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福軍:螢火戰“疫” 我心為國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庚子之春,惡疫肆虐,武漢告急!湖北告急!全國各地醫護人員挺身而出,紛紛請戰,爭赴一線。賈福軍,利津縣中心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東營市第三批、利津縣首批援鄂醫療隊員, 2月9日他與山東第八批援鄂醫療隊303名“戰士”一起逆行而上,直抵武漢核心戰場!他們衝鋒陷陣,日夜奮戰,勝利完成任務,一個不少,平安歸來。

賈福軍:螢火戰“疫” 我心為國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一》

“平時向他請教問題時,他都會耐心認真的解答,從來沒見他發過火” 同事們口中的賈福軍性格內向、溫和,並不善於表達。不過,在這次疫情期間,這樣一個溫文爾雅的好醫生、好大哥,竟也出現了執拗的一面。“科裡的隔離病房只能我們倆個進去查房、問診和治療,女醫生請站在我們後面,我們沒倒下,誰也不許前進!”自從醫院設置隔離病房,這是賈福軍和張文海兩位男醫生定下的不成文的“規定”。

“剛開始,聽說我們科護士長陳凱英被選派,準備出發前往湖北參加抗擊疫情的工作,我的心裡既崇敬、又羨慕還有點失落”,賈福軍回憶出征前的場景,“作為醫生,特別是感染科醫生,我覺得我應該站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於是,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心裡就攢下一股勁——即使不能衝上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我也要守護好東營、守護好利津”。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雖然利津沒有出現疫情,但這種時刻備戰的緊張狀態,更讓感染性疾病科的賈福軍心裡繃緊了弦。為了隨時聽從調度,賈福軍的電話24小時開機,醫院一個電話,不管幾點,迅速趕到。2月9日0點08分,利津縣中心醫院收到緊急赴湖北抗“疫”任務通知,醫務人員由1人增加到2人。0點14分,賈福軍接到醫院電話“賈主任嗎,接上級緊急通知,我院選派醫務人員赴湖北開展醫療救助工作,現徵求意見,您能去嗎?” “能!”“需要和家裡人商量一下嗎?”“不需要,他們全力支持!”沒有任何猶豫,斬釘截鐵!“義之所在,不容辭”賈福軍回憶說。

賈福軍:螢火戰“疫” 我心為國


賈福軍:螢火戰“疫” 我心為國

我想,如果沒有這次疫情,如果我沒來武漢,可能我這輩子都不會有如此寶貴的人生經歷。我想,有此一“疫”,今後再有什麼困難,都不會讓我屈服!

——賈福軍《“疫”線手記|3小時核查100名患者信息》

到達湖北後,賈福軍和陳凱英一起被分配到漢陽方艙醫院。山東醫療隊和四川醫療隊各自分管480張床位,賈福軍被分配到第3組,接管6個單元,負責132張床位的醫療工作。“在28天的醫療工作中,獲得了這輩子最寶貴的人生經歷,我想,有此一‘疫’,今後再有什麼困難,都不會讓我屈服!”賈福軍在日記中寫到。

讓賈福軍最難忘記的是第一天進艙的情景。凌晨三點準備穿衣進艙,卻發現缺少隔離衣等防護用品,經過緊急調配才得以順利進艙。入艙後發現醫療條件比他們想像中的還要嚴重。病人們絕大多數為輕症,但由於藥品及檢查、檢驗尚未完善,一些患者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焦慮、煩躁,甚至情緒崩潰。賈福軍和同事一起,以最和藹、最關切的言語不停地查房、安置、安撫患者,“我們方艙醫院剛剛建成並開放不足24小時,藥品、治療、檢驗及檢查尚待完善,我們理解您們的心情,請也理解我們的難處,我們已經積極彙報,請耐心等待。”這樣話不知道重複了多少次,在艙內不可能喝水、喉嚨裡像著了火,饒是身體健碩的賈福軍感到身心疲憊,都有些懷疑能不能堅持接下來的工作。正在這時,一位湖北大哥走過來對他豎起大拇指說:山東醫生,辛苦了!謝謝你們!“一句簡單的問候和感謝霎時溫暖了我,驅散了我的疲憊——他感謝的不僅僅是我,是山東,我能代表山東醫生是我的光榮,是給我最好的獎勵!” 賈福軍動情地說。

