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新聞發佈會(第一場)

  長城網衡水訊(記者張千 盧婉鳳 李珊珊)4月14日,衡水市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與衡水市政府新聞辦聯合舉辦了“衡水市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新聞發佈會(第一場)”。中共桃城區委、桃城區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區委宣傳部副主任科員呂明會;中共冀州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紹勇;衡水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新聞發言人,黨群工作部部長崔曉明;濱湖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新聞發言人,黨政綜合辦公室主任王新霞分別就本地創建文明城區工作成效及今年工作舉措進行發佈並回答記者提問。中共衡水市委宣傳部信志鋒主持發佈會。全程實錄如下:

  中共衡水市委宣傳部信志鋒: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好!歡迎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

  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是為群眾謀福祉,為衡水謀發展的一項聚民志、順民意、惠民生的好事,也是全市455萬人民的共同心願,2020年是我市創建文明城市的總評年,為進一步營造“三創四建”活動社會輿論氛圍和推動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方位提升創建工作群眾知曉率、參與率、支持率和社會影響力,推動各級各單位以決戰決勝姿態打贏2020年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攻堅戰,市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與市政府新聞辦聯合舉辦文明城市創建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

  本場新聞發佈會是其中的第一場,本場發佈人分別是:中共桃城區委、桃城區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區委宣傳部副主任科員呂明會;中共冀州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紹勇;衡水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新聞發言人,黨群工作部部長崔曉明;濱湖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新聞發言人,黨政綜合辦公室主任王新霞。他們將分別就本地創建文明城區工作成效及今年工作舉措進行發佈。

  參加本場新聞發佈會的媒體有:衡水日報、衡水晚報、衡水新聞網、衡水電臺、衡水電視臺、衡水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等市直媒體;中國衡水(市政府門戶網站)、衡水發佈等市政新媒體;河北日報、河北廣播電視臺、長城新媒體,及河北工人報、河北法制報、河北新聞網、河工新聞網、河北共產黨員網;中國新聞社、中國經濟網、中國網、網易衡水等駐衡在衡的媒體。

  現在,先請桃城區的發佈人進行發佈。

  中共桃城區委、桃城區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區委宣傳部副主任科員呂明會:

  大家上午好!首先,對新聞界各位朋友長期以來關注與支持我區創城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為進一步增進社會各界對我區創建工作特別是2020年創建重點工作的瞭解,根據市創城辦的要求和安排,現將2020年我區創建省級文明城區有關工作情況與各位媒體朋友作以簡單介紹:

  2020年是省級文明城區創建工作總評年,桃城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部署,堅持“全面創建、全域創建、全員創建”思路不動搖,深入實施文明城區創建“55119”行動,下大力氣解決在氛圍營造、城區環境、創新治理、市民素質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難點問題,全面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推動文明城區創建工作邁上新臺階。

  一、結合疫情防控,進一步濃厚創建氛圍

  結合我區疫情防控工作,以“四講五樹”文明實踐教育活動為載體,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加強疫情防控和文明創建宣傳力度。全區累計發放明白紙(調查問卷)76000餘份、文明禮儀宣傳冊和防控知識小冊子15000餘本,懸掛宣傳條幅3000餘條,在報社街、中心北大街、康復街投放大型立式公益廣告5塊。在桃城融媒、文明桃城公眾號、微博、今日頭條等媒體平臺開展專題報道700餘次,刊發防控和文明創建知識3000餘條,特別是連續製作推出家庭篇、公共場所篇等四期疫情防控知識MG動畫,並在生活小區、大型商超、醫院循環播放,營造了濃厚的文明城區創建氛圍。

  二、堅持統籌推進,進一步優化城鄉環境

  年初以來,桃城區積極推進城鄉環境衛生一體化清掃工作,大力開展文明城區愛國衛生運動,以次幹道、小街巷、生活小區、村鎮、城鄉結合部等點位為突破口,持續加大城鄉清掃保潔力度,在全區167個村開展了村莊環境大整治、大清理,持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清除衛生死角死麵,加大消毒消殺覆蓋面,徹底切斷病毒傳播途徑,累計清理垃圾3212噸,城鄉環境面貌得到明顯改善。

