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明史案的臺前幕後

清朝年初,引發朝野轟動的莊氏《明史》案和戴名世《南山集》案。一本前朝史書,是什麼觸動了康熙,對歷史學者大開殺戒。

清初明史案的臺前幕後

《明史》案發生在康熙二年,在明代天啟年間時,有一個大學士朱國禎生平喜歡收集有關政治大事的材料。寫出《史概》一書,還留下一稿本《列朝諸臣傳》。

清初明史案的臺前幕後

明朝滅亡之後,他的子孫把稿本抵押給浙江歸安縣富戶莊廷鑨換銀子,莊廷鑨雙目失明,平時以“盲史”自居。欲效仿前人左丘明,因為自己學識不夠,還特地請了一批名士進行補充修訂,增編了明王朝崇禎年間的歷史。起名為《明史》。莊廷鑨沒有等這部書刊印,順治十二年就病逝了。他的父親莊允城花了五年時間僱了工匠刊刻才刻好,沒成想卻大禍臨頭。因為這本書裡保留著明朝立場說話的口氣,還寫到清朝入關以前的年代,不用清朝的年號,而是用明朝的年號等等。

清初明史案的臺前幕後

當時的歸安縣知縣吳之榮,因為貪汙被革職,曾到當地富戶人家敲詐,其中就有莊允城,莊允城不肯給錢,吳之榮懷恨在心,把《明史》呈給了杭州將軍松魁,藉此打擊莊允城。松魁又把這個案件交給了巡撫,巡撫又再次轉給了學政去辦理。

清初明史案的臺前幕後

從明史查出的毀謗朝廷有一百多條,莊允城見此情況,上下賄賂。湖州知府陳永命接受了莊允誠的千金賄賂,拒不審理。吳之榮還想打擊莊允城,他進京控告。莊允誠被捕入京,不久之後就死在了大理寺監獄裡。清政府下令挖開莊廷鑨墳墓戮屍示眾,莊廷鑨弟弟莊延銊全家被誅。吳之榮還誣告了朱佑明和這本書有關。然後,朱佑明和他的五個兒子就被處斬。更可怕的是,凡是跟這部書有關係的都受到株連,包括寫序、校閱、印刷、刻字、出版社老闆等等。就連對明史有研究的兩位學者也被處死。為這部書說作序的禮部尚書李令哲全家被誅。也有不少官員被牽連,有的被削了官職,有的被掉了腦袋。

清初明史案的臺前幕後

告發者吳之榮得到了莊允誠朱佑明的兩家大量財產,因《明史》一書被殺的人至今沒有定論,陳登原《古今典籍聚散考》記述莊氏明史案說死者“二百二十一人之多”,也有清初著名學者作文遙祭好友,文中死難的有“七十餘人”。牽扯範圍如此之大,沉重的打擊了當時文人的修史的積極性。

清初明史案的臺前幕後

​明史案開有清一代文字獄先河,旨在鎮壓江南漢人的反清思想。這其中,清朝的前中期對文人管制極其嚴格,清王朝採取文化專制主義可算最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