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碩士丁元英:36歲賺2個億,主動“失業”,造扶貧神話

經濟學碩士丁元英:36歲賺2個億,主動“失業”,造扶貧神話

《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出場時已36歲。他19歲考入清華大學,後留學柏林洪堡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

為獲永久居留權,丁元英在柏林潛了8年。隨後,丁元英成立私募基金,不到1年的時間,從股市捲走2個億。讓所有人意外的是,丁元英最終卻私自解散私募基金,他可謂是選擇了主動“失業”,甚至不惜資金被凍結3年。

因緣際會之下,丁元英來到古城,遇到芮小丹。在芮小丹的請求下,施行了一套精準扶貧。結果,以弱勢文化為代表的王廟村農民生產出來的音響,出人意料地打敗了音響行業龍頭樂聖公司的產品,可謂是一個扶貧神話。這讓常人難以理解,覺得不可思議。

我們可以從丁元英身上學些什麼?

鬼才

經濟學碩士丁元英:36歲賺2個億,主動“失業”,造扶貧神話

經濟學碩士丁元英:36歲賺2個億,主動“失業”,造扶貧神話

伯爵公司情報部門把丁元英稱為鬼才:

丁元英,先後就職於柏林h.n.s國際金融投資公司、北京通達證券公司、柏林《世界經濟週刊》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員。此人在1994年6月創辦私募基金,據業內人士估計,私募基金受託資本最少超過2億人民幣,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從股市至少捲走2個億。此人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也沒什麼名氣,但是真正瞭解他的人都有一個共同評價――鬼才。

從表面上來看,丁元英就是一名普通的經濟學碩士。似乎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但是,在現實實踐中,他的厲害就體現了出來。我們從兩個方面來看一下:

01

丁元英幫助歐陽雪指定了一隻股票,最終股票賺了70多萬,談及炒股票的方法,丁元英說:

香港迴歸是政治問題,是國家主權問題,至少近期不是經濟問題。十五大是要解決政治、經濟的基本策略問題,國有資產重組、債權變股權這些改革舉措已經勢在必行,這裡面既有政治經濟學,也有市場經濟學,既要為改革開出一條道,又要分解改革的陣痛,這時的股市真真假假、大起大落。在這種背景下,你既得盯住莊家的黑手,也得盯住衙門的快刀,你得在狼嘴裡有肉的時候下筷子,還得在衙門拔刀之前抽身。

從股票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作為經濟學碩士的丁元英,深諳政治經濟學和市場經濟學,並且活學活用,他的這番話,簡直是把“商場如戰場”展現得淋漓盡致。我們可以學他的是,要把所有的知識融會貫通,不要讀死書、死讀書。我們相信,現在的經濟學碩士一定是一抓一大把,博士都已經很普遍了。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想脫穎而出,就必須得了解最先進的知識,知曉最新的訊息,掌握最好的技術,保持最好的狀態。

02

丁元英幫助韓楚風爭奪總裁職位時,給他出的主意是“不爭之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事退後一步讓條道兒請兩個副總裁先過去,可能勝算要多一些。你辦事老總裁放心,但董事局不一定放心。董事局關心的不是老總裁的遺囑,而是利潤。同時,這裡還有一個資歷問題,對你也是一個潛在的障礙。退一步,讓兩個副總裁之間的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讓他們去內耗,等他們鬥得兩敗俱傷的時候,企業必然會蒙受損失,此消彼長,有個比較。當董事局看清楚誰是爭權的、誰是幹事的,自然就眾望所歸了,你才有可能樹立真正的權威。否則,你一登上拳臺就會促使他們先結成聯盟,你很可能是第一個犧牲品。但不是沒有失算的可能。只是事關重大,我擔不起這個閃失。

從不爭之爭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丁元英運用了道家的方法。儒釋道的大道理,其實很多人都懂,但是還是過不好自己的這一生。現實生活中,要做到“退一步”這一點非常非常非常難,因為人性的弱點就是貪婪、恐懼、嫉妒。面對一個總裁位置,誰不貪婪?誰不會患得患失?誰不會嫉妒?我們可以從這個故事學習的是,要把我們自己理解吸收解讀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真正做到“知識就是力量”,真正做到知識的實踐性。

精準扶貧

經濟學碩士丁元英:36歲賺2個億,主動“失業”,造扶貧神話

丁元英幫助芮小丹打敗了王明陽腦子裡面的那個“主”,芮小丹也覺得不可思議,很多概念都是她所不能夠理解的。所以就給丁元英出了一個“終極難題”:在王廟村,造一個扶貧神話。這是一個很難完成的“任務”。

丁元英施行了一套精準扶貧。按照這套方法,關鍵之處,其實主要還是在於農民自己。丁元英說:

農戶生產,農民得從吃飯睡覺的房子裡擠地方,得呼吸油漆的有毒氣體和立銑、打磨的有害粉塵,得聽各種生產噪音。這裡有勞動時間問題,有使用童工和老年工的問題,有社會保險、勞動保護和環境汙染的問題……農戶能拼什麼?拼的就是在不是人呆的地方幹不是人乾的活兒,拼的就是不是人。

最後,在法庭上,吳志明的話其實也是這種觀點:

你這人咋說話呢,農民種地算不算生產?農村哪家的孩子不到地裡幹活兒?我咋從來沒見有人管過,那就不是使用童工了?都別說那好聽的,俺村是貧困縣裡的貧困村,能有個活兒幹就不錯了。城裡咋啦?到城裡就能跟城裡人一樣了?還不是照樣幹最髒最苦的活兒,到頭來連工錢都不給,還不如俺現在這樣呢。俺就信丁哥說的那句話,別把自己太當人了,吃人家吃不了的苦,受人家受不了的罪,做人家做不到的成本和質量。除了這,再說啥都是假的。

從這個故事,我們其實要向王廟村的農民學習吃苦耐勞、勤奮堅持的精神。王廟村的農民缺的是市場經濟的概念,缺的是知識。我們作為一群掌握知識的人,如果不吃苦耐勞、不勤奮堅持,肯定是不能夠有一番收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