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遼代白塔快塌了?看看長春的遼代古塔,網友:沒對比就沒傷害

最近位於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武安州的一座千年遼代白塔引起廣大網友們的關注,這座有大約1000年曆史的遼代白塔,

破敗的外觀以及面臨倒塌的境況令人無比心痛,整座塔有數百個孔洞,十多條肉眼可見明顯的裂縫,最長的裂縫竟然縱穿5層塔簷,古塔的牆磚鬆動,磚縫裡的黃泥一摳就掉,若是再趕上颳風下暴雨,很有可能倒塌。

赤峰遼代白塔快塌了?看看長春的遼代古塔,網友:沒對比就沒傷害

武安州白塔丨新華社

如此破敗的千年古蹟,隨時面臨倒塌的危險,很多人納悶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竟然破得要塌了還沒“修繕”好。反觀同樣有千年歷史,位於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的遼塔,建於遼聖宗耶律隆緒時期,如今巍峨屹立,兩者一對比,應了那句俗語,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其實,歷經千年風雨的農安遼塔,曾經也面臨和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武安州遼代白塔的相似的境況,被歲月吹打得破敗不堪,幾乎到了隨時倒塌的地步,甚至看不出原來的形狀。

赤峰遼代白塔快塌了?看看長春的遼代古塔,網友:沒對比就沒傷害

中國古建築專家於倬雲先生

幸運的是,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古建築專家於倬雲,這位老先生曾指導北京故宮、南禪寺、北海公園等古建築的維修,一行人來到農安,對遼塔進行勘察測繪,對遼塔的修復提出了方案。

當時是這麼個情況,文化部文物局組織了文物勘查團,1952年赴東北等地調查,正是在這次調查中,工作人員們“慧眼識珠”,發現這座破敗的農安遼塔是我國古代非常重要的建築遺存,非常具有價值,但塔身破敗,面臨倒塌的危險。

於是,當時的工作人員把農安遼塔的情況和照片郵寄到北京,那麼是誰看到了這些資料和照片呢?是一位中國古建築保護的先行者羅哲文先生,這位羅哲文先生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曾經早在民國時期就追隨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加入了中國最早的古建築保護組織中國營造學社。

赤峰遼代白塔快塌了?看看長春的遼代古塔,網友:沒對比就沒傷害

農安遼塔修復前的照片

當時羅哲文先生看到農安的遼塔資料和照片後,曾經驚歎:“面對著古塔,第一個印象就把我們怔住了,塔已成棗核狀,幾乎看不出塔的形狀了。”

由於農安遼塔面臨倒塌的危險,國家文物局決定派遣工作組,對農安遼塔進行搶救性修復,於是中國古建築專家於倬雲先生被抽調到工作組中,一行人來到長春農安對遼塔進行第一次修復。

赤峰遼代白塔快塌了?看看長春的遼代古塔,網友:沒對比就沒傷害

修復之後的農安遼塔

之後工作人員對遼塔展開修復工作,當工作人員揭開塔身頂端的磚塊時發現,順砌而成的塔身中間有一塊方磚,這讓在場的人感到好奇,方磚下面竟然有一個密室,而這個密室中有一個木質的小房,經過將近千年的歲月,木質小房已經變朽,裡面放著布包、香爐等物品。

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布包中有灰白色的物體,後來經過相關的鑑定,布包中的灰白色物體是人的骨灰。聯繫到歷史背景,當年的遼代盛行佛教,所以不難推出,農安遼塔很可能是存放遼代高僧的骨灰塔。

赤峰遼代白塔快塌了?看看長春的遼代古塔,網友:沒對比就沒傷害

正當工作人員們滿心要進一步對古塔進行修復時,由於當時國內文藝界發生了一些事情,農安遼塔的修復工作受到影響而停止,於倬雲先生等一行人在無奈之下返回了北京。

雖然於倬雲先生回到了北京,但他心裡一直記掛著當年未曾修復完好的農安遼代古塔,那個“棗核”狀的古塔依然在風雨飄搖中被侵蝕。

同樣記掛農安遼塔修復工作的還有當地的政府,由於於倬雲先生曾經參與過農安遼塔的“修復”工作,既有工作經驗,能力又特別突出。農安縣政府再次聯繫於倬雲先生,1982年,當時於倬雲老先生已經6再次來到黃龍府,對農安遼塔進行修復指導。

赤峰遼代白塔快塌了?看看長春的遼代古塔,網友:沒對比就沒傷害

鑑於之前的經驗。這一次的遼塔修復工作很快,工作人員們用時大概一年,這一次修復之後,終於讓人們可以目睹到這座遼代千年古塔的真容,當然這古塔巍峨的背後是無數像於倬雲先生這樣的文物保護工作者們的努力和付出。

你有沒有去過武安州的白塔?或者長春農安的遼塔?有機會會去看看這兩座千年古塔嗎?你身邊有類似的歷史古建築嗎?你見過哪些成功的或者不盡人意的古建築修復案例?歡迎留言哦。

·END·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我“漢娜的旅行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