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擬題:文言文閱讀《新唐書禇亮傳》習題及答案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禇亮,字希明,杭州錢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陳間。亮少警敏,博見圖史,一經目輒志於心。年十八,詣陳僕射徐陵,陵與語,異之。後主召見,使賦詩,江總諸詞人在席,皆服其工。累遷為尚書殿中侍郎。入隋,為東宮學士,遷太常博士。煬帝議改宗廟之制,亮請依古七廟,而太祖、高祖各一殿,法周文、武二祧,與始祖而三,餘則分室而祭,始祖二祧,不從迭毀。未及行,坐與楊玄感善,煬帝矜己嫉才,因是亦貶西海司戶。時博士潘徽貶威定主簿,亮與俱,至隴山,徽死,為斂瘞,人皆義之。後為薛舉黃門侍郎。舉滅,秦王謂曰:“寡人受命而來,嘉於得賢。公久事無道君,得無勞乎?”亮頓首曰:“舉不知天命,抗王師,今十萬眾兵加其頸,大王釋不誅,豈獨亮蒙更生邪?”王悅,賜乘馬、帛二百段,即授王府文學。高祖獵,親格虎,亮懇慆致諫,帝禮納其言。王每征伐,亮在軍中,嘗預秘謀,有裨輔之益。貞觀中累遷散騎常侍,封陽翟縣候,老於家。太宗徵遼,子遂良從,詔亮曰疇日師旅卿未嘗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歲月且三十載眷意及此我勞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於朕耳善居加食亮頓首謝。及寢疾,帝遣醫,中使候問踵相逮。卒,年八十八,贈太常卿,陪葬昭陵,諡曰康。初,武德四年,太宗為天策上將軍,寇亂稍平,乃鄉儒,宮城西作文學館,收聘賢才。以大行臺司勳郎中杜如晦、記室考功郎中房玄齡、文學禇亮等,並以本官為學士。

每暇日,訪以政事,討論墳籍,榷略前載,無常禮之間。命閻立本圖象,使亮為之贊,題名字爵裡,號“十八學士”,藏之書府,以章禮賢之重。

節選自《新唐書·卷一百二·列傳第二十七》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詔亮曰疇日師旅卿未嘗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歲月且三十載眷言及此我勞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於朕耳善居加食

B.詔亮曰疇日師旅卿未嘗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歲月且三十載眷言及此我勞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於朕耳善居加食

C.詔亮曰疇日師旅卿未嘗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歲月且三十載眷言及此我勞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情一子於朕耳善居加食

D.詔亮曰疇日師旅卿未嘗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歲月且三十載眷言及此我勞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於朕耳善居加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後主,始自《三國志》稱劉禪,後來用於稱與其經歷相似,被俘的割據政權末代君主。

B.煬帝,“煬”乃諡號,屬於批評類的。諡號屬於批評類的國君還有“趙武靈王”“漢獻帝”等。

C.頓首,即以頭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際禮儀;又常常用於書信、奏表中作為敬詞。

D.中使,即宮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文中的“中使”是奉皇帝之命問候褚亮的宦官。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褚亮少時博聞強記,頗有才華。他博覽圖書史籍,過目不忘,年少就很有才華,受到徐陵的賞識,受陳後主召見時所作詩歌,受到江總等人的讚賞。

B.褚亮為官知無不言,慷慨重義。煬帝議論改革宗廟制度時,奏請依照七廟制度,未及實施,因與楊玄感友好遭貶,同行者潘徽途中去世,褚亮將其入棺埋葬。

C.褚亮侍君忠心耿耿,深受信賴。高祖打獵時,親自與老虎格鬥,禇亮誠懇地勸諫,高祖採納了他的話;後來高祖每次出征,都帶著褚亮,讓他參預秘謀。

D.褚亮因才充任學土,受帝賞識。禇亮曾被太宗聘請到文學館,和杜如晦、房玄齡等人以本官充任學士,太宗命畫家閻立本為學士們畫像時,讓褚亮寫贊。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舉不知天命,抗王師,今十萬眾兵加其頸,大王釋不誅,豈獨亮蒙更生邪?

