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紅是非多?戲說諸葛亮的兩大爭議

諸葛亮的大名,幾乎歷朝歷代皆有謳頌,比如漢末三國時期就已經得各大名士誇讚,有司馬徽稱其為:"臥龍",有一代毒士賈詡稱其"善治國",便是他的宿敵司馬懿同樣說他是"天下奇才"。

至於後世,那就更不用說了,有陸游的:"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還有杜甫的《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更有羅貫中的著作《三國演義》塑造出來,智乎近妖的形象。

當然,自古以來"人紅是非多",每個人有正面形象也就會有反面形象,便是歷史人物也不例外。而且很大程度還是和羅貫中塑造出來的諸葛亮有很大關係。畢竟演義中的諸葛亮,可算是近乎完人的人物了,加之文中有不少事蹟是捏造出來,比如草船借箭,舌戰群儒……

人紅是非多?戲說諸葛亮的兩大爭議

總之,當各位"史學家"拿到確鑿證據之後,就開始滿嘴噴沫,推翻羅貫中辛苦替諸葛亮樹立起來的形象了。如果真依史而言,倒還好說,可是有不少"史學家"完全是憑藉"臆斷",以此證實自己的主張是對的,總之無論如何,他們的說法決計是不可能是錯的。

以下是筆者找幾個關於諸葛亮爭議最多的話題,來請各位看客簡單做一做評判。

一、諸葛亮明知蜀國的兵力國力皆遜色於魏國,為什麼還要"硬磕"?

三國時期,以魏國實力最為強大,蜀吳則次之,偏偏身為一代良相的諸葛亮,非得拿雞蛋去碰石頭,這是為什麼?大多數人的觀點是認為諸葛亮的戰略方針施行錯誤,當以韜光養晦為主。尤其是在劉備攻吳,人力物力大幅受損的情況下,更應該好好休養而不是肆意耗損國力。

除此之外,諸葛亮畢竟以治國為長,領兵打仗不行,從他任用馬謖失街亭就可以看出來了。

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人紅是非多?戲說諸葛亮的兩大爭議

諸葛亮的才能咱們且先不論,就打與不打來說,筆者個人還是比較偏向於前者。

在現代社會流行一句話:"富人會一直富下去。"就可以很好解釋了諸葛亮的戰略意圖,為什麼呢?

窮人想要拉近與富人的距離,就正常發展的情況下,是絕對不可能超越富人的,別的不說,人家資產比你多,項目比你大,那肯定賺的也就比你多得多,所以和平發展下去,這個距離只就會越拉越大。

如果各位看客還不明白,競技類遊戲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接觸吧,端遊的"DOTA"、"英雄聯盟"、"夢三國"還有手遊的"王者榮耀"

這裡筆者就把魏國和蜀國比喻成順風方和逆風方,順風方自然不用說,肯定是魏國,逆風方自然而然是蜀國。

如果從常理上來說,逆風方去找順風方打架,肯定是吃虧的這個時候大多數人肯定會認為避戰為上,可是當你選擇避戰的時候,順風方就會順勢入侵你的野區,拿走本該屬於你一方的的資源,包括中立的遠古生物。

等我的優勢越滾越大,我已經六神裝,你卻連輸出都不夠,我找到機會肯定直接就把你水晶給推了。

人紅是非多?戲說諸葛亮的兩大爭議

這也是筆者為什麼支持諸葛亮統軍攻打魏國的原因。畢竟和平發展,潛移默化之下,只會讓世人慢慢承認魏國的地位,同時逐漸拉大雙方的實力差距。與此如此還不如博一博,遏制敵人發展的同時,以攻為守,找機會壯大自身。

二、諸葛亮有為相之才,而無統軍之能

這個問題,筆者在前文其實提過一嘴,也就是諸葛亮的才能問題,以及他擅長的領域是什麼。

其實吧,這個說起來還真不一定說的明白,諸葛亮內政在歷史長河裡,排的上數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呢,他可不止這麼一個領域有所成就,比如發明木牛流馬、又如精通音律、還有書法、文學等等在諸多領域都有一席之地。

只是爭議相對較大的,還是他在軍事方面的才能是否真有那麼不堪?

人紅是非多?戲說諸葛亮的兩大爭議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不說在劉備死後多年,諸葛亮還能讓蜀國在三國尚有一席之地,關於他的"弟子"姜維,在某些程度上同樣得到了武侯的"真傳"。而在武廟配祀裡,諸葛亮同樣在十哲享有一席之地,與白起、韓信、孫武、吳起等人並列,可想而知,關於他的軍師才能歷朝歷代是懷有肯定態度的。而非是單靠所謂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名流千古。

不過陳壽在《三國志》中尚有一語:"才幹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一語所言,其實算是對諸葛亮軍事才能的肯定了,但是用謀用計上,就稍有不如了。

如果熟讀三國史的肯定也知道,劉備時期用謀用計,全倚仗謀士法正出謀劃策,法正死後,劉備伐吳,諸葛亮也曾承認,倘或法正尚在,或許能勸說劉備息怒,再不濟也能替劉備謀劃一番。

人紅是非多?戲說諸葛亮的兩大爭議

似此說來,"計謀"當真是諸葛武侯的短處嗎?

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國學大師呂思勉先生就不這麼認為,在其著作《呂思勉說三國.諸葛亮伐魏》裡就有所提及,還就陳壽上述言語作出反駁,大意是對比了曹魏時期的敵人,有袁紹之流,又用魏延,比諸葛武侯之謀。

還引用了《諸葛亮傳》張儼的注引:"孔明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十倍之地,據勞城,擁精銳,務自保全而已。若此人不亡,終其意志,則勝負之勢已決。"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了,偏執一點來說,都可以說孔明的才能高於司馬懿司馬仲達十倍。

當然,這只是一個評價而已,只能說諸葛亮的文韜武略樣樣俱精。如果單以此來論兩人優劣,未免過於鼠目,回過頭來還是拿法正和諸葛亮說事,法正能勸劉備止息,或者能替劉備用謀,深受劉備信任,這就是諸葛亮之不如也。

人紅是非多?戲說諸葛亮的兩大爭議

而且故事的結局,終歸是以司馬家篡魏落下了三國的帷幕,這又是諸葛亮的不如了。

但是迴歸主題,真要挑諸葛亮文治武功上的絲毫毛病,我們不是諸葛亮肚子裡的蛔蟲,不知道彼時彼刻他在想什麼,所以只能根據一些史料和古人評判來下憑據。

至於能否說服一眾"史學家",筆者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