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脫、米林,實際上是我藏南地區防禦印度的兩個支柱

在我國西藏南部地區,至今仍有一塊巨大的土地被印度非法佔領,這塊土地即著名的藏南地區。藏南地區的形成,和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分界線有關。麥克馬洪線西起中國-不丹邊界,往東沿喜馬拉雅山脈、米什米山脈、崗日嘎布山西支脈的分水嶺山脊線,直至獨龍江上游。藏南地區即麥克馬洪線以南至中印傳統分界線之間的大片山地地區,其區域大致以丹巴曲、蘇班西里河(Subansiri)劃分為門隅、珞隅、察隅三部分。由於有喜馬拉雅山脈、米什米山脈、崗日嘎布山等山脈阻隔,印度洋暖氣流在山脈的南麓冷凝,形成大量的降水,使得這裡溫暖而多雨,土地非常的肥沃,有西藏的“江南”之稱。但是,由於歷史原因,這片沃土卻先後淪於英帝國和印度之手,尤其是印度在藏南地區設立“(偽)阿魯納恰爾邦”之後,藏南地區的形勢似乎有不可逆轉之勢。

墨脫、米林,實際上是我藏南地區防禦印度的兩個支柱

藏南

藏南地區除了具有重要的經濟、文化等重要意義,還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對我國國防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尤其是藏南中部的墨脫、米林一帶,其地位尤其的重要,我軍曾在墨脫、米林駐紮重兵防備印度,在中印戰爭爆發後,墨脫、米林則是我對印發動反擊的兩隻鐵拳。那麼,墨脫、米林到底有何重要的戰略價值,成為我藏南地區中部的國防支柱?

墨脫、米林,實際上是我藏南地區防禦印度的兩個支柱

墨脫和米林

墨脫處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中,其東為米什米山脈,西為喜馬拉雅山,北為崗日嘎布山,其北雖有雅魯藏布江、帕隆藏布河谷深切山地,但自甘都鄉多卡村以上多為懸崖峭壁,不適合通行,為無人區,故墨脫幾乎為山脈中的孤島。由墨脫通往內地的主要路線為往北溯雅魯藏布江而上,在到達達木珞巴族鄉後,沿金珠曲支流嘎隆曲河谷北行,由嘎隆拉山口翻越崗日嘎布山脈而到波密,這條路線是墨脫通往內地最便捷的通道。

墨脫、米林,實際上是我藏南地區防禦印度的兩個支柱

墨脫的地形

墨脫、米林,實際上是我藏南地區防禦印度的兩個支柱

扎墨道

但是,即便最為便捷,這條路線也非常難走,沿途多為懸崖峭壁,道路崎嶇難行。並且,由於印度洋暖氣流可以沿雅魯藏布江峽谷北上,沿途多雨水,谷底為亞熱帶雨林帶,多猛獸、毒蟲,還有很多螞蟥,而且常發塌方、泥沙流等地質災害。在嘎隆拉山口處尤其艱難,其山頂常年有厚達6米的積雪,每年6-9月積雪融化後,行人方能通過。其餘時間路徑不辨、深淺難測,不能通行,完全封山。

墨脫、米林,實際上是我藏南地區防禦印度的兩個支柱

嘎隆拉山口和嘎隆曲

這條路線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在9世紀時,隨著吐蕃的瓦解,其王族後裔便逃亡波密,成為波密土王,並將其勢力沿此道擴張到墨脫一帶。在英國人佔領印度後,企圖探索一條通往康區的路線,將其勢力延伸到康區腹心,而此道成了“探險家”的天堂。這些所謂的探險家,其實就是打著科學考察的名號進行測繪、偵察活動的間諜。在現代,我國已經修築有從墨脫通往波密縣城所在地的扎木鎮的公路,即著名的“扎墨公路”。通過在嘎隆拉山口開鑿隧道,人們出行就再也不用爬行艱險的嘎隆拉山口,而且基本能夠實現全年通車,不再受大雪封山的困擾,結束了墨脫無公路通外界的歷史。

墨脫、米林,實際上是我藏南地區防禦印度的兩個支柱

墨脫和波密之間的嘎隆拉和金珠拉兩道

由墨脫通往波密,還有另外一條重要的支線。其路線為由墨脫北上,在達木珞巴族鄉分道後,溯金珠曲河谷東行,經格當鄉往北由金珠拉山口翻越崗日嘎布山而到達興村,從而抵達波密。這條路線比經嘎隆拉山口的“扎墨道”更為艱苦、迂遠,其中,尤以翻越海拔5030米的金珠拉山口最為艱險。即便如此,此道依然為波密通往墨脫的重要道路,在晚清時期,波密土王就在此設置金珠宗,後清軍進剿因叛亂失敗而逃亡墨脫的波密土王時,其中一路大軍即走此道。