(2)太宗為天策上將軍,寇亂稍平,乃鄉儒,宮城西作文學館,收聘賢才。


10.選D。(“俯仰”一詞,聯繫《蘭亭集序》中“俯仰一世”不難理解,故“俯仰歲月”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和C項;原文“眷言及此我勞如何”,意思是回顧往事,您為了我是何等的辛勞,“及”連接“言”與“此”,故“眷言及此”應為一個整體,在“眷言及此”後斷開,排除A項。故選D。)

11.選B。(B項“武靈”屬於有褒有貶的諡號,“獻”是讚揚類的。故選B。)

12.選C。(C項,“後來高祖每次出征,都帶著褚亮”錯誤,根據原文上下文語境可知“王每征伐”中的“王”應為秦王即後來的唐太宗,而非高祖。故選C。)

13.(1)薛舉不知道天命,抗拒您的軍隊,如今十萬兵眾已來到面前,大王您下令釋放而不予誅殺,難道唯獨我褚亮蒙恩獲得重生了嗎?

(關鍵詞:“抗”,抗拒;“蒙”,蒙恩;“更生”,獲得重生。每個關鍵詞各1分,句意2分)

(2)太宗任天策上將軍,流賊叛亂稍稍平定,就尊重儒學,在宮城的西邊建起了文學館,接納和聘請賢才。

(關鍵詞:“鄉”,尊重;“作”,建造、建起;“收”,接納。每個關鍵詞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褚亮,字希明,是杭州錢塘人。曾祖褚湮,父親褚玠,都在梁代、陳代時有名聲。褚亮年少時機警敏捷,博覽圖書史籍,一旦過目就牢記在心中。十八歲時,他去見陳朝的僕射徐陵,徐陵和他交談了一番,認為他很奇特。陳後主召見他,叫他作詩,江總等諸位詞人也在坐,都佩服他詩作得好。多次升遷任尚書殿中侍郎。進入隋朝後,褚亮任東宮學士,升任太常博士。隋煬帝議論改革宗廟制度,褚亮奏請依照古代的七廟制度,而太祖、高祖各自為一個殿,效法周文、武二祧廟,與始祖並列而成為三個殿,其餘的則分室祭祀,始祖二祧廟,不必隨著迭加拆毀。他的建議還未來得及施行,便因與楊玄感友好而受到牽累,煬帝驕傲自大又妒恨才能,因此也就貶他為西海司戶。當時博士潘徽被貶為威定主簿,褚亮和潘徽一同上路,走到隴山,潘徽去世,褚亮將潘徽入棺埋葬,人們都說他重義氣。後來褚亮在薛舉手下任黃門侍郎。薛舉滅亡,秦王(李世民)對他說:“寡人我奉上天之命而來,高興得到了賢才。您長期以來侍奉無道之君,難道不辛勞嗎?”褚亮以頭叩地說:“薛舉不知道天命,抗拒您的軍隊,如今十萬兵眾已來到面前,大王您下令釋放而不予誅殺,難道唯獨我褚亮蒙恩獲得重生了嗎?”秦王大喜,賜給他四匹馬、二百段布帛,當即授任他為秦王府文學。高祖外出打獵時,親自與老虎格鬥,褚亮誠懇地勸諫,高祖便禮貌地採納了他的話。秦王每次出征討伐,褚亮都在軍中,曾經參預秘謀,有輔佐補益的功勞。貞觀年間多次升遷任散騎常侍,封陽瞿縣候,後退休在家。大宗徵遼時,褚亮的兒子褚遂良跟隨太宗前往,大宗下詔給褚亮說:“往日率軍出征,您沒有不在軍中的。如今又要征伐,而您已經退休了。轉眼之間。將近三十年,回顧往事,您為了我是何等的辛勞!如今要帶著褚遂良遠行,想您於聯不會吝惜一個兒子吧。希望您注意起居飲食。”褚亮以首叩地致謝。到褚亮病重時,太宗派遣醫生為他診治,還打發宦官相繼前往問候。去世,終年八十八歲,追贈大常卿,陪葬昭陵,諡號康。當初,武德四年,太宗任天策上將軍,流賊叛亂稍稍平定,就尊重儒學,在宮城的西邊建起了文學館,接納和聘請賢才。以大行臺司勳郎中杜如晦、記室考功郎中房玄齡、文學褚亮等,都以本官充任學士。

每有空暇,太宗便詢問他們政事,討論典籍,商討前史,沒有什麼固定的禮法。太宗還讓閻立本為他們畫像,讓褚亮為各位的畫像寫評語,並題上名字爵位和鄉里,稱為“十八學士”,收藏在書庫中,來顯示禮賢下士的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