高強度的工作,馬不停蹄的奮戰,加上水土不服,讓賈福軍身體有些招架不住,手上因頻繁使用消毒水和長期戴手套,長滿了溼疹,嘴裡長了硬幣大小的“潰瘍”,十多天吃不下固體食物。即使這樣,他輕傷不下火線,仍然堅持帶病工作,創下了“3小時核查100名患者信息”的“驕人戰績”。“那天是下午4點到晚上10點的班,”賈福軍回憶說,“那一班的工作是篩查出我管理的6個單元100餘名患者,在後天需要做核酸檢測的名單,由於電腦系統的故障,有很多病人的信息有誤,需要和病人本人逐個核對。經過篩選、核查、再確認,耗時近3小時,終於將名單搞定!” 核查完信息的賈福軍累得一動不想動,一句話都不想說。勞累還不是重點,最要命的是呼吸不暢,而且全身被汗水包圍,水氣一點也透不出去,水蒸汽在防護服內側冷凝,冰冷地滴在身上,自己也不知到底是冷還是熱,回想起當時的情景,賈福軍只能苦笑。

賈福軍:螢火戰“疫” 我心為國

賈福軍:螢火戰“疫” 我心為國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艾青《我愛這土地》

性格內斂含蓄的賈福軍,內心卻有著豐富的情感。“建國70週年的時候,到處都在傳唱《我和我的祖國》,每當旋律響起,我都會不由自主的熱淚盈眶”說到這裡,賈福軍微微有了羞澀,“以前說不清為什麼那麼激動,在漢陽方艙醫院,見過、經歷過這場戰“疫”後,讓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祖國的偉大,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空前地團結,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無比強大的領導力和執行力。我在內心深處深深地湧出一股對祖國的無比熱愛”。

方艙工作有快樂、痛苦、疲勞、感動、欣慰,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真善美的感情。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孩子的學習是賈福軍最牽腸掛肚的事情。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遙遠的武漢,賈福軍將這份對兒子的關懷轉移給了方艙醫院和兒子同齡的“查查”和“肖肖”。“查查”和“肖肖”都是病毒感染者,“但他們的症狀都很輕,他們和我家老大同歲,都上四年級,每天拿著平板一起上網課,那些動作啊、表現的,都一模一樣,特別可愛”,提到“查查”和“肖肖”,賈福軍臉上一直掛著慈父的微笑。賈福軍口中的“查查”,是一個9歲的小女孩,名字叫查雯,和他爸爸一起住的院。後來查雯的爸爸因為併發症轉院,查查自己在方艙待了3天。怕她孤單,每次值班,賈福軍都會從外邊將志願者捐贈的零食帶給她,出艙前2天,是查查的生日,賈福軍和同事一起將零食擺成心形,為查查過了一個特殊的生日。男孩肖肖與媽媽同住在方艙,與查查認識之後,他喜歡和查查一起跟在賈福軍的身後,當賈福軍的小尾巴。“看到他們就像看到我的孩子,就喜歡和他們聊聊天、說說我遠在東營的大兒子”賈福軍說,“查查還告訴我,她長大後的願望就是當醫生、當護士”。看到孩子們在方艙上網課,想起兒子在家一樣通過網絡上課,賈福軍感到這一場疫情讓大家的心團結得更緊密,雖相隔千里,卻一直同頻共振,“疫情早點結束,盼著他們早點返回校園,盼著所有的孩子們都能早點返回校園。”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讓賈福軍記憶猶新的,還有一位武漢大姐。疫情爆發後,武漢大姐的丈夫、小叔子和兒子都住進重症病房。她的病情比較輕,所以住進方艙。就在她住院前幾天,小叔子不治身亡,這讓她很傷心,更加擔心她的丈夫和兒子,幾乎每日以淚洗面。為緩解她的心理壓力,每天賈福軍和護士查房時,都特意多與她溝通,鼓勵她多參加方艙裡組織的八段錦,廣播搡,歌唱比賽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再加上親人病情好轉,大姐逐漸走出心理陰影,不但自已心情好轉,還成為方艙裡的知心大姐,常常幫助別人,開導別人。出院時大姐決定去捐獻血漿,用她含有新冠抗體的血幫助其他患者,傳遞愛心!

“或許以前講這些會覺得‘假、大、空’,可經歷了這一切後,我深切體會到祖國在我心中是無比重要,我願用我的生命、用我的一切來護佑她。這場‘戰疫’不但是對我業務能力的考核,也是一次對我精神上和靈魂上的洗禮。‘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為中國人’!”賈福軍說著說著動了情。


賈福軍:螢火戰“疫” 我心為國

賈福軍:螢火戰“疫” 我心為國

(圖文:崔瑞 嶽海蓮 編輯:崔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