  三、強化典型培樹,進一步加強公民道德建設

  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在加強公民道德建設中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我區組織開展了“身邊好人”、道德模範、時代楷模、最美逆行者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共評選出各類先進典型52名,其中入圍市級2名,表彰確定1名,教育引導和鼓舞激勵廣大市民,促進市民素質明顯提升。以“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為統攬,堅持“停課不停學”,在廣大未成年人中開展“向抗疫英雄學習”活動,通過線上主題演講、主題班會、升旗儀式、手抄報等方式,學習疫情防控中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蹟和崇高精神,激發未成年人愛國主義情感,持續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四、創新管理模式,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

  按照“三創四建”活動總體安排和疫情防控需要,在小區實行“社區網格員+樓院長+機關幹部+志願者+物業”管理模式,對城區內51個社區、822個小區、17萬餘戶居民、39萬餘人口進行登記摸底,建立創建工作臺賬,逐人逐戶宣傳普及公共衛生和文明創建知識,加強社區(小區)管控和督查力度,全面提升社區(小區)治理水平。在窗口單位開展“文明服務 提質提效”競賽活動,設置流動紅旗,推行“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簡化優化政務服務事項一體化辦事流程,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在企業中進一步加強誠信建設管理,完善重點監督對象信息庫,設立誠信“紅黑榜”,採取嚴格懲戒措施,推進誠信建設向長效化、制度化邁進。年初至今共推送相關正面報道200餘條,認定查處失信事件3件。

  當前,文明城區創建工作進入攻堅克難階段,桃城區將精準對標測評體系要求,鞏固已有成果,狠抓薄弱環節,加快補齊短板,圍繞文明城區創建“55119”行動,重點在做好三個文章上下功夫:

  一是做好“點”的文章。打造亮點、培育特色,本著“成熟一批、打造一批”的原則,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契機,努力打造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示範點,牢固樹立精品意識,著力營造環境整潔、秩序安定、服務完善、管理規範的社區環境。

  二是做好“線”的文章。圍繞提升市民幸福指數這條主線,開展文明素質、基礎設施、服務質量、交通秩序、公益廣告宣傳等五大提升行動,引導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創城,提高群眾滿意度,凝聚創城合力,形成全民創建、全面創建的良好格局。

  三是做好“面”的文章。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鄉村振興等工作安排,對全區的背街小巷、集貿市場、學校周邊環境、村鎮環境、社區環境等五個方面開展專項治理,全面推進城鄉環境大提升、面貌大改善。

  新聞界各位朋友、同志們,創城工作時不我待,桃城區將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全面落實文明城區創建各項工作任務,力爭在2020年文明城市測評中取得優異成績!

  中共衡水市委宣傳部信志鋒:

  接下來,請冀州區的發佈人進行發佈。

  中共冀州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紹勇: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

  冀州區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強化責任擔當和使命意識,強化“為民創建是硬道理、創建成功是硬任務”理念,以過硬舉措、紮實作風,全力做好創城工作,一舉擺脫全省倒數的落後局面,年度測評成績連續兩年名列全省47個市轄區第7名、第12名。2020年是省級文明城區創建決勝之年,我們全面貫徹省市委決策部署,以開展“三創四建”活動為引領,堅持疫情防控與文明創建兩手抓、雙推進,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的狀態,聚焦體系、聚焦短板,全面打響創城總攻戰。

  一、強力高位推進,構建文明創建大格局

  堅持把文明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在頂層設計、組織領導、工作責任上持續用力,形成全區共創的攻堅合力。一是健全領導體系。區委常委會先後三次就創城工作進行專題研究,進一步調整優化創城指揮部和九個專項小組領導力量和責任分工,完善區級領導掛帥、分管領導主抓、職能部門牽頭的立體推進機制。二是明確工作思路。經過廣泛調研、全面總結、深入研究,根據冀州實際確定了“12499”工作思路,即鎖定“2020攻堅決勝年”這一目標;突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兩條主線;抓住組織、動員、責任、督導四個關鍵;針對存在的問題和短板,組織實施九大攻堅行動,開展九大主題活動,明確責任分工、目標任務、時限要求,確保精準創建。三是分解壓實責任。區委、區政府把創城工作列入領導班子、幹部個人年度考核的內容,將《測評體系》逐條逐項進行分析,分解到各鄉鎮、各部門,進一步深化“三清單一臺賬”工作法(任務清單、措施清單、責任清單和工作進展臺賬),形成上下聯動、勠力同心的創建合力。

