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從美國收回黃金儲備被美拒絕,伊朗宣佈用人民幣替代美元

儘管在歐美經濟體系中,歐洲多國過去都較為遵循美元主導區域經貿的規則,但近年,這樣的情況卻發生了變化。這一變化是歐洲多國越來越不相信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價值。

我們注意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較為重要的原因是數週前德國央行先後希望從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收回餘下的黃金儲備時,卻被美聯儲以意圖不明為由拒絕。分析認為,這一現象直接導致歐洲多國加速從美聯儲運回黃金,以及去美元化的進程。

俄羅斯媒體RT進一步報道稱,因一些專家指出德國儲存在美國金庫裡的黃金僅僅是一張黃金信用憑證而已,這些實物黃金可能早已被美聯儲再次租借或挪用,或是被融化。我們注意到,截至目前,在提出從美聯儲運回黃金或計劃運回黃金的國家中,僅歐洲國家就佔到9個,分別是法國、德國、荷蘭、瑞士、奧地利、比利時、意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

另一面是,隨著美元對伊朗原油的不斷限制,歐洲多國也直接受到了衝擊。一些歐洲的石油企業不得不縮小在伊朗的投資開發,此前投資的產業也因此停滯。

而從原油類別來講,歐洲許多國家對伊朗原油還是非常依賴的,比如,歐洲多家煉油商近期紛紛表示,還是需要大量的伊朗原油,而不是美國原油,因為歐洲煉油商具備對重質原油的提煉能力。顯然,對歐洲多國來講,需要尋找到繞開石油美元的有效方法。我們曾提及,法國和德國去年就呼籲建立獨立於美元的全球貨幣支付系統,到了今年2月,法德英三國提出,將聯合建立一個獨立於美元的INSTEX SAS系統。據路透社和彭博社等外媒近期報道,針對美元將切斷伊朗石油結算,法國高級官員表示,法國、德國和英國為伊朗制定的阻止美元限制的“Instex”系統機制正在取得積極進展。Instex被認為是幫助伊朗石油和天然氣出口與到歐洲的貨幣支付渠道,歐洲承諾繼續努力進而達到購買伊朗石油的目的。

無獨有偶,事情再次有了最新進展。俄羅斯媒體RT5月5日報道,法國,德國,英國和歐盟代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對美國決定不延長與伊朗石油貿易的豁免表示遺憾和擔憂。”三人表示他們仍然“致力於保護和維護伊朗的金融渠道和出口。”該外媒稱,歐盟誓言與伊朗繼續進行貿易,將繼續購買伊朗原油。

這就意味著,歐洲此前提出的繞開石油美元的Instex系統可能在不久以後,將正式提上被應用的日程高度。一旦如此,也是歐洲多國開啟去美元化進程的直接註釋。值得一提的是,歐洲與伊朗的經貿未來不排除現金的直接交易。數月前,在伊朗石油去年受到美元限制之前,伊朗就提前正式宣佈將人民幣和歐元列為主要外匯貨幣,以替代美元的地位。伊朗還曾提出了計劃取出存在德國(賬戶由德意志聯邦銀行管理)的3億歐元現金,並用飛機運回國。德國代表目前已經證實存在相關空運3億歐元現金回伊朗的計劃,並表示德方會配合這一計劃。

這也進一步解釋了,為什麼歐洲多國近年一直致力於從美聯儲運回黃金了。而出於對美元信用底線的保障,當歐洲多國紛紛提出運回黃金要求的時候,美聯儲也無權再阻止。不僅如此,我們注意到,近年歐洲多國發達國家也紛紛用增持人民幣資產儲備或與中國央行簽訂貨幣互換協議的方法,來對沖美元風險。

比如,歐洲央行在2017年就已開始增加購買人民幣資產儲備,而德國央行、法國央行、意大利央行這前三大歐盟成員國的央行也於去年陸續宣佈將人民幣列為外匯儲備。對此,德國央行董事會成員安德烈亞斯·東佈雷曾表示,將人民幣資產納入德國央行外匯儲備是“現實決定”。此外,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去年與中國央行續簽了中英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協議規模為3500億元人民幣/400億英鎊,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這都表明,歐洲老牌發達國家正在加緊非美元貨幣的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