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文人全都手無縛雞之力?孔子門下的健身達人們

孔子與他的門生們可能是歷史上最早的“移動大學”,他們的學識和素養皆超乎常人,難免會給人一種“弱不經風的翩翩公子”形象。實際上孔子門下都是一群“健身達人”,不但學識淵博,身體素質也不錯。

史籍記載,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當時舉世聞名的大力士,兩隻手能拖動整扇城門。時至今日,在山東仍有人將其奉為“舉重之祖”。想必身高九尺的孔子充分繼承了父親魁梧身材的基因,又有記載稱孔丘自幼習武,精通劍術,他的身體素質過硬,不論是打獵還是射箭都是一把好手。

誰說文人全都手無縛雞之力?孔子門下的健身達人們


孔老師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除了人品過關、有學習天賦外,身體還得強壯。孔子要求,每個入門弟子必須精通御、獵,也就是駕車和射箭。不同於現在的司機,在春秋時期駕車可是一門力氣活,沒有一身肌肉休想駕馭馬車。可以說,孔門三千子弟皆是“健身達人”。為何這群人周遊列國很少遇見攔路劫道的?試想三千個肌肉男走在路上,哪個不長眼的毛賊敢去冒犯?

到了戰國時期,國人越來越喜歡“健身”,由此衍生出一種比較新鮮的健身方式“舉鼎”。說到這可能有朋友會說,鼎那麼重,老百姓有幾個能舉起來的?其實這是對“鼎”的理解錯誤,鼎有上千斤的大鼎,自然也有幾十、幾百斤重的小鼎。舉鼎分為單人舉和雙人舉兩種,單人舉就是一個人抓起鼎的兩個“耳朵”,然後將鼎倒轉過來舉在腦門上,有點像是現在的運動項目抓舉。而兩人舉就簡單多了,在鼎的兩個“耳朵”中間插上一根木樁,兩個人分別站在木樁的兩頭,將鼎舉起。

誰說文人全都手無縛雞之力?孔子門下的健身達人們


我猜當時肯定流行過“舉鼎力士大賽”,也有不少大力士脫穎而出,否則張良哪兒那麼容易找到丟大鐵錘砸秦始皇的隊友?

唐朝以後,舉重已經變成一種正式的考試科目,用於武狀元的選拔。全國的大力士若想考上武舉人,得過了“翹關五舉”這一關,也就是站在原地不動,用雙手連續舉起木樁五次。從唐朝開始,武舉考試也在不斷完善,比如到了明朝武舉制度已變得十分規範,與文試一樣分為鄉試、會試。個人認為當時的武狀元考試一定規模浩大,與現代的全運會不遑多讓,甚至猶有過之,畢竟除了讀書人外,這是老百姓想出人頭地的唯一機會。

誰說文人全都手無縛雞之力?孔子門下的健身達人們


古人還有什麼其他健身方式呢?拿東漢時期來說,華佗大夫發明了一套模仿飛禽走獸的“五禽戲”,說起來這種鍛鍊方式有點類似現代的廣播體操。而每個小孩都喜歡玩的“躲貓貓”,是唐玄宗當年與楊貴妃最喜歡的娛樂方式。宋人則發明了“蹴鞠”,也就是現代足球的前身。而滿人入關後,清朝皇帝將關外的娛樂活動——滑冰帶入京城,每逢寒冬臘月,滿清“冰刀營”都會在護城河或什剎海上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