  二、聚焦短板弱項,夯實城市文明硬基礎

  對標《測評體系》,查找問題短板,靶向用力、集中攻堅,全面提升城市品質。一是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公共服務。謀劃投資3.5億元實施城區15條主次幹道改造,投資2.6億元的冀新公園二期、冀午渠濱水公園、德政人防主題公園等項目正在施工,爭取年底建成投用。擬新建高標準公共衛生間10座,新建停車場1座、集貿市場1個,提升便民市場2個,高標準、規範化推進社區辦公場所建設,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二是改造老舊小區提升治理水平。為解決老舊小區“三無”問題,在對130多個老舊小區和無物業管理的小區綜合分析基礎上,推行“專業型、單位型、自治型、社管型”模式,並堅持分類施策,實行星級管理,打造黨小組、居民委員會、包建單位、網格員、片警、物業共同參與的“六位一體”網格化治理格局。三是全面集中治髒治亂擦亮城市形象。結合疫情防控,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方位、立體化洗城淨城,提升城市潔淨水平。開展交通秩序治理攻堅行動,以“技防+人防”對車輛亂停亂放、行人不守交通規則等行為精細管控,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三、突出人文素養,提升精神文明軟實力

  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貫穿到文明城市創建全過程,鑄造城市之魂。一是豐富道德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四講五樹”主題實踐活動;在黨員幹部中開展“我是一面旗幟”主題活動,在窗口單位開展“提質提效、文明服務”流動紅旗競賽;廣泛開展第六屆“十大道德模範”評選活動,以榜樣的力量,引領文明新風。二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紮實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系列教育,清明期間組織開展“網上祭英烈”傳承紅色基因主題實踐活動。三是凝聚輿論正能量。在各類媒體開設“我為創城做貢獻”和“曝光臺”等專題欄目,宣傳創城知識,曝光不文明行為,多角度、常態化宣傳創城工作,推動和督促人們做新時代的文明使者。

  四、強化機制保障,確保如期高質創建成功

  始終著力於長效機制建設,推動創建工作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全面鞏固提升創建成果。一是強化推進機制。對照創建標準,摸清各具體點位的創建差距、問題癥結,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居民小區、公園廣場等八張點位推進圖並張貼上牆,實行掛圖作戰,倒排工期、逐個銷號。二是完善督導機制。重點工作大督查辦公室、兩辦督查室將創城納入“督查目錄”,連同創城辦對城區所有點位進行拉網式、不間斷督查,並通過制定印發“提示卡”“督辦卡”“工作通報”等,全力推動問題整改到位,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落實。三是完善工作保障機制。在全區財政非常緊張的情況下,設置公益廣告專項經費和創城辦公經費,從區直部門抽調和招聘勞務派遣人員12人,建立常設性“創建辦”,保證了創城工作的常態抓、不斷檔。

  下一步,我們將拿出“創必創成”的堅毅篤定,鍥而不捨推動文明創建水平再躍升。一是對標體系,推動重點難點問題全面有效解決。按照測評體系,任務再細化、措施再精準,著力抓好集貿市場、老舊小區、交通秩序等突出問題整治,下繡花功夫推動解決。二是強化實踐,推動各類文明創建活動向縱深發展。下力氣推進市民素質提升等九大攻堅行動,“共創文明城 志願我先行”等九大主題活動,深化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把創建活動延伸到基層。三是凝聚力量,推動廣大幹部群眾廣泛深度參與。深化媒體宣傳、社會宣傳、活動宣傳,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構建群眾樂於參與、便於參與的創建載體,激發群眾參與的創建熱情。

  中共衡水市委宣傳部信志鋒:

  接下來,請衡水高新區的發佈人進行發佈。

  衡水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新聞發言人,黨群工作部部長崔曉明:?

