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是夜,父親伏案忙碌。


兒女的玩鬧聲讓他實在無法集中精力,糾結再三,決定起身前去制止。


從客廳走到兒女臥房不過十幾步。


在這短短的距離裡,他不斷給自己做心理建設:


好好說,別吵吵。

吵吵一時爽,事後卻是各種自責。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吵鬧聲愈加清晰,父親也更加努力控制情緒。


可就在打開門那一霎那,失去最後一道防禦的聒噪撲面而來。


之前的萬般理性還是化成了最該避免的怒吼:


我得跟你們說多少次要保持安靜?!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一頓劈頭蓋臉的訓斥讓兩個孩子瞬間沒了動靜。


他們一臉的無辜驚恐,果然讓父親的憤怒馬上轉換成了愧疚:


抱歉,我剛剛說的都不是認真的。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事後,他跟妻子聊起此事,感慨道:


我願意為他們而死,但很多時候我也想弄死他們。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看到這兒時,二丫笑了。


這部英式喜劇誇張又現實的開篇,還真是戳到了我。


想起兒時父母苦口婆心、自己油鹽不進時,他們可能也似這般生氣、無奈又不捨。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截稿日為止,豆瓣8.3


這份似曾相識的既視感,正是二丫來聊這部劇的理由。


嬉笑怒罵之下,該劇生動且深刻地描繪了一幅普通中年父母的日常生活圖鑑。


其中種種,真的能讓觀者產生太多共鳴。


《養育者》第一季

Breeders Season One

2020.3.2 英國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保羅和愛麗,一對疾馳在奔四路上的中產夫妻。


在下,要教養一雙不滿七歲的兒女。


在上,有兩對需要陪伴的年邁父母。


在外,事業上升的瓶頸與難題讓他們焦慮。


在內,還有諸如償還貸款等一系列壓力亟待解決。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黛西·海格達 飾 母親愛麗(左)

馬丁·弗里曼 飾 父親保羅(右)


“中年是個賣笑的年齡,既要討得老人的歡心,也要做好兒女的榜樣,還要時刻關注老婆的臉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


這段時期註定意味著更多責任,更多壓力。


讓人無力的是,這裡卻存在著一個難解的悖論:


要處理好所有問題,需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可面對問題的結伴上陣,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竟成了最大的奢侈。


>>>失控


今夜的保羅和愛麗,註定要再經歷一次無眠。


剛解決完子女吵鬧,下一個麻煩又忙不迭趕來:


兒子因午睡過多久久無法入眠。


關鍵是他因消防活動而擔心葬身火海,必須要爸媽陪在身邊。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為確保自己和孩子們的休息,二人開始輪崗陪聊。


保羅走了講事實、擺道理的路子:


你看,咱家設施齊備安全,況且有爸媽在,怕啥?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勸著勸著卻不慎跑偏,反倒引出兒子更多恐懼。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愛麗則用了傳統的講故事催眠法。


不得不說,效果顯著。


愛麗很快就睡著了,還是孩子一躍而上將她驚醒。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二人萬水千山用盡渾身解數,孩子們巋然不動絲毫不見睏意。


最終,保羅不得不拿出殺手鐧:帶著孩子開車在午夜倫敦狂奔。


孩子終在途中睡去,他也因此獲得了片刻小憩。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至於次日二人的工作狀態,劇中雖留白未表。


後續保羅跟領導談話的情節,卻透露出他一段時間來的疲憊倦怠。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若把戲劇性的誇張剝離,這一橋段怕是會讓大部分寶媽寶爸感同身受。


面對孩子的需求,作為家長的不能生氣拒絕:因為他們真的需要你。


面對公司責備,作為員工的也沒立場怨懟。


公司需要發展盈利,它需要員工拿出一個良好狀態。


兩邊都需要盡力掌控,但總會出現力不從心。


處在夾縫中的失控感,可能是中年危機中最無奈的一環。


>>>糾結


在教養孩子這件事上,很多家長時常會表現出一種

糾結感


就好比對待教育問題,他們總會萌生一種堅定又動搖的心情——


父母堅定於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同時也在動搖,究竟選擇哪條起跑線,才能既充分挖掘孩子的潛力,還能抵達最優終點。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在這一點,想必大部分父母的心是相通的。


