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或持續到年底,2020年買房會成為樓市最後接盤者嗎?

quwulc


別想了,放假不會降的,一方面國家刺激經濟,資金會流入房地產,另一方面,各地政府還靠放假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雖然不是最好的當時,但卻是有效的


1357911131517xx


全球疫情什麼時候結束我不知道,疫情對全球的樓市走向有多大影響也不好說,但我知道國內疫情會馬上過去,一切都會迴歸正常,買房子實際就兩種,一是投資,在有就是自己住。

首先說,投資買房是為升值掙錢,既然是為了掙錢,就應該承擔風險,如果升值了,順利轉手賣了,就掙到了,但要是房子掉價了,或不好出手,砸手裡了也得認了。投資嗎,就有掙有賠,投資者在投資買房前也肯定會風險評估,謹慎入手的,誰也不想做賠本買賣的。

在說自己住,只要有需求,不管是一次性付款或按揭貸款,具備條件隨時可以買,因為是自己住,只要是市場價不買貴了就行,掉價也是自己往,升值更好。

我想說的是,房子價格不可能大起大落,也不存在什麼最後的接盤者,只要有需求就買,有價值就買。


樓地江湖


大家好,我是勇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概率是要持續到年底(甚至到2021年),國內疫情得到控制目前處於積極復工復產階段,不少省份和城市都提出了“上半年GDP上漲轉正的目標”,

2020年要不要買房?此時買了會不會成為最後的“接盤者”?多數人其實是多慮的,我國房地產行業(樓市)的堅挺遠超大家想象。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全球疫情對於國內房地產的衝擊有但是極其有限,國內房產商業務基本都在國內

  • 國內疫情基本已經過去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展,國際疫情對於國內影響最大的是外貿行業,房地產行業受到衝擊很有限

2020年一季度後國內房企最危險時期已經過去了,房地產行業恢復到2019年正常階段只是時間問題。跟大家分享幾個數據:

  1. 哪怕是國內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大降的情況下(基本都在-20%以下)國內商品房銷售均價下降只有44元!!足以見識到樓市的堅挺。進入4月份後國內絕大多數城市和地區樓市已經回溫,甚至對於一些經濟和產業較好的城市購房優惠已經取消,漲價幾乎是板上釘釘。
  2. 國際疫情影響的是國際資本,說句實話國際資本早在10年前就開始不看好國內房地產業,逐步退出是事實,這些年國有企業也在加速退出房地產行業。

圖上所示是近10年來外商投資房企數量走勢圖,可以看到外商房企數量從2010年的2052家下降到2018年的1155家,而且這種趨勢還在持續進行中。

外商不看好房地產市場是事實,畢竟2008年美國因為房產引發的次貸危機讓人歷歷在目。現在來看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熱衷於房地產的國家其實只有中國。

國內房價持續上漲的動力仍然存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房價持續上漲的動力其實還是“城鎮化”

  • 一二線城市和經濟、產業條件較好的城市房價持續上漲的動力就是產業和資源,其他城市房價持續上漲的動力其實就是“城鎮化”

房價說到底還是資源聚集性的體現,資源越聚集(尤其是優質資源)的城市和區域房價越高,這點在任何國家和地區都不會改變。一二線城市之所以吸引了那麼多的投資者和外來購房者,其實就是因為大量的優質教育、醫療、交通、商業等資源聚集。相比於一二線來說多數三四線城市來說未來房價持續上漲的動力其實就是“城鎮化”。2019年國內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6%,表面看來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只需要10-15年的時間,但是達到這個目標最大的挑戰其實是三四線及以下城市。根據觀察來看國內中西部地區多數三四線車城市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只有50-60%之間,以中部城市洛陽為例,2018年城鎮化率為57.57%!湖北宜昌59.86%!這還是發展較好的三線城市,如果是其他城市城鎮化率基本在50%左右。所以,未來城鎮化率的最大挑戰其實是來自於三四線及以下城市。

  • 介於“城鎮化目標”已經成為任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地方可以採取的辦法其實不多

目前來看國內城市推進城鎮化的辦法不多“拆遷安置”和“城市擴張”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辦法,未來對於三四線及以下城市來說這樣的事情還會發生。雖然說規模很難跟2016年的“去庫存”相媲美,但是“小刺激”的情況肯定會時不時的發生。對於不少城市的房價來說其實微刺激就足以保持房價穩定且上漲,所以說不少人期待的“房價規模大跌”幾乎不會出現。

2020年買房會成為樓市最後接盤者嗎?想得有點多,牢記“無需求不購房”

  • “房住不炒”不是不讓大家買房,也不是為了降房價,房地產企業總資產過高,負債率過高已經是事實,用“綁架國內經濟”來形容也不為過

國內房企到底有多少資產?究竟對於國內經濟的“綁架”作用有多大?可以說房地產行業穩坐國內“第二把交椅”,國內這麼多行業中房地產行業的總資產僅僅次於工業行業(2018年房企總資產超過85萬億,工業企業總資產不過113萬多億),按照如今的增速下去3-5年房地產企業總資產超過工業企業幾乎是板上釘釘。

各位覺得這麼大的資產量,尤其是接近80%都是銀行負債的情況下,誰敢讓房價規模下跌?規模下跌的結果就是動搖國家經濟根本。

  • “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是調控的最終目標,房住不炒的意義也在於此

國內房產調控有一個前提“穩”,為何一直說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期調控機制”?說白了就是希望房地產健康長期發展,大家都知道房地產出現了問題,但解決的辦法絕對不會是日本或美國那樣以犧牲數十年經濟為代價。“用時間消化房產泡沫和問題”是當下採取的最合適方案,穩定房價,保持房價合理上漲才是我們調控的最終目標。所以,從這點來說“並不存在完全意義上是接盤俠”。

  • 國內房價虛高問題存在,有真正購房需求也是存在的,購房者還是牢記一點“無需求不購房”

一個基本的事實是“剛需者(或者只有一套房者)不會輕易出售自己的房產”,只要不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房價暴跌資不抵債等)哪怕房價微跌也不會出現拋售的情況。就以此次疫情為例,沿海地區出現了一波“拋售潮”為何不能席捲全國?因為真正的購房需求還是大量存在的,你能說這些購房者是“接盤俠”?可以肯定的是,多數拋售房產的人都是生意出現了問題,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事實“多數人都還是認可房產是保值品的”。所以,如果你不是投資炒房者買房了絕對不能稱之為“接盤俠”,因為起碼解決了你的住房需求。

綜上,全球疫情或持續到年底,2020年買房會不會成為樓市最後“接盤俠”?關鍵還是取決於你購房的目的,如果純粹是為了投資炒作,大概率會,反之就不會了。

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喜歡房產等問題的朋友可以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