除了通往波密,墨脫還有多條道路可以通往林芝。其中,尤其以背崩鄉翻越喜馬拉雅山而到派鎮的道路最為重要,其路線為由背崩鄉沿多雄拉河谷而上,經汗密、拉格等地,由多雄拉山口越喜馬拉雅山而到派鎮,然後再沿雅魯藏布江、尼陽河河谷而達林芝。這條路線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生活在墨脫地區的先民常走此道通往林芝河谷換取糧食、鹽巴、藥品等生活必需品。

墨脫、米林,實際上是我藏南地區防禦印度的兩個支柱

派墨道

在這段路程中,尤其以多雄拉山口這段最為艱險,此處是大陸高原寒流和印度洋暖溼氣流的交匯處,氣候複雜多變。山頂被積雪覆蓋,通行時間短,常常發生雪崩。若遇上雪崩,則性命不保,很多人在此喪命。即使能夠通行時,在山口上,冷風夾雨劈頭蓋臉襲來,凍徹骨心,越過多雄拉山口後,海拔越來越低,自然環境逐漸由高原環境變成亞熱帶雨林,沿途有猛獸、毒蟲等,尤其在汗密、背崩之間,有非常多的螞蟥,行人常要停下來清理身上的螞蟥。我國現已開始修築派墨公路,這條路線將是繼扎墨公路以後,墨脫地區通往外界的第二條公路。

墨脫、米林,實際上是我藏南地區防禦印度的兩個支柱

墨脫通往外界的各道

以上是墨脫通往我國內地的比較重要的幾條路線,同時,由墨脫順雅魯藏布江河谷而下,經都登、潘金等地出巴昔卡,即印度阿薩姆平原。這條路線是墨脫通往印度阿薩姆平原的主要道路,我國西藏先民常走此道到巴昔卡進行商貿活動。在晚清時期,英帝國以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為依據,強佔更仁以下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區,更仁以南至巴昔卡已成異域。在上個世紀,雅魯藏布江河谷為中印雙方的主要用兵通道,其中,都登是狹窄的雅魯藏布江河谷中難得的一處較為開闊的地帶,能夠駐紮大批人員,是河谷中的重鎮。印度非法強佔都登後,便將其建成大型軍事基地,修建永久機場,屯駐大軍,大有沿河谷北進之勢,對我國墨脫以及康區形成巨大的威脅。我國發動自衛反擊戰時,已是由墨脫順雅魯藏布江河谷南下,攻破印軍前沿陣地更仁,佔領都登。

墨脫、米林,實際上是我藏南地區防禦印度的兩個支柱

南伊溝和裡龍溝

以上是墨脫的地理形勢,作為和墨脫相鄰的米林地區,其戰略價值毫不遜色於墨脫。米林處於喜馬拉雅山北麓平坦的雅魯藏布江河谷,有多條溝谷通往藏南地區,其中,最為重要的為南伊溝和裡龍溝。南伊溝也叫扎貢溝,是雅魯藏布江的支流納伊普曲深切喜馬拉雅山北麓而形成的一條天然通道,溝內平坦開闊,通行無阻,並且景色綺麗,環境怡人,有牧草豐盛的草甸。裡龍溝為雅魯藏布江的支流裡龍河深切喜馬拉雅山北麓而形成的一條天然通道。這條通道雖較南伊溝較狹窄,但溝內環境優越,鳥語花香,為米林河谷越喜馬拉雅山的一條不可多得的天然通道。由米林沿南伊溝而上,或者由米林縣裡龍鄉沿裡龍溝而上,翻越喜馬拉雅山脊,即為藏南地區。