劇中這兩口子也不例外。


家長會上,老師對兒子的評價,讓保羅覺得老師並未重視孩子的潛力。


從而認定這所學校的教育水平不太行,會誤我子弟。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聯想到工作中,高學歷低資力的同事擠掉了自己升職機會的經歷。


保羅堅定認為,必須讓孩子從最開始就進入師資最強、注重主科教育的學校。


只有如此,才能保證一個好未來,才能夠生活得快樂。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可後續跟父母的交流,又讓保羅開始遲疑。


父母憶及兒時的他,精通寫作書畫,活力、創造力俱佳。


如今卻成這般又喪又頹又無趣的模樣,多少跟保羅上了重點中學有關:


那裡雖好,卻只注重學科教育,抹殺了全面發展的可能。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經過這番對話,本已堅定的保羅,又跳到了另一個陣營:


或許現在的學校,才能更多開拓孩子未來的可能,才能讓他們獲得快樂……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如此的費心思慮,看得出保羅和愛麗為人父母的責任和愛。


只是這其中的種種糾結,怕跟自己人生的不如意脫不了干係。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當初的選擇,沒有換來想要的結果。


如今諸事傍身,想要推翻前半生重新來過,基本等於不可能。


以此為鑑,當然不會想讓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所謂中年危機,可能也來自對現狀不滿,卻難以做出改變而生出的一種消極。


更難過的是,這份消極往往不源自外力,而是源自自己。


>>>死亡


在劇中所展現的生活片段中,最戳中二丫的,是它對如何面對死亡的描寫。


它提供了讓孩子接受死亡的一個思路。


還通過一場意外,來訴說人生無常。


孩子的寵物沙鼠死了,保羅和愛麗並決定藉此來讓孩子瞭解生死,學會告別。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可他們的說辭,卻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不僅沒讓孩子堅強,還徒增不少難過和恐慌。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孩子的外公實不忍睹這夫妻二人的騷操作,決定介入:


你只要永遠記得它,它就沒有死。

只是現在它活在你心中而已。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這番說辭,雖算不得對死亡最理性的解釋,倒也讓孩子們恢復了平靜。


隨後外公突然離世,孩子也通過這個理論說服了自己,並未哭鬧。


反倒是已為人母的愛麗經歷了一番逃避後,才坦誠表達出悲痛。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這一橋段的內容頗讓人感慨。


父母希望儘早教會孩子堅強面對死亡,勇敢做出告別。


可就算是對於已走過小半人生的成人,也很難學會這項技能。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死亡是人生的常態,也是人生的最無奈。


對它的理解並接受,始終是一門太過誅心的必修課。


或許,也只有真正學會銘記與珍惜,才能讓人從它的悲涼中,獲得些許從容吧。


>>>幸福


初看《養育者》,會讓人認定它的喜劇屬性,包裹著一個很喪的內核。


可細品後你會發現,它不過是在用一個很中立的筆觸再現現實而已——


它既未刻意宣揚“家和萬事興”的主題,也沒輸出“不婚不育不愛才是最好出路”的消極。


它只是呈現出了小人物的中年生活可能會有的各種遭遇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其中,自然存在N多焦慮煩惱,可幸福的時刻亦不在少數。


新生命所帶來的喜悅,是無法比擬的。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孩子成長中帶給父母的驚喜,比升職加薪還讓人激動。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自我否定時,能得到愛人的肯定,是最暖心的事。


這部冷門走心好劇,不該只有500人看過


該劇將這些愁與喜,用交叉剪輯雜糅在一起,用這種表現方式突出人生無常,世事的不經意。


而生活就這樣。


它不會一直鬧劇,也不會一直小甜劇。


有些事情的發生在所難免。


而對於事件中的我們來說,唯一可控的、最容易做到的,大概也只有嘗試保持好心態。


適當將注意力和記憶裡多挪到開心的事情上,也學著不要去放大當下經歷過的困難和痛苦。


這是身為父母,給孩子傳遞的最好教育。


這也是身為子女,給年邁父母最大的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