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一生作惡多端,郭靖一生為國為民,為何兩人之子卻是楊康完勝

前言:金庸武俠小說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個“俠”字,縱觀金老爺子這一生,十四部作品,各種經典形象,都是在向人們闡述“俠”這個字的精髓。可是,為何金庸筆下郭靖一生為國為民,堪稱俠之大者。而其義兄楊康作惡多端,最後也是自食惡果,為何偏偏對比兩人之子,楊康卻是完勝。

楊康一生作惡多端,郭靖一生為國為民,為何兩人之子卻是楊康完勝

按理來說,這其實是不可能的。畢竟“養不教,父之過”古人的這一名言也的確沒有說錯,作為陪伴孩子走過最關鍵歲月的那一個人,父親的分量很重。

可是郭靖之子郭破虜,一生默默無聞,在原著中淪為無一次正面出場的配角,而楊康之子楊過,卻是成為世人眼中的神鵰大俠,兩人相比較,自然是神鵰俠碾壓對面。

在筆者看來,第一點原因卻是因為從根源上來說,楊過並不是父親教出來的。

楊過和楊康之間,除了有一層父子關係之外,卻是從未有過真正的接觸過。畢竟,早在楊過出生之前,楊康就已經把自己給玩死了,殺人之子,然後為人子弟,這種事情也沒幾個人可以做得出來。楊康竟然敢對歐陽鋒玩這麼一番騷操作,最後中毒而死也不奇怪。

楊康死後,可憐穆念慈一個人撫養楊過到少年,然後其也因為對楊康的想念和艱苦的環境死去。儘管時間短暫,但真正影響楊過一生的,卻是母親穆念慈在其童年時的教育。

雖然穆念慈自己是遇人不淑,可她絕不和丈夫是截然不同的一個人,以其溫柔中又帶有剛強的性子,教出來的楊過自然不會屈從於惡。

楊康一生作惡多端,郭靖一生為國為民,為何兩人之子卻是楊康完勝

其次,第二點原因則是,郭靖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

儘管我們認同郭靖是無愧於俠之大者的稱呼,其在襄陽城破之前,卻依舊選擇了與城同亡,這份勇氣恐怕無幾人可及。可是,在教育上,郭靖的確是不盡如人意。

其教出來的第一個孩子是郭芙。這個刁蠻女子的表現大家也都看到了,在男女問題上左搖右擺,見了耶律齊之後直接捨棄大小武傾注全部愛意。在為人處世上刁蠻霸道,大小姐脾氣令人作嘔,楊過被其一劍斬下了胳膊。

楊康一生作惡多端,郭靖一生為國為民,為何兩人之子卻是楊康完勝

或許有人說這是因為郭靖管不了,有一位“慈母”黃蓉對其驕縱放任不管,這才教出了這麼一個混世魔王。

孔子有說人性本善,而荀子卻是稱人性本惡,不論究竟哪一種觀念是對的。剛出生的嬰兒的人格塑造,無疑是父母起了決定性作用。郭靖卻是因為疼愛嬌妻,以至於忽視了對郭芙的管教,這同樣也是郭靖自己的問題。

而在神鵰開頭,郭芙的嬌蠻表現也是顯露無疑。儘管此時孩子已經十多歲了,再去管教也不為遲。可郭靖卻是典型的工作狂,他不是不想管,而是為國為民傾注了太多精力,以至於沒有功夫去管教自己這個孩子。

楊康一生作惡多端,郭靖一生為國為民,為何兩人之子卻是楊康完勝

所以,在郭破虜出生之後,因為姐姐失敗的教育,他這次在黃蓉面前堅定了立場,要用自己的方法教孩子。

可是,郭靖的嚴苛管法,當真起到了良效嗎?

真相併不見得如此,郭襄雖然沒有姐姐那般性格糟糕,可是卻因為被約束了太久,一生放浪不羈愛自由,以至於在襄陽城打的你死我活時,她還在外面苦尋楊過大俠的蹤跡。

郭破虜則更是一生未曾有過獨特的表現,最終淪落為尋常人。

顯然,不論是對待郭芙的放養式教育,還是後來針對郭破虜郭襄的嚴格式管理,郭靖做的都不盡如人意。他的教育方法必然是出現了問題。

楊康一生作惡多端,郭靖一生為國為民,為何兩人之子卻是楊康完勝

最後一點原因,卻是因為楊過和郭破虜的人生方向不同。

能夠決定一個人未來高低的,只有夢想的高低,而不是起點的高低。苦難對於楊過來說,便是一次次塑魂改造的經歷。因此,在小龍女傳言被神尼帶走治療後,他行盡善事,為天下人樹神鵰俠之魂。

可郭破虜卻一生被郭靖的光環所束縛,別人提及這個人,想到的並不是他本身,而是:哦,這不是郭靖的兒子嗎。這一層約束註定是難以突破的,倘若郭破虜本身的人生目標就是以父親為榜樣,那恐怕終其一生,郭破虜也僅僅能是郭靖的兒子。

楊康一生作惡多端,郭靖一生為國為民,為何兩人之子卻是楊康完勝

三點原因決定了楊過是高高在上的神鵰俠,而郭破虜卻是旁人口中郭靖之子,這雖然是一種值得惋惜的事情。可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比起外界因素,自己的靈魂強大與否,確實決定兩人差別的真正原因。所以,楊過之所以成為神鵰大俠,無疑是註定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