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越謎中謎(3):大西洲,失落的“亞特蘭蒂斯”

曉越謎中謎(3):大西洲,失落的“亞特蘭蒂斯”

眾所周知,世界上共有七大洲。然而,或許有好奇寶寶問,憑啥非得是七大洲,八大洲就不行嗎?還別說,千百年來無數先知、哲人,以及考古學家、地質學家,都在魂牽夢縈、苦苦追尋的一個超史前文明是否存在過的真相。這,就是世界第八大洲——大西洲。它還有另外一個大家很熟悉的名字,那就是“大西”英文的音譯,亞特蘭蒂斯。

在公元前350年,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對話錄》中,詳細描繪了他所知道的大西洲:在直布羅陀海峽對面,有一座可以通往其他島嶼的大島,而那些島嶼的對面,則是一片由海洋包圍的一整塊陸地,那是由海神波塞冬締造的神聖國度。那裡物產豐富、森林茂密,遍地金銀、貿易繁榮。尤其是首都波賽多尼亞,建有雙層環狀陸地和三層環狀運河,冷泉、溫泉、造船廠、賽馬場、兵舍、體育館、公園等更是一應俱全。

這就是柏拉圖口中的亞特蘭蒂斯,一個距今15000年、高度發達的超史前文明,一片欣欣向榮、心嚮往之的天堂樂土:面積達40萬平方千米,比北非和小亞細亞的總和還要大,沿岸多山,中央則為一片開闊、肥沃的大平原;極盛時人口達2000多萬人,甚至擁有將光線發展成動力能源、使人體再生及返老還童等令今人望塵莫及的先進技術。可以想象,大西洲不僅是首屈一指的強大帝國,更是堪稱人類文明的中心。

然而,隨著帝國的強盛,大西洲人開始對內爭權奪利、利益燻心,對外四處征伐、窮兵黷武,因此觸怒了宙斯。到了公元前9800年,大西洲人與雅典人之間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刻,宙斯觸動了地震和洪水,僅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便將這塊大陸沉入了海底。而大西洲周圍的海,逐漸演變成今日的大西洋。

不過,這樣一個充滿著神話光彩、神秘色彩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柏拉圖為我們掀開面紗之下的亞特蘭蒂斯,是否真實存在?於是,無數考古學家、地質學家踏上了探索之路,並陸續提出了諸多觀點和學說,諸如亞速爾群島、塞浦路斯、克里特島、南極、愛爾蘭,甚至是瑞典、北海、撒哈拉等。其中一個被廣泛認同的說法,就是克里特島說。

位於愛琴海南端的克里特島所孕育的米諾斯文明,被認為是古希臘早期文明的代表之一,也算是高中歷史的知識點了。但經過研究發現,米諾斯文明跟傳說中的大西洲相比,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具備相當發達的文明水平,手工業高度成熟,工藝器皿精美,還有航運興盛,商船遍佈世界各地;擁有歎為觀止的室內排水系統和空氣調節系統;擁有極為成熟的公民意識,尤其是女性地位相當高。

然而,到了公元前1500年,米諾斯文明突然消失了,這一結局與大西洲極為相似。而近代火山學的發展,讓我們知道桑託林島(現在叫錫拉島)的一場前所未有的的火山爆發、地震和海嘯,殃及了克里特島。整個聖多里尼火山爆發所釋放出的輻射能量,相當於500至1000枚原子彈同時爆炸,散落範圍廣及25萬平方千米,不僅令整個桑託林島化為灰燼,也讓整個克里特島變成了人間煉獄。

那麼,克里特島真的是大西洲,那個失落的“亞特蘭蒂斯”嗎?首先,如果是作為一個大洲的話,顯然克里特島所在的愛琴海,難以有這樣的規模,而且在其海域也並沒有找到任何關於人類文明活動的遺蹟;其次,米諾斯文明消失的公元前1500年,跟柏拉圖所提及的大西洲消失的公元前9800年,差了近8000年。也就是說,克里特島最貼近,但在時間、規模上,還是對不上。

1665年,阿塔那斯·柯切爾神甫提出位於葡萄牙境內的亞速爾群島,以及位於非洲西北海域的加那利群島,正是大西洲的遺蹟,但幾百年來,由於研究尚未深入、技術不夠成熟,因此這種說法並未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直到1898年,考古學家在亞速爾群島周圍海域發現了一片海底高地,其形狀、大小都與柏拉圖口中的大西洲十分相似,再根據海底取巖樣分析,證明這一帶海域在1萬年之前曾是一片陸地。

此外,1968年在巴哈馬一帶海域水下還發現了城牆和金字塔,而1974年蘇聯“勇士號”海洋考察船,還拍攝到這一海域許多海底古代建築的斷壁殘垣照片。這一發現被稱作是“比米尼大牆”,並根據長在這些建築上的紅樹根化石,表明其至少有12000年的歷史,因此成為了大西洲可能存在的有力證據之一。

從愛琴海的克里特島,再到亞速爾群島、巴哈馬海域,我們似乎距離大西洲,已經越來越近了。然而,我們不禁要冷靜思考:這裡,就是大西洲嗎?為什麼大西洲會擁有如此高度發達的人類文明?為什麼如此強大的帝國,最終竟如此不堪一擊?當帝國將傾、天誅地滅之時,又有多少人逃出生天,遍佈世界各地?

“想問天問大地,或者是迷信問問宿命。放棄所有,拋下所有,讓我漂流在安靜的夜夜空裡......”或許,撥雲見日、水落石出,並不是我們唯一的答案,畢竟人類是否共同“失落”的命運,看蒼天,更看人心。(曲曉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