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通惠河·高碑店水庫

通惠河,元朝郭守敬主持開鑿,連接通州北運河和北京城的漕運。遍查現在的北京地圖,放大放大再放大,跟著大小河流轉來轉去,頭暈眼花之際,好不容易在南護城河經左安門角樓向北上行的河道里發現了通惠河的字樣。通惠河在《話說運河》裡提到的老北京東便門掉頭向東,直入通州北運河。(參考北京(1)中北京運河水系圖)

東便門沒有地鐵直達,想想在現在的北京換公交,尤其是地圖顯示東便門還是一個交通小樞紐,似乎是高架立交,暈,對於我這個路痴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再找通惠河上哪裡有地鐵呢?越往東,通惠河越靠近地鐵1號線接八通線的高碑店站,地圖上顯示有一個高碑店水庫,水庫南有漕運文化遊覽區。就是這裡吧,雖然是新修的。另外,地圖顯示八通線雙橋站緊靠通惠河。

高碑店西南出口向西再向南過橋,橋西是高碑店水庫,橋東是水閘,水流滾滾轟鳴而下。原想騎輛單車沿河看看,那個熱那個曬,只能放棄。這裡的水質水量遠遠優於護城河,而且是流動的。

↓ 橋西的高碑店水庫,下午釣魚的人似乎感覺不到酷暑,樂在其中。水庫南邊的漕運文化遊覽區(2圖對面古樓處),就是一溜仿古建築(商店),烈日下沒有一個遊人,我們也放棄了。那座古樓可能是龍王廟。東邊的水閘忘記拍照,從橋上只能看到幾個閘口,聽到水流下洩的聲音,看不到閘外的水流。如果騎單車沿河向東,也許能找到看清水閘全貌的地點。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高碑店水庫,波光粼粼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上方是漕運文化遊覽區


至於《話說運河》裡提到北京城裡的一些與運河有關的遺蹟,例如高亮橋、東不壓橋、船板衚衕等等,30多年前就所剩無幾了,現在多數只餘地名空悠悠了吧。而且因為比較分散,我們沒有再刻意尋找,不過據網上信息,有的橋還在,只是壓在大馬路下面了。

北運河·通州

元朝郭守敬開鑿通惠河之前,北運河的終點就在通州,通州到天津段為北運河,所有運河上運輸的物資都從通州進入北京城。

80年代的《話說運河》裡,北運河是北京城的汙水排放渠,河面全是白沫,不忍直視,臭氣沖天。而前兩年的《大運河》裡已是碧波盪漾。現在呢?

現在可乘地鐵6號線直達北運河西站,東北B口出來就是北運河。地鐵過河可至北運河東站,距離運河稍遠,附近很多單車可騎行。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6號線北運河西站,出來就可以看到運河上的玉帶河橋。


↓ 地鐵站牆面上就是古代漕運繁忙的巨幅畫作,忘記看畫名,畫面氣勢恢宏,細節精美,後面在博物館裡也有此畫。空間距離不足,全景變形,燈照反光,放兩張片段充數。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 玉帶河橋南,上方是一座看著比較老舊的鐵路橋(可參考上面地鐵站示意圖),橋上不時駛過高鐵動車,也有普通快車。坐動車離開北京去天津時就經過此鐵路橋,最後有鐵路橋上過河視頻。上方向東南,流向天津。沿河南下,不遠處河東有運河生態公園,河西有運河森林公園。據說還新建了一個張家灣鎮運河旅遊區。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玉帶河橋南側,這一段運河上有幾座橋,間隔距離都不遠。


↓ 從玉帶河橋開始沿河向北騎行。河邊都有平整的步道和綠地。2圖圖,河東的運河公園綠化比較好,垂柳拂地,停著幾艘仿製漕船,冬天似乎可以玩冰雪。1圖河西很少大樹,夏天騎車很曬,今天回去後皮膚直接增加幾個色度。遠處是玉帶河橋北邊的東關大橋。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 北邊的東關大橋處遠眺玉帶河橋,水波不興的北運河。除了酷暑敗興,汗流浹背,如果是春秋季節,沿途的運河風光還是很令人心曠神怡的。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 東關大橋北的這座橋很有創意,外觀新酷,外側有人行道,邊緣像是可以玩滑滑梯,橋下的鋼樑結構很迷人。只是幾個地圖放大很多都看不到名字,只有虛線,還沒有命名通行。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繼續向北,這貌似一座橋,其實是水利樞紐的水閘,有大門把關,外人莫入。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 水閘北邊才是今天的重點,是我們今天不怕熱和曬,騎行約3公里的目的地,也是這座水閘的功用所在。這裡是運河水系裡幾條河的匯合之處。石獅橋下河口就是通惠河,左上方河口是溫榆河。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 全景比較一目瞭然,距離有限,近處有些變形。左上是溫榆河,右上是運潮減河和小中河合流後的入口,右側能看到水閘一角,水閘外(南邊)就是北運河。參考下面的地圖所示,紅點處就是我們在石獅橋上站立的位置,通惠河口。幾條河流在此匯聚成北運河。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 燃燈塔。過石獅橋,沿通惠河北側西行,南側(北運河西)就是著名的運河古塔之一——燃燈舍利塔。此塔初建於北周,八角十三級,為鎮河塔,鎮壓白龍,以免河流泛濫成災。此塔位於通惠河和北運河交匯處。後經過多次重修,康熙十八年(1679年)毀於地震倒塌,廢墟里發現了幾百顆佛舍利,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修完工。燃燈塔是北京地區最高大的塔,也是通州和運河的標誌——一支塔影認通州。塔身距河3百多米,居然塔影入河護安寧(燃燈塔奇蹟之一)。至此,我們已經無心更無力上塔了,遙望祈禱。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燃燈塔,通惠河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 見過了北運河,就要離開北京前往天津了。鐵路剛好東行先經過北運河,再過運潮減河,參見下面的視頻。運潮減河的水質堪憂(只能發一個視頻,運潮減河只能放棄)。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 這張圖片可見政府治理運河的決心。在後面的滄州、德州等地都見過類似的河長公示牌,都是副市長掛帥,聯繫電話不知可否有人值班。

京杭運河系列:北京(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