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增生?乳腺結節?乳腺纖維瘤?一文看懂乳腺癌誘因

#清風計劃#

(通訊員 王磊 曾帆)小葉增生、乳腺結節、乳腺纖維瘤會不會導致乳腺癌?生活中又應該如何預防乳腺癌呢?今天,我們請到湖南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 主治醫師 謝寧為您一次性解答清楚。謝寧醫生介紹,乳腺癌是乳房腺上皮細胞在多種致癌因子作用下,發生了基因突變,致使細胞增生失控,其表現為癌細胞呈現出無序、無限制的惡性增生,破壞乳房的正常組織結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99%發生在女性,男性僅佔1%。

什麼是乳腺小葉增生?謝寧介紹,乳腺小葉增生是乳腺增生性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非腫瘤、非炎症性的增生性病變,佔乳房疾病中的70%左右,可發生於青春期以後的任何年齡的女性。人類乳房的縱切面猶如一棵倒生的樹,"根"是乳頭,"樹冠"則是分支眾多、負責製造乳汁的乳腺。乳房腺體由15~20個腺葉組成,每一腺葉分成若干個腺小葉,每一腺小葉又由10~100個腺泡組成。小葉增生的原因有:1、乳腺受雌性激素影響,月經前5—7天乳房會有脹痛感,月經後脹痛緩解消失,待下次月經來潮前又出現週期性的變化;2、女性內分泌紊亂會使乳腺導管和小葉在結構上發生變化導致增生;3、如果女性到了一定年齡不結婚、不生育、不哺乳,也容易因為內分泌失調使雙乳腺腺管末端增生。

什麼是乳腺纖維腺瘤?謝寧介紹,乳腺纖維腺瘤是由腺上皮和纖維組織兩種成分混合組成的良性腫瘤,多發於青年女性,與患者體內性激素水平失衡有關,常因卵巢功能旺盛,雌激素水平過高等引起。纖維腺瘤呈圓形或卵圓形,臨床多見1~3cm,生長緩慢,妊娠或哺乳期時可急驟增長。極少數青春期發生的纖維腺瘤可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大,直徑可達8~10cm,稱為巨大纖維腺瘤,仍屬良性腫瘤。纖維腺瘤惡變成纖維肉瘤或乳腺癌者極少見,不到1%。

什麼是乳腺結節?謝寧介紹,小葉增生和纖維腺瘤都是病種,而乳腺結節是一種以上兩種病種都可伴隨的症狀,乳腺增生中的結節可形成乳腺囊腫和其他乳腺腫瘤性疾病,包括乳腺良性腫瘤(如乳腺纖維瘤、分葉狀腫瘤等)以及乳腺惡性腫瘤,這才是乳腺癌。

謝寧指出,小葉增生、乳腺結節和乳腺纖維瘤都不是乳腺癌,而且,臨床上它們轉化為乳腺癌的幾率也並不大,不需要過於擔心。乳腺癌的前期表現有,1、發現乳腺腫塊。患者常無意中發現乳腺腫塊,多為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表面欠光滑。大多數乳腺癌為無痛性腫塊,僅少數伴有不同程度的隱痛或刺痛。2、乳頭溢液。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單側單孔的血性溢液應進一步檢查,若伴有乳腺腫塊更應重視。3、乳腺皮膚出現一個小凹陷,像小酒窩一樣。若癌細胞阻塞了淋巴管,則會出現"橘皮樣改變",即乳腺皮膚出現許多小點狀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樣。4、乳頭、乳暈異常。腫瘤位於或接近乳頭深部,可引起乳頭回縮。表現為乳頭皮膚瘙癢、糜爛、破潰、結痂、脫屑、伴灼痛,以致乳頭回縮。5、腋窩淋巴結腫大。醫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相當大一部分(1/3以上)有腋窩淋巴結轉移。初期可出現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質硬、可推動。

謝寧醫師指出,月經正常的婦女,月經來潮後第9~11天是乳腺檢查最佳時間,此時雌激素對乳腺的影響最小,乳腺處於靜止狀態,容易發現病變。臨床對於乳腺癌治療效果的評估通常以五年生存率為參考依據。早期乳腺癌經過治療後,五年生存率在90%左右,治療效果比較理想的患者,可以5年、10年或者長期生存。建議乳腺癌高危人群定期到醫院體檢,發現乳腺癌變後及早採取合理治療,多數病人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效果。

小葉增生?乳腺結節?乳腺纖維瘤?一文看懂乳腺癌誘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