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遺址值得去嗎?

珍豬的珠


西安半坡遺址博物館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景點。來目的地旅遊的人大多會選擇的景點。景點信息如下

景點簡介:半坡遺址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半坡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東郊滻河東岸半坡村北,1957年在半坡遺址上建成,1958年正式對外開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地址: 西安市半坡路155號

營業時間:旺季(3~11月):08:00~18:00 淡季(12~2月):08:00~17:30

門票價格:旺季(3~11月):65.00元 淡季(12~2月):45.00元





帶著世界去旅遊


非常值得去,最近到六月份都是免費參觀的,更值得去了呀。能瞭解到中國文化的起源,祖先的智慧和藝術的較強審美觀念。

半坡遺址作為中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遺留下的村落,已經有6000多年的歷史,保留了當時人類居住的環境和生活,比如半地穴式的房屋,屋子的一半是在大坑裡,一半是在地面上,結構非常堅固。

早期農業社會出現的工具和石器,就有600多件,而且種類很多,遺址中還有不同樣式的弓箭,可以推測出捕獵技術的提升,這些可以證明半坡人過上農業生活的依據。

一定要規劃好時間,提前在網上預約門票,每天分四個時段預約參觀(08:30—10:30,10:30—12:30,12:30—14:30,14:30—16:30),每人每天只能預約一次,景區開門時間是8:30-16:30。希望能幫到你,祝玩得愉快。


花生米在路上


你好!我是暇客漫行。

西安半坡博物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滻河東岸、半坡村北。半坡遺址1953年春被發現,1958年正式對外開放。半坡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西安旅遊十大景點”之一,“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

半坡遺址揭示了距今大約6000多年前的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會組織、生產生活、經濟形態、婚姻狀況、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豐富的文化內涵。

2017年12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

出土的骨針,有尖端、針眼,可以穿上植物纖維縫衣服或連接物品。穿過這枚骨針,時光一下子倒流了,我似乎看到了半坡人正在磨製它,他們正在利用可利用的一切來創造出他們所需的物品。在當時技術非常落後的情況下,能造出如此非凡的物品,不得不令其後人刮目相看。小小的釣鉤,捲曲著,那樣自然,現代的魚鉤也不過如此,只是製作材料不同罷了。或許在很久很久以前,半坡人在河裡抓魚時,發現前端有叉的木棒總能捕到更多的魚,並且有很多是掛在叉叉上;或許經過很長時間他們才觀察到這一點,但終究是觀察到了:鉤狀能捕到很多魚!於是這個消息傳開了,很多人又開始嘗試,於是又過了很長時間,又發明了“倒刺”,真是天才的想象!骨針上的那個小孔——針眼,在我們今天看起來何其簡單,而在那遙遠的原始社會卻不知道我們的祖先是經過了多久才摸索出來的。

紅陶欲奪人目。陶器是半坡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彷彿又看到了半坡人正在用那雙粗糙卻靈巧的雙手製造著如此完美的藝術品。他們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半坡時代陶器數量很多,技術也比較成熟。如出現了大量的陶缽,陶缸,陶盆,甄等。我們最高興的是親眼看到了尖底瓶,這是半坡陶器的代表作。有一小型尖底瓶,一尺高左右,左右各有一耳,便於提攜。它是一種汲水器具,其汲水過程符合力學原理:將尖底瓶側置水中,待汲滿了水,尖底瓶會自動浮起來並且保持平衡。這可能是尖底和雙耳起到了平衡作用吧。我們都很難想象半坡人如此高的智慧。還有一種大尖底瓶,有1米多高,重量也較大,但是至今這個尖底瓶的用途還未弄清楚。我猜,這種大尖底瓶可能是一種貯藏食物的器皿;也有可能是他們為了供奉而特別製造出這樣一個大造型;還有可能是由於尖底瓶對半坡人幫助很大,他們為了紀念它、感謝它而造出這個大瓶子來。我覺得很奇怪的是,半坡人是怎麼從日常生活實踐中得出這個力學原理的?即使他們腦中沒有什麼力學原理可言,但他們卻造出了這麼漂亮又實用的尖底瓶,這僅僅是半坡人長期積累的經驗嗎?我有點狐疑。

陶器上有很多圖案,較多的一種就是魚紋了。由於半坡人居住在滻河沿岸,漁業自然在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們對魚也就產生出一種特殊的感情,而這種感情他們想記錄下來,在還沒有文字的時候,就只有通過在陶器上的紋飾來表現了。這裡並不是說半坡人以魚為圖騰,只是魚已經在半坡人的精神意念中了,人面魚紋也隨之產生了,這也是半坡人對美的追求。

我也追尋著半坡原始的美,追尋著歷史的美。

除居住村落外,墓葬在遺址中佔有很大的面積,每一個氏族都有其公共墓地。墓葬主要分為土坑墓和甕棺墓兩種。土坑墓多分佈在公共墓地內,其內埋葬的是成年人:有單人葬,雙人合葬,四人合葬,但均為同性合葬,沒有發現異性合葬;還有二次葬,仰面直肢葬;還有俯身葬,可能是氏族中的某個因犯了錯誤而受懲罰的成員的下場;有屈肢葬,這有可能是外族人入侵被俘或血親復仇中抓獲而被活埋的。還有一種就是甕棺葬,是埋葬夭折的幼兒的,一般位於居住區之內的村落路旁,並且每個陶甕上都留有一個小孔,可能是供幼兒“靈魂出入”的吧。

結語:打開歷史這扇大門,我走進了半坡時代,又從那裡走了出來,我得到了什麼呢?難道僅僅是認識了幾塊陶片、幾根骨針、幾把石刀嗎?不,我們要接受歷史,還要去思索歷史,要不斷地去探索,去輕輕揭開克里奧女神的那層面紗,讓她更清晰地向世人展示她的多彩和魅力。

半坡遺址歡迎你,希望半坡遺址能讓你思想穿越時空,觸摸6000年以前的脈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