  今年以來,衡水高新區認真按照“三創四建”和省級文明城市創建的相關要求,堅持一手抓防疫不放鬆,一手抓創城不動搖,切實做到兩不誤兩促進。

  一、以組織建設為基礎,確保創城工作有序開展

  一是抓強組織領導。成立了由黨工委主要領導任指揮長的創

  建工作指揮部。制定了創建工作方案並細化責任分工。成立了市民素質提升、市容環境整治、社區綜合治理等七個工作專班,實行主管領導統籌,部門一把手負責制。二是抓實協調配合。指揮部辦公室切實行使職能,堅持周調度日彙報制度,及時瞭解全區各部門在創建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加緊協調解決,確保協調聯動、密切配合、同創共建。三是抓細督導落實。指揮部辦公室和區督查室成立了聯合督導組,對創城工作進行常態化督促指導,並把創建文明城市納入績效考核。

  二、以整治市容市貌為抓手,持續改善提升人居環境。

  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一是投資3.3億元對西北外環提升改造。長約8200米的路段正在進行拓寬、硬化、綠化,其中北外環已竣工,西外環已完成85%。二是投資1.2億元對西區雨汙管網改造提升。目前昌明大街、人民路北側、寧安路三支幹渠的雨汙管網改造正在加班加點施工,確保6月底完工。三是投資200多萬元對北區進行亮化。工業大街、迎賓大街、橡塑路路燈照明修繕已經完成,鋪設電纜1000餘米,更換燈具180臺套。

  強力推進全域環保公園建設。統籌水系治理、環保治理、產業轉型、產城融合、民生改善、鄉村振興、工業旅遊等一攬子工作,全面整合水系、生態、科技、旅遊等要素,實施國內首家全域環保公園建設。目前,投資1811萬元,全長10.37公里的小西河高新區段已全部竣工;投資6600萬元白馬溝高新區段,治理工程、土方工程已基本完成;投資3728.64萬元全長12.2公里的滏陽河高新區段補水河道清理整治工程已完成工程放線。同時,和航天凱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總投資3.15億元的環保智慧監測平臺已投入運行,實施了雨汙分流、中水再利用,其中工業汙染智慧監管平臺等項目,加強了對工業廢水廢氣排放的監管,同時正在和中科院合作推進百企轉型,共同實現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力度。一是強力推進“雙違”整治拆除新華路順興街口、和平路寶雲街西北角、杜團馬等地違建3000餘平方米,拆除大麻森鄉範圍內違建19萬平方米。同時,清除牆體廣告、破損條幅100餘處。二是積極開展春季綠化。對北區振華路、格雷路等路段進行綠化,截止目前,種植喬灌木6884棵,鋪種麥冬等地被2.5萬平米,完成新增綠化面積10.1萬平米,改造提升面積2.3萬平方米,鄉鎮種植採摘果樹1500餘棵,楊樹6萬餘棵,冬青及觀賞樹6萬餘株,完成綠化130餘萬平方米。三是新建三個便民市場。為方便群眾生產生活,在寶雲街寧安路口、昌明大街和平路口、康泰街勝利路口新建三個便民市場。四是規範交通有序停車。分別在康泰街、順興街、隆興路寧安路等主要路段施劃停車位798個,安裝便道隔離樁3137根。

  三、以常態化創建為統領,統籌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和疫情防控。

  捐款捐物匯聚愛心。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積極組織廣大幹部群眾及愛心企業人士捐款捐物。衡水老白乾、中鐵建、養元、寶力、冀衡、衡橡科技、京華化工、宛姐食品、景芝源靈芝合作社紛紛為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捐款捐物。一是衡水老白乾捐贈360萬元現金及價值1000餘萬元消毒物資;中鐵建捐贈現金和防護物資共計90萬元,其中50萬元現金定向捐贈給我市68位援鄂醫務人員作為生活補貼,目前已發放到位;寶力捐贈負壓救護車1輛、以及消毒液、防護服、N95口罩等防護物資;美創檢測公司捐贈全自動血液體液分析儀1臺,特定蛋白分析儀2臺,酒精手噴1120支等。二是依託共青團市委組織轄區愛心企業為馳援湖北一線醫護人員送去家鄉的食品。其中,衡水京華化工有限公司黨支部的26名黨員拿出來愛心黨費採購衡水特色食品扣碗、河北宛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蛋黃酥、景芝源靈芝片,通過郵政物流送給支援武漢的衡水醫護人員。三是衡水高新區的廣大黨員也踴躍捐款,以愛心踐行誓言,以行動聚集力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其中高新區機關黨委共收到20個黨支部243名黨員自願捐款20300元。此外,衡水高新區婦聯開展了“關愛睏境婦女兒童·溫暖同行”慰問活動,為轄區內困境婦女兒童以及援鄂醫療工作者家屬送去了慰問金和慰問品。