墨脫、米林,實際上是我藏南地區防禦印度的兩個支柱

錫約爾河及其三條重要支流河谷

墨脫、米林,實際上是我藏南地區防禦印度的兩個支柱

重鎮梅楚卡的地形

在喜馬拉雅山南麓,亦有穀道和北麓的南伊溝和裡龍溝對接,這條河谷便是錫約爾河。錫約爾河是雅魯藏布江西岸的一條支流,其上游有巴恰西仁河、德欽姆河和永木河三條主要支流,其中,巴恰西仁河為其主幹。三條支流,深切喜馬拉雅山南麓,形成了三條重要的通道,其中,尤其以巴恰西仁河最為著名,也許讀者對這條河流不太熟悉,但對藏南重鎮梅楚卡(Mechuka)就不會陌生。梅楚卡谷地寬約2公里,長約10公里,為巴恰西仁河谷中最為寬廣的谷地,其自古就是我國西藏先民越過喜馬拉雅山進行貿易活動的集散地。在1951年時,印度非法侵佔梅楚卡後,遂將其建成一個大型的軍事基地,並在這裡修建了永久性的機場,由此可見其地勢之平坦開闊。在中印戰爭後,梅楚卡已被印度非法佔領至今。

墨脫、米林,實際上是我藏南地區防禦印度的兩個支柱

米林通往錫約爾河上游支流的各道

由此,在米林地區便形成了三條通往印度東北部阿薩姆平原的重要通道。其一,為由裡龍鄉溯裡龍河而上,在洛拉(即洛山口,藏語“拉”為“山口”的意思)翻越喜馬拉雅山脊,順巴恰西仁河而下,經梅楚卡、達東等地,由錫約爾河入雅魯藏布江,再經巴昔卡而入阿薩姆平原;其二,為由米林溯南伊溝而上,經來果橋,越喜馬拉雅山而接德欽姆河,抵達熱工而合前道;其三,為為由米林溯南伊溝而上,經來果橋,越喜馬拉雅山而達馬尼崗,然後順永木河而下,抵達東而合前二道。

這三條通道不但是重要的商貿通道,還是用兵的重要通道。在中印戰爭時期,印軍為扼守這三條通道,分別在梅楚卡到永木河口處的達東一帶建立據點。而我軍發動自衛反擊時,也是以米林為基地,發動三路大軍,其中一路即由裡龍溝翻越洛山口攻梅楚卡;一路由南伊溝來果橋沿德欽姆河南下;一路由來果橋攻馬尼崗,然後沿永木河南下攻達東,斷梅楚卡後路,印軍遂不戰自潰。另外,錫約爾河為雅魯藏布江河谷重要的側翼,由錫約爾河谷而下,就可切斷雅魯藏布江河谷沿岸重鎮都登、更仁的退路。在中印戰爭中,我軍在拔除梅楚卡、熱工、達東之後,在都登、更仁的印軍即使建有堅固的堡壘,佔據險峻的地形,也不得不放棄陣地南逃,否則,若我軍由錫約爾河南下,攻佔潘金、巴昔卡等地,則都登印軍便成了甕中之鱉。

墨脫、米林,實際上是我藏南地區防禦印度的兩個支柱

雅魯藏布江,錫約爾河所形成的通道體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藏南重鎮巴昔卡。自墨脫沿雅魯藏布江出巴昔卡後,便為一馬平川的阿薩姆平原,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自古以來,巴昔卡就是我國的固有領土,我國的藏民到巴昔卡進行貿易活動,故巴昔卡為藏南地區的邊貿重鎮。同時,巴昔卡也是著名的軍事重鎮,由於雅魯藏布江河谷和錫約爾河谷兩路均匯於巴昔卡,故巴昔卡被印度人稱為“(偽)阿魯納恰爾邦” 的大門。無論是英殖民者,還是獨立後的印度,均在此屯駐重兵。在現代,巴昔卡已被印度非法佔領,成為印度在藏南地區的戰略中樞之一,並在巴昔卡建有機場。

墨脫、米林,實際上是我藏南地區防禦印度的兩個支柱

由巴昔卡經雅魯藏布江及錫約爾河通往波密和林芝的要道

總而言之,林芝、波密兩地是西藏通往四川、雲南的大動脈國道G318的必經之地。若由阿薩姆平原侵犯我國境,林芝、波密是必攻之地。其中,若入犯林芝,則必然由巴昔卡北上,由雅魯藏布江河谷轉入錫約爾河谷,攻米林。米林和林芝之間為平坦的雅魯藏布江河谷和尼陽河谷,可謂一馬平川,米林一下,林芝便望風而潰,國道G318便斷。若入犯波密,則必溯雅魯藏布江河谷而上攻墨脫,墨脫一下,北上越崗日嘎布山而到處於帕隆藏布的波密,則國道G318亦斷,同時,還可以由波密深入康區昌都、芒康等地。因此,在中印戰爭中,我國藏南地區重點駐防的兩支部隊為米林營和墨脫營,這也是形勢所決定的。可以預見的是,若未來西藏發生變故,米林,墨脫依然為我藏南地區的兩個重要支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