點挫折就逃避。孩子這樣的“玻璃心”,實在讓自己非常苦惱。


完美男孩養成攻略:相較於女孩,為什麼男孩更容易“玻璃心”?


相信不少寶媽會羨慕養女兒的家庭,女孩乖巧安靜,不像男孩成天撒潑打滾、打打鬧鬧,著實心累。

那麼,該怎麼拯救男孩的“”玻璃心”,讓家長在教育男孩時更舒心呢?其實,相較於女孩,男孩有許多不一樣的個性特徵,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應對。


01相較於女孩,男孩在幼年時期更需要父母的擁抱。


很多家長都有一種“富養女兒,窮養兒子”的觀念。由於男孩比較調皮淘氣,家長一般都是對他進行教育批評,所以作為男孩的家長,給孩子的溫情就會相對少。同時男孩也由於性別的緣故,長大後擁抱的機會變少了。


完美男孩養成攻略:相較於女孩,為什麼男孩更容易“玻璃心”?


其實作為孩子,其實不管男孩女孩都需要家長的呵護。

不論是看起來安靜靦腆還是活潑調皮的小男孩,他們都有一顆“玻璃心”。因為相較於女孩,男孩大腦額葉發育比較慢,適應能力較弱。同時男孩對語言表達的感情,也就是對聲音其實並不敏感,往往溫暖的擁抱比溫柔的聲音更能讓他獲得安全感。

曾經有心理學家也表明:男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擁抱,小時候充分得到父母的擁抱愛護的男孩,長大後會更容易成為有責任,有擔當、情緒穩定的陽光大男孩。


完美男孩養成攻略:相較於女孩,為什麼男孩更容易“玻璃心”?


02相較於女孩,男孩心理成熟得要晚,天生容易脾氣大。


美國心理學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媽媽在和寶寶相處的時候如果瞬間變臉,男寶寶和女寶寶的反應大不相同。因為男寶寶會很難接受這個事實,馬上就進入了哭鬧狀態。而女寶寶就會先捏捏衣服、轉頭看看周圍來化解自己不安的情緒。

試驗最終得出結論:男孩天生的情緒處理能力和感情表達能力往往落後於女孩。

所以,一旦男孩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注就容易發脾氣。他們此時的內心世界是這樣的:我哭、我鬧、我咬……你們還不明白我的意思?那我狂哭、狂鬧、狂咬……


完美男孩養成攻略:相較於女孩,為什麼男孩更容易“玻璃心”?

那要如何“制服”男孩的玻璃心情緒化呢?

首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抱他,在1歲之前怎麼抱都不過分。其次當寶寶在兩歲左右時,家長可以試著跟他做一些鍛鍊自控力的遊戲,比如“123木頭人”、“誰先笑”、“躲貓貓”,效果都會不錯。


完美男孩養成攻略:相較於女孩,為什麼男孩更容易“玻璃心”?

03相較於女孩,男孩更早地希望能變強大,受不了嘮叨。


在3~4歲男孩子的本能認知中,就已經出現希望自己能變強大的意識了,甚至超出自我能力範疇。但這個時候媽媽的嘮叨,會把男孩這種變強的心理重新拉回到“弱小”,從而讓他感到理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而產生強烈的牴觸情緒。

尤其是當男孩子專注做事的時候,此時他內心聽不到其它聲音,媽媽需要儘量收起自己的“嘮叨”。

同時也不要因為他沒對你作出回應,你就對他大聲呵斥,這種聲音對他來說無疑是一種噪音,很可能會導致他大發脾氣。


完美男孩養成攻略:相較於女孩,為什麼男孩更容易“玻璃心”?


當然,每個男孩的特點在成長過程中都會變現的不一樣。有的孩子是缺乏安全感,或者天性敏感,那就更需要一些關懷和體貼。有的只有不知道如何表達感情,還有那些無法控制的情緒……這些都會陪伴孩子成長,家長急不得。

不管孩子遇到什麼困難和挫折,我們要學會穩定心態,對孩子加以耐心的引導和愛的教育,讓孩子認識到磕磕碰碰的人生並不可怕,勇敢地克服困難才能讓自己更強大,更好地成長。

這樣,相信你正煩惱的那顆孩子“玻璃心”,也會變成一顆堅強勇敢的心!


完美男孩養成攻略:相較於女孩,為什麼男孩更容易“玻璃心”?


男孩難養,請收下這份養成攻略,收穫完美小男孩(每天更新中)

第一期——完美男孩養成攻略:揭秘男孩初成長的3大關鍵期

第二期——完美男孩養成攻略:說不得也輸不得,幫你拯救男孩“玻璃心”

第三期——完美男孩養成攻略:如何培養獨立自主男孩,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第四期——完美男孩養成攻略:如何培養和保護男孩的創造力?

第五期——完美男孩養成攻略:如何打造好性格的暖男寶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