  復工復產鼓舞人心。疫情期間,轄區企業河北格雷服裝股份有限公司轉產醫用防護服,為天使打造“戰袍”的事蹟被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新華社客戶端刊發的《與時間賽跑!這家服裝廠轉產防護服為“天使”打造“戰袍”》點擊量超118萬次;人民日報海外網發表的《河北衡水:服裝企業“轉型”生產防護服助力抗“疫”》,將全區復工復產轉產抗疫的典型事例宣傳到了國外。同時,冀衡化學滿負荷生產消毒液,葵花葯業加班加點生產抗疫藥品。志願服務凝聚人心。區行政審批局、財政局、黨群工作部等10個區直部門的工作人員志願進駐34個無人管理小區,對4700餘戶居民開展摸排、進行登記。並在每個小區成立臨時黨支部發揮黨員在抗疫中的的先鋒模範和戰鬥堡壘作用。在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全區大批巾幗志願者始終衝在戰“疫”一線,執勤排查、捐款捐物,貢獻巾幗力量。在抗疫過程中湧現出村醫王文婷、公安民警王雁南、消防隊員李思凡,退伍軍人李君朝等眾多先進典型人物。衛生整治溫暖民心。一是加大道路清掃保潔力度,出動15輛清掃車,對昌明大街、人民路、勝利路、新區五路等地段增加溼掃頻次,對西外環、站前北路等城鄉結合處垃圾進行清理整治。二是區內垃圾中轉站、公廁、公園、遊園廣場等公共區域每天消毒2次,累計消毒面積49.5萬平方米。三是組織專門力量對區內41個老舊小區進行消殺,對垃圾雜物進行清理整洽。截至目前,累計出動人力1000人次,消毒垃圾口、樓道口44272個次,垃圾桶28309個次,消毒面積950萬平方米,服務居民5312戶。

  四、以提升城市文明為導向,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一是推進文明服務。不斷優化菅商環境,推出“一個窗口業務通辦、一套流程證照全出”的全鏈條套餐服務,試行企業投資項目“標準地+承諾制”改革,工程建設項目流程壓縮到50個工作日以內,構築“行政審批+”的服務體系,縮減辦事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二是倡導文明餐桌。制定文明餐桌公約,通過新媒體、廣播等形式倡導文明用餐、衛生用餐、使用公勺公筷,同時由執法人員對經營單位進行監督檢查,要求所有的餐飲經營單位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制度,打造清潔廚房,不烹製野生動物及相關菜品,營造健康、安全、文明的飲食環境。三是規範文明養犬。制定城市養犬管理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引導廣大居民文明養犬,依法養犬。目前,排查犬隻5000餘隻,查處違法行為4起。下一步我們繼續不忘創建為民的初心,牢記為民謀福社的使命,共克時艱,不負韶華,力爭高質量完成各項創城任務。謝謝大家!

  中共衡水市委宣傳部信志鋒:

  最後,請濱湖新區的發佈人進行發佈。

  濱湖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新聞發言人,黨政綜合辦公室主任王新霞:

  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濱湖新區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的內在要求,我們將牢固樹立主城區意識,以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助力我市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下面,我簡單向大家介紹一下濱湖新區創城工作的有關情況。

  一是抓好基礎提升。近年來,濱湖新區陸續建成河北省最美文化廣場——衡水湖馬拉松廣場以及園博園、溼地公園、荷花園、北堤東入口生態公園、環湖健步路等一批旅遊基礎設施。搭建起橫一路、橫二路、縱一路、新106國道等路網框架,打通了33公里的河渠水系。實施了趙杜村、劉馬臺等棚戶區改造、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等工作。當前,我們正在謀劃推進40平方公里濱湖新城建設,接下來將牢牢樹立生態型城市規劃建設理念,科學佈局,精準謀劃,推動永昌威秀文旅度假區、中央商務區等重大項目建設;抓好排水綜合整治項目、市政道路項目、汙水管網一期工程等路網、管網建設;推進劉馬臺、吳杜、李開河等棚戶區改造工作;同時,以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為抓手,不斷完善景區遊客中心、停車場、星級廁所等功能設施,加大公園、綠地的管護,推進服務標準化,全面提升整體形象和創建水平。

