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拍一部中國版《請回答1988》,你覺得哪些是必須出現的情節?

生活領悟萬青


你好,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中國版的《請回答1988》該出現什麼樣的情節?下面由我係統的回答一下。

對於《請回答1988》我也是很有了解,最初是女朋友推薦給我的,而我對於這種韓劇一直以來都是抱有不屑一顧的態度(原諒我的年少無知),但是耐不住她的軟磨硬泡,我還是開始看了幾集,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是的我愛上了這部劇。

既然是中國版的《請回答1988》,那麼應該把其中最吸引人的情節、元素展現出來,下面是我總結的幾個情節。

1.愛情

無論是德善與金正煥、德善與善宇還是德善與阿澤,我認為德善這個可愛活潑善良的女孩的感情線必須有,這也滿足了大多數人對於愛情裡酸甜苦辣的想象。(補充:我覺得善宇跟成寶拉的感情線就可有可無了,因為他們的戀愛是對當時法律的一種反抗,而中國則沒有這種法律。)

2.親情、友情

我認為其中中年人與年輕人之間的友情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全劇最大的溫暖。而在中國很多鄰里之間其實並不和睦,我們應該宣傳這種溫暖。再說親情,像是作為老二的德善受的委屈,像是正煥家中父母的傷心,都是大多數家庭的常態,這更容易引起觀眾們的共鳴。

上面便是我總結的幾個比較重要的情節,平平淡淡的情節也許不能讓人心潮澎湃,但是卻能觸動人們心中的溫暖,翻拍也一定要用心,希望別破壞我心中的《請回答1988》。


飛機上的舒克


首先,翻拍不反對,但是一定要結合實際。

首先中國90年代左右,隨身聽還沒有,我印象中,2000年以後,中國開始隨身聽廣為流傳,這個非常重要。

還有就是,我們國內的背景講的是改革開放深圳那邊小鎮的故事,政治背景要積極,這段背景可能6070後感觸才會深一些,80後當時還小,錄音機,黑白電視才是當時的主流,自行車出行佔據日常生活90%,畢竟相比較韓國,我們當時還是很落後的。

當時的工廠比較盛行,學校吃飯要買飯票,自己帶米帶菜,我記得我姐當時帶的最多的是鹹菜,沒有肉,當時經濟不好,很難的能吃一頓肉。90年代開始,下崗嚴重,很多人失業了,這些我覺得非常重要,因為父母輩都有感觸,這樣一來,受眾增加了更多一個年齡層。

那個時候的戀愛還是父母介紹居多,自由戀愛極少,百姓整體風格比較保守,女孩子不會像德善那樣,高中生年紀,半夜留宿。說到這裡,就要說了,70年代,高中生不多,所以不是人人都是高中生能考上大學,不是學習不行,是條件不行。

基本都是燒煤球,能買蜂窩煤的還是比較少的,大多數買的是煤渣或者搓的煤球。廣播比較多,有啥大事都是廣播,集體看電影的情況比較多,劉曉慶鄧麗君是當時的巨星。

歡迎補充






大漢文娛


體現他們之間友誼的細節都不能漏掉,會有好多小夥伴產生共鳴的,尤其我們這些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娃兒們,會有好多童年的回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