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參與測評 234村居首迎月考

乾淨平坦的硬底路、錯落有致的房舍,走進中山市坦洲鎮寶裕村,整個村莊呈現一派靜謐舒適的景象。“今年我們的目標是新增兩個綠化休閒公園,建設一個智慧停車場,解決好目前村內車位不足,亂停亂放的問題。”寶裕村黨支部書記麥炳超說。

像寶裕村這樣,村容村貌整潔美觀的小村莊,在中山還有許多。今年,中山推出了面向全市24個鎮區234個村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比學趕超”評比機制,通過第三方工作組每月對各鎮區的村居環境進行實地測評。每月評分排名靠前的鎮區可獲資金獎補,連續排名靠後者則會被問責。中山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下稱“中山農辦”)負責人透露,該項目擬全年獎勵超過3000萬元。

4月17日,中山首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比學趕超實地測評成績單出爐,橫欄鎮以91.33分榮登榜首,沙溪鎮、東區、民眾鎮等其餘7鎮,分列第2至8名。這8個鎮區也將獲得首批市財政的獎補資金。第三方工作組負責人陳甲生介紹,在考評過程中,工作組發現橫欄鎮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有不少亮點。

首先,橫欄鎮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節點選址進行摸底排查,全面摸清轄區內整治黑點,建立了工作臺賬。此後,按照各村(社區)實際需求因地制宜,合理的選擇“關鍵點”優先提升,以“黑點”變“節點”為整治原則,以綠化美化為重點,以點帶面相結合。

以寶裕村為例,麥炳超介紹,在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該村優先考慮以休閒小公園、景觀村標、道路轉彎閒置地美化綠化、改造臨時停車場等項目模式作為示範節點,高標準、快節奏完成相關工作。

3月成績單剛剛出爐,4月的考評將至。把差距當成壓力,把壓力化成動力,比學趕超爭先進位的新一輪競賽已經在中山各個鎮區悄然開始。

南方日報記者 伍傑 雷海泉

通訊員 林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