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嫉妒內涵:家長這樣做能讓嫉妒變成孩子前進的動力

愛嫉妒的孩子往往都有一個抱怨的家長,讓孩子不攀比,就要這樣做

在成長的路上,孩子會從天真無邪的狀態逐漸變為心思細膩,有自己想法的人,嫉妒是壓力的來源,也是前進的動力,但是如果孩子的嫉妒心太強就很容易導致自卑甚至對他人懷有恨意。

嫉妒是孩子自我意識外在覺醒的表現,嫉妒其實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本能的一種表現,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的原始情感,兒童的嫉妒來源於他們把自己和同齡人進行比較,所產生的消極的情感體驗。

也就是當看到別人比自己強的時候,產生的不安,煩惱,焦慮和怨恨的情緒,嫉妒是孩子自我意識外在覺醒的表現,曾經有人做過實驗,15月大的孩子如果看到媽媽抱著別人,他就會有反應,一定要讓媽媽放下別的寶寶來抱自己。


改變嫉妒內涵:家長這樣做能讓嫉妒變成孩子前進的動力


孩子在年齡小的時候是不會掩飾自己嫉妒別人的心態的,比如說自己搭的積木沒有旁邊小朋友好看,產生了嫉妒心之後可能突然就把他的積木推倒。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的嫉妒心如果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可能並不會減少,反而會加重,只不過嫉妒的表現更加隱蔽了而已。

還有的孩子會表現出直接的對抗性,他們不太會掩飾情緒,因此嫉妒之後就會表現出煩躁,暴力或者是委屈,從而直接發洩心中的不滿,有可能是直接對嫉妒的對象進行攻擊,比如說毀壞別人的東西,動手干涉對方的行為。又或者進行自我攻擊,比如大哭,不吃飯,生悶氣等等。

孩子看事情的角度都是從自己出發,不太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嫉妒情緒都有著鮮明的主觀性,所以在大人的眼中有些孩子的嫉妒情緒看起來是很不合理的,但是孩子卻不自知,陷入嫉妒情緒中不可自拔。

嫉妒會導致壓力,而適當的壓力能夠成為前進的動力,所以在面對孩子嫉妒情緒的時候,家長不要指責或者呵斥孩子,強行讓他們將嫉妒隱藏起來,而是通過引導將這種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的動力。


改變嫉妒內涵:家長這樣做能讓嫉妒變成孩子前進的動力

首先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嫉妒不能視而不見放任不管,如果嫉妒心態持續下去就會讓孩子喪失對事物正確客觀的理解能力,產生偏見。嫉妒心過強也會導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產生焦慮,自卑,懷疑,抗拒等等不良的心態,從而演變成人格的一部分,然後影響孩子社會性發展以及和別人的正常交往能力。

1. 充實精神生活

孩子之所以會嫉妒,是因為他們會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別人身上,因此家長要充實孩子在學習之外的精神生活,需要他們找到一件自己喜歡做並且願意為之付出時間和努力的興趣愛好。

當孩子精神生活充足的時候,他們就沒有那麼多空閒去看別人身上的優缺點,擁有一個令自己值得驕傲的技能,能夠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從另一方面減少了嫉妒別人的可能。


改變嫉妒內涵:家長這樣做能讓嫉妒變成孩子前進的動力


2. 培養高尚情操

有嫉妒心態的孩子格局往往都比較小,喜歡斤斤計較,他們想事情很容易從自我出發,不會感恩,不會感謝,更不會主動自發的發現一件事情中積極的一面。

身為大人可以言傳身教的向孩子展示如何從每一件事中看到美好的一面,如果同齡人比自己更強,那麼需要學習的是他們優秀的品質而不是把自己擺在很低的位置嫉妒他們。

愛嫉妒的孩子往往都有一個喜歡抱怨的家長,家長的思維方式會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從而被孩子接受效仿,所以在孩子的面前要多說一些積極的事情,少說消極的話。

如果整天在孩子面前表達不滿,即使不是針對孩子,他們耳濡目染之下也會形成消極的思維方式,從而產生嫉妒或者怨恨的情緒。


改變嫉妒內涵:家長這樣做能讓嫉妒變成孩子前進的動力


3.學會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

嫉妒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不能站在客觀的角度評價自己和他人導致的,嫉妒者往往把自己擺在很低的位置,而看對方則是遙不可攀,因為無力改變現狀,只能通過嫉妒的心態來平衡自己的憤恨和不滿。

客觀評價是克服嫉妒心裡最重要的一點,家長要通過引導來讓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能力,要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這一點不如別人未必所有的方面都是差的,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只是你現在看到了別人的閃光點,而沒有發現自己的而已。

所以這就需要家長平時多鼓勵孩子,當一個人自信心強的時候,他們很少會嫉妒別人,即使那個人某個方面明顯比自己強,孩子也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而不是嫉妒。


改變嫉妒內涵:家長這樣做能讓嫉妒變成孩子前進的動力


4. 讓孩子學會將嫉妒變成前進的動力

有的時候越和自己親近的同學和朋友,越容易成為孩子嫉妒的對象,當孩子能夠接受自己的失敗,從而客觀認識到不足的時候,就是將嫉妒轉化為動力的最好機會。

所以首先要鼓勵孩子接納自己嫉妒的情緒,改變嫉妒的內涵,改變孩子對嫉妒的看法。所以當孩子嫉妒的時候要多和他們溝通,明確知道孩子是在嫉妒誰,嫉妒什麼,然後幫助他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這個想法。

和孩子一起探索嫉妒對象成功和優秀的原因,到底自己哪裡做的不夠才讓對方比自己強,當孩子因為踢球輸了而不開心或者討厭對手的時候,家長可以問問孩子:“你覺得他哪裡做得好才贏過你的?”讓他自己去想是自己哪裡做的不足,還有什麼進步的空間。


改變嫉妒內涵:家長這樣做能讓嫉妒變成孩子前進的動力


要讓孩子從嫉妒快速過渡到如何解決問題上,而不是總停留在看別人好看自己差的那一步。當家長髮現孩子對其他人做出負面評價的時候,要馬上糾正他們的說法,讓孩子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事情,學會換位思考,這樣孩子的自我意識就會被轉移。

有的孩子之所以會嫉妒,是因為家長不接受孩子犯錯,總是拿他們和別人進行比較,這樣其實並不能激勵孩子進步,反而讓他們聚焦在自己的缺點上無法進步。

因此家長平時也要多注意孩子的優點,看到他們為一件事情所付出的努力,鼓勵孩子更多的發揮優勢,這樣即使是失敗了,孩子也能夠體會到家長是支持自己的,而不會對自己失望。不要讓家長的批評讓孩子因為自己的失敗而羞愧,因自己不如別人而痛苦。

而是要從比較中看到自己學習的機會,看到自己進步的可能,這樣嫉妒就會越來越少,孩子能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