  二是抓好生態建設。衡水湖是衡水市的名片,我們將繼續大力度“增綠”“淨水”,進一步放大生態優勢,把這張名片擦亮。一是重點實施環湖生態廊道建設、鄉鎮村莊綠化、農田林網建設、特色果園建設等造林綠化工程,積極開展環衡水湖、滏陽新河、滏東排河生態廊道精品綠化工程,著力打造環湖林帶、郊野森林涵養區和濱湖海棠園擴展等樣板工程。今年以來,我們完成了全年6700畝的營造林任務。二是進一步加大衡水湖保護與治理工作,開展西湖蓄水、小湖隔堤修復等工作,做好溼地生態修復與保護;實施王口閘生態清淤、蒲草收割、生態浮床建設、沉水植物種植等,強化水質提升保障;通過增殖放流、數據庫建設,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當前,湖心村順民莊村已完成全部搬遷,房屋拆除工作接近尾聲,高標準生態修復也將隨即開展。

  三是抓好精細管理。近年來,我區重點實施了東湖大道、京衡大街沿線景觀改造提升以及園博園近園區環境綜合整治;加大環衛基礎設施投入,完善垃圾管理處置體系,實現環衛保潔全區覆蓋、垃圾收運全程集中、垃圾處理全區統一,城鄉環境衛生面貌有效改觀;紮實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垃圾汙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大力改善村容村貌,基本實現了道路硬化、衛生淨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環境美化。另外,結合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改革工作,我區成立了綜合執法局,承接了部分執法權限,城市管理職能在逐步完善當中。下一步我區將在推進城市管理執法的精細化、規範化上下功夫,一是抓好城區環衛、交通秩序、河道治汙、揚塵汙染、餐廚建築垃圾處理等城市管理重點工作的落實;二是深入開展違建治理、市容秩序提升、戶外廣告綜合整治等工作。三是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營造優美環境。

  四是抓好宣傳發動。今年以來,我區先後開展了“四講五樹”“公筷公益廣告”“大愛濱湖·志願同行”“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提升全社會誠信水平”“移風易俗”等工作,對提升市民文明素質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在宣傳發動上下大力度,積極拓展新聞宣傳新空間,統籌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開闢各種專題專欄,發動網上網下力量,開展全方位、廣覆蓋、多形式的創建宣傳活動,提高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大力推進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文明窗口等創建活動,讓群眾感受到文明創建就在身邊,文明風尚的傳播人人有責,夯實創建工作的基礎,增強群眾主人翁意識。積極搭建群眾便於參與的平臺,鼓勵群眾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城市建設管理,為創建工作凝聚大眾力量。

  創建文明城市覆蓋範圍大,工作領域寬,社會參與廣。我區將牢固樹立一盤棋意識,把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擺上重要位置,整合力量、統籌規劃,推進創建各項任務的落實。同時希望新聞媒體和記者朋友們一如既往地支持濱湖新區、宣傳濱湖新區、更好的監督指導工作,不斷提升我區創建工作水平。

  謝謝大家!

  中共衡水市委宣傳部信志鋒:

  好,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如果大家有什麼需要了解的問題可以舉手示意。按照慣例,請記者在提問之間先通報所在媒體名稱。為讓更多的記者獲得提問機會,請每位記者每次只提問一個問題。

  一、河北日報:衡水湖景區是衡水市重要形象窗口,能否請濱湖新區發言人簡單介紹一下衡水湖景區在文明城市創建上如何開展的工作?

