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孩子會誤入歧途?決定孩子未來的細節,可能被你忽視

一直以來都說教育需要回歸家庭,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可是正真踐行的時候,真的不容易。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誤入歧途?決定孩子未來的細節,可能被你忽視

在從事教育的這些年裡,我經常會和父母說:“如果你的孩子是你們自己帶大,沒有涉及隔代問題,我們只要看看孩子,就知道父母是什麼樣,看看父母就知道孩子大概什麼樣。”

記得和一位在青年勞教所工作的媽媽交流,我最記得她和我交流時說的話:“在青年勞教所裡,每個孩子都好,但是他們出現的問題追根到底,都是因為父母。父母讓孩子們失去安全感、信任感和尊重感,孩子最後選擇情感寄託的方式,就是觸犯法律。”

今天,我把若蘭爸爸寫給他女兒的信,分享出來給大家。和大家一起感受言傳身教的力量。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誤入歧途?決定孩子未來的細節,可能被你忽視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誤入歧途?決定孩子未來的細節,可能被你忽視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誤入歧途?決定孩子未來的細節,可能被你忽視

父母要踐行榜樣於孩子,是不容易的。但只要我們去做,你會發現,我們作為父母也在改變,孩子也在改變,而且會越來越好。

若蘭爸爸的信裡,字裡行間裡表達著一位父親對女兒的關心和擔憂。同時,你會看見一位父親給予孩子的力量,特別是女孩。從信中女兒可以獲取到獨立、信心、勇敢和智慧。

我們都知道一個孩子是否卓越不是因為他有多聰明,或者他的家境有多優越。而是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父母,造就什麼樣的孩子!

總聽人說婚姻、家教、智慧會遺傳。

事實是,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孩子就是什麼樣的人!

作為父母,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我們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做到言傳身教!

當今社會,我們已經很少通過書寫,傳達感情。若蘭爸爸通過手寫書信,給到女兒最真摯的關懷。

願大家看完這封信後,也能感受到,父母給予孩子的力量和最好的教育,不是錢、不是更好的物質條件,而是作為父母的我們,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從而引導孩子展現出自己獨特的一面。

此文獻給白永勝先生及他的妻子和女兒,感謝你們的真摯分享。願天下每個孩子,自由高飛。

(此文內容及圖片為兔子姐姐會員真實案例,嚴禁隨意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雲南網氫寶貝欄目。)

作者:兔子姐姐(吳文玉)

編輯:兔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