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的編排方法就不能創新嗎?

大量讀者的困惑,字典為啥那樣編?是怕我們學到真東西嗎?

字耕農原創作品《字覺:漢字樹圖梳理與“無理字”初探》,一改舊的字典編排法,採用樹圖形式梳理常用漢字,從而建立起漢字樹圖的四級層級結構:根、幹、枝、葉。

根:4大類,自然環境、生物、人類及言行、人工;

幹:19個系列,第一類3個,第二類3個,第三類7個,第四類6個;

枝:200個部,第一類19部,第二類40部,第三類71部,第四類70部;

葉:8105個“通用規範漢字”對應繁體字8209個,去重合計10656個單字。

第一類 自然環境

本類自然環境包括天象、天氣和水體、大地3個系列,共19部。

第一系列,天象4部:包括地球之外宇宙空間的天體,日、月、夕、辰;

第二系列,天氣與水體6部:大氣圈內的天氣現象包括風、雨、氣,水體包括水(含氵)、巛、冫;

第三系列,大地9部:石、金(或簡作釒)、王(玉)、黃、土、滷6部表示大地物質及元素,山、廠、谷3部表示地形地貌。

字典的編排方法就不能創新嗎?

自然環境

第一系列 天 象

本系列包括以下4部:日、月、夕、辰。 中國古人的認識水平只是到了直觀的天象概念,今天則知道是天體,知道我們的所在地球是一個行星,太陽比地球大很多倍,知道地球圍繞著太陽旋轉;月亮比地球倒是小很多,是地球的衛星。地球光熱之源主要來自太陽,不透光的地球因為自轉形成白晝黑夜,因為繞著太陽公轉形成一年四季。

字典的編排方法就不能創新嗎?

天象的直接聯想是日月星辰


001.日 部

日,象形字,本來表示太陽,引申為古人認為的一個太陽運行週期,其實是地球自轉的一個週期,約為24小時,即一日,一天。日部字多與太陽、陽光、光明、時間、時節以及由此引發的人類活動相關。在組成的新字中,日可以在左、上、下、右上等位置。必須注意的是,當今很多字典習慣上也將形近的“曰”、“冃”整體歸入本部,本書將這兩部恢復獨立,分別詳見“第三大類 人類及言行”的“口部系列”與“第四大類 人工”的“衣著系列”。

字典的編排方法就不能創新嗎?


初級字:

日 暗 昂 暴 晨 春 旦 旱 晃 昏 晶 景 曠 昆 暖 普 晴 早 晚 曬 晌

時 是 暑 替 旺 昔 晰 暇 顯 曉 星 旬 易 映 暫 曾 晝 昨 莫,

晦 晉 晾 昧 暮 曝 曙 旭 暈 昭 暨;

中級字:

旮 旯 曳 亙 旰 暘 昊 曇 杲 杳 昃 昕 昀 旻 昉 炅 昴 昱 暱 昶 晟 晁 晏 晡 晤 晞 晗 晷 暄 暌 曖 暝 暾 曛 曜 曦 曩;

高級字:

旴 旵 暐 晛 旿 升 昄 昒 昈 昺 昳 昣 昤 昫 昡 昪 晅 晊 曄 晐 暉 皙 晙 晫 晪 晱 暕 𣈶 暵 暲 暶 暿 曌 曈 㫰 㬚 㬊 㬎;

歸類與解析——

1,太陽、星辰及陽光、光明、溫暖及其反義詞,多為名詞、形容詞,少數偶爾也當動詞用:

初級字:日 晶 星 旭 旺 昂 暖 普 晴 旱 曙 景 暴 暈 昭 顯 暗 昧 晰 曠 昆 易;

中級字:晏 昊 曇 暄 曖 杲 杳 昀 炅 昴 晷 暾 曜 曦 暘;

2,主要用作動詞,與日光、光線有關的字:

初級字:晾 曬 曝 晃 映 晉 替;

中級字:曳 昉 暱 昶 晟 晤 晞 晗 暌;

3,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詞,主要指時間,偶爾也用來指空間及其它:

初級字:

時 旦 早 晨 曉 晝 是 晌 昏 晦 莫 暮 晚 暇 昔 昨 曾 旬 春 暑 暨;

中級字:亙 旰 昕 旻 昱 晁 晡 昃 暝 曛 曩 旮旯(連綿字);

注意:

昌,不是兩個日,而是從日從曰,本義為在青天白日裡公開講話,是唱、倡的源字。

晶,本指星,在星(曐)使用後,轉指像星星閃亮的意思。

顯,簡化字歸本部,繁體字“顯”歸“頁部”。

002.月 部

月,象形字,和表示日的太陽相對,指古人認為的最常見最重要的兩大天體中的月亮。大陸推行簡化字之後,絕大部分字典如《新華字典》、《通用規範漢字字典》等都將表示肉的“月”(原來寫法中間兩橫與外框連接或者為兩提筆抑或一點一提)混淆入本部,傳統寫法本部月字裡面兩短橫與右邊外框是斷開的。本書在“人類及言行”軀體系列仍設“肉(月)部”,將所有與肌肉相關與月亮無關的字收入。

字典的編排方法就不能創新嗎?


字典的編排方法就不能創新嗎?

月字的演變過程


初級字:月 明 朗 朝 期 望 朦朧,霸; 中級字:朔; 高級字:肭 朏 朓;

注意:

“明”字本來左邊不是日字,而是表示窗戶,明本義是指月光不是日光;

字典的編排方法就不能創新嗎?

明,為什麼只能歸入月部而不能歸入日部,看早期字形一目瞭然


“霸”本指月相,指月光如雨濡革發出的慘白色;

“朝”是一個常見的多音多義字,本部是“招zhāo”音和表示日剛出月未落之際的時間名詞;讀巢cháo音常做介詞。“朝代,朝廷”表示古代中央政府及其統治時期。

【其他內容詳見《字覺:漢字樹圖梳理與無理字初探》,歡迎掃描下方封底二維碼進行交流討論。】

字典的編排方法就不能創新嗎?

封面


字典的編排方法就不能創新嗎?

封底

大量讀者的困惑,字典為啥不這樣編?是怕我們學到真東西嗎?本期內容結束。——有些讀者這樣說,不是怕我們學到真東西,而是他們就沒有真東西給你學吧?——關鍵是現在的字典其實是“單音節小詞典”,權威都是蜷猥,你找誰說理去?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咱可以學自己的吧,知識從來都是讓人明白的,而不是讓人糊塗的,您說對吧?


下期內容為 “第二類別 生物” 的選登,歡迎繼續關注。

(圖片來自互聯網,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