  王新霞:近兩年,衡水湖景區以創建文明城市窗口形象單位為目標,以建設文明景區為要求,精心組織,狠抓落實,紮實開展好各項創建工作。一是完善硬件設施。實施了馬拉松廣場改造提升、東岸書屋等重點建設項目;紮實推進廁所革命,新建3A旅遊廁所一處,提升改造兩處;為馬拉松廣場、遊客中心、碼頭等區域更新了統一的標識標牌。二是提升服務質量。紮實推進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實施,建立覆蓋經營、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的旅遊標準體系,提高了員工服務標準化水平。更換垃圾分類箱200餘個,進一步規範了旅遊市場秩序,有效治理流動攤販、亂擺亂設等行為。建立起完善的遊客投訴處理體系,提高了遊客投訴處理的滿意度。三是注重文明引導。先後組織開展了“愛護衡湖環境 爭創文明景區”“創全省文明風景旅遊區 做最美文明旅遊引導員”等主題文明旅遊志願服務活動,加強文明引導和文明禮儀宣傳,在景區出入口、遊客中心、碼頭登船區開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規勸等常態化引導。四是營造濃厚氛圍。在景區重點區域和公共場所設置文明城市創建展牌展板160餘塊,草坪溫馨提示牌60塊,燈箱150片,營造了“創建省級文明城市,人人都是責任人”的良好氛圍。

  前期工作中,我們在旅遊安全、衛生、服務、管理、環境保護方面等做了大量紮實細緻的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下一步工作當中,我們將繼續大力推進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文明城市創建各項工作,確保旅遊景區品味和旅遊文明程度不斷提升,以文明旅遊、文明景區助力我市文明城市創建。

  二、衡水電視臺駐高新區記者站:高新區目前正在推進國內首家全域環保公園建設,請問下一步高新區如何推進該項目工作?

  崔曉明:在今後的工作中,衡水高新區將從三點推進這項工作,一是突出亮點,打造綠色園區,實現水清、氣淨、天藍,充分利用智慧環保平臺杜絕汙染排放。二是抓住重點,以轄區衡水老白乾、六個核桃,河北格雷服裝有限公司(打造“天使戰袍”)等為重點做好工業旅遊。三是聚焦熱點。我區擁有采摘園農家樂,應季的草莓、黃瓜、桑葚等可供市民現摘、現吃。昨天剛開幕東桃園村櫻花節,現在正值櫻花的盛開時期,可供市民觀賞,請允許我為園區代言“不必東奔西走,美食美景就在家門口;雄安南行百公里,我們在衡水高新區等你”。

  三、桃城區融媒體:您好,剛才桃城區的新聞發言人在下一步創建計劃中提到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請問包括哪些內容或具體舉措?

  呂明會: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關注,2020年桃城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將重點在以下五個主要方面進行努力:一是在次幹道、生活小區周邊等重點區域規劃設置停車區域,增設停車位;二是對主城區永興路、站北路等道路進行改造提升;三是繼續加大公共廁所建設力度,2020年將建成8個公共廁所,有效緩解城市公廁數量不足、群眾如廁難等問題;四是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今年桃城區將完成70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五是對生活小區、背街小巷存在的道路破損、分類垃圾箱不足等問題進行拉網式排查整治,夯實創建基礎。

  謝謝。

  四、衡水日報:群眾是創建文明城區的主體,是創建的活力源泉,請問冀州區是如何組織群眾、動員群眾參與的?

  王紹勇:冀州區在文明城市創建中,為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提高創建活力,我們始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的理念,比如,在3月5日,組織“弘揚雷鋒精神 共創文明城區”愛國衛生集中志願服務行動,並以此為契機,固定每月雙週週六為“志願服務日”,組織各單位黨員和志願者進社區開展創城宣傳、環境衛生集中整治等活動,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推進“訪千樓進萬戶”結對幫建活動,將城區全域細分到8個社區、105個網格,安排97個區直部門包聯共建,有效提高群眾知曉率滿意度,最大限度凝聚群眾力量,形成了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同時,還強化社會宣傳,通過設置公益廣告、媒體開設專題專欄、發放《文明市民讀本》等活動,形成了抬頭即觀、人人知曉的濃厚創建氛圍。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紮實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等四大創建活動,以帶動文明城區創建,提升文明程度。

  中共衡水市委宣傳部信志鋒:

  好的,提問環節就到這裡。如果媒體有需要深入採訪,會後可以與相關部門具體聯繫。本場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鍵詞:衡水,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新聞發佈會責任編輯:張千 來源: 長城網 原文地址:http://hs.hebei.com.cn/system/2020/04/16/100277229.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