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名稱的嬗變與文化的傳承

街巷名稱的嬗變與文化的傳承

我們認識一個地方,首先是從這個地方的名稱入手的。

任何一個地方的名稱都是有其一段深沉久遠的歷史淵源的,都是一個地區社會歷史文化的活化石,都是值得大家學者細細品味的,因為其中有味道,耐咀嚼,經得住經年隔代的考究。一個地名當中所蘊藏著的政治信息、文化信息、經濟信息、生態信息等等一些深入骨髓的人文內涵,決不是如其地名錶象的特徵而如此簡單,如此淺薄,如此讓人一目瞭然的。

地名所蘊含著的信息,體量巨大,豐富多彩。古代的時候,地名的來歷除了按照山川、河流、地形、地貌、生態等自然實體方式來命名之外,還有很多地名是依其神話傳說、歷史典故、風物民俗、移民屯墾、軍事戰事、民族交融、名人賢士等等一些具有豐富文化的氣息息息相關的。

以圐圙一詞為例。讀音kū lüè,是蒙古語的音譯詞,又譯為“庫倫”。意思是指中間平坦、四周稍高的一片場地,或者是土圍牆圈起來的一片空地。在山西、河南、陝北等地的方言中,除了做“圓圈”、“範圍”講以外,還可以做動詞。圐圙鎮、南圐圙等是作為地名使用的。而在“把它圐圙住”,“圐圙起來”等語句中,則是作為動詞使用的。甚至可以用圐圙指代一些器物。在山西晉南的一些地方,圐圙是指一種圈狀物的蒸饃,只有在給嬰孩過滿月的時候才做的一種食品,可以套在孩子的脖子裡,以示吉祥。

地方名稱如此,街巷名稱的來歷也大體如此。因為其內涵豐富,積澱文化,而且廣為大眾所熟知、習用,因此在歷史文化的傳承方面成為不可多得的文化載體,深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在北方的一些城市,東西為街,南北為路的習俗早已是深入人心。大凡出差在外的異鄉之客,看到這樣規整的命名方式,方向感大增,至少是不會心中惶恐不安了。

在街巷地名的傳承上,筆者比較推崇西安市,只要進入西安市的城區,縱橫交錯的街巷就從眼前一閃而過。什麼“尚勤路”、“尚德路”、“竹笆市”、“西羊市”。比如“棉花巷”這個街道名,一看就知道是買賣棉花的所在,而且不光是一個城市如此,大家熟稔的西安市、南昌市、無錫市、太原市、德陽市等許多城市都有“棉花巷”。

因居一個地方久矣,便會對一地的文化頗有好感,尤其當你遊歷了別樣的風土人情、民俗傳承之後,更會對自己一直生活著的這個城市情有獨鍾,喜歡這個城市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一街一巷、一院一落,而內心深處慢慢沉積著的念想,都會隨著街巷名稱入心入腦,沁潤骨髓,賡續綿長。

但是,近些年來,一股改地名、改街巷之風卻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呈現出上升趨勢,美其名曰城建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有的老街老巷名稱與時代發展嚴重不符,所以要修改舊街舊巷的名稱。聽著很有道理,實則謬誤橫陳。

當你把蘊含豐富歷史文化的地名修改之後,也就人為地隔絕了傳承發展的根脈,延續幾千年的文華長河將從此不復永續。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86歲告老還鄉,因何能夠熟知老家,還不是因為其老家的地名沒有改變。假如其家鄉的名稱變來變去,那他還能夠順利地告老還鄉嗎?

因此我們呼籲,列位請住手,還是保留街巷地名的歷史原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