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武漢分行常青支行店長葉豔:六年如何做到資產規模5.1億

長江日報融媒體訊(記者陳小敏)​從白手起到現在5.1億的資產規模,葉豔僅用了六年時間,將常青支行經營的風生水起,服務贏得了常青片區居民的一致認可。 ​

葉豔是民生的一名老員工,2001年入職,到現在已經18年。18年裡,她擔任過支行辦公室綜合員,做過會計結算櫃員、還做過近7年的大堂經理;在這18年裡,她經歷了民生銀行從小到大,由弱至強,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股份制商業銀行逐漸成長為現在國內商業銀行中的佼佼者。

作為民生銀行的一員、作為這段實踐的親歷者,葉豔感到無限的榮耀和自豪。同時,作為一名基層員工,認為看清方向、緊跟步伐是尤為重要的;而當時小區金融就是民生銀行新的目標和方向。因此,她毅然決定由一名大堂經理轉崗成了社區支行負責人。

六年過去了,葉豔所經營的武漢常青社區支行由最開始的白手起家,到現在5.1億的資產規模,這期間得到了常青片區居民的一致認可。2017年度還榮獲總行的“百優網點”稱號,葉豔感慨萬千:一年四季,週而復始,是一筆又一筆業務、一次又一次服務支撐著她!是可愛的客戶、敬愛的領導感動著她!當年的初心,到現在一直在堅守,民生銀行的工作不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愛人朋友,全心全意,希望對方越來越好。

小區金融的六年,讓葉豔梳理好了清晰的經營理念:小區金融是線上線下整合,多渠道配合的新模式。小區金融要以市場為導向,對結果負責,發揮小區店長的工作積極性。店長負責制是未來小區金融運營模式的發展趨勢。自負盈虧,多勞多得的店長負責制,更能夠發揮小區店長的主觀能動性。常青花園社區周邊有武漢輕工大學、常青第一學校、常青樹實驗學校、常青老年大學等10餘所各級教育機構,常青花園內有六個大社區(居委會),口碑做出來了,不愁沒有客戶。未來核心工作思路,仍然是深入挖掘其內涵,拓展其邊緣,在吃透其內涵精髓的基礎上結合踏實的落地執行。同時繼續服務好常青片區的居民。

在互聯網巨頭也開始佈局線下實體網點的現在,營銷的場景化已是未來發展確定的趨勢。民生小區金融已經走在了場景化、生活化的前列,一定能夠深入社區居民生活,成為未來社區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和必不可少的內容,建立獨樹一幟的小區金融品牌形象,走出一條具有民生特色的小區金融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