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毕淑敏:年届不惑,才觉幸福的重要

夜读丨毕淑敏:年届不惑,才觉幸福的重要
夜读丨毕淑敏:年届不惑,才觉幸福的重要

文字丨毕淑敏

诵读丨颖 辉

夜读丨毕淑敏:年届不惑,才觉幸福的重要

我到40多岁的时候,才觉得幸福是那么重要。

此前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后来我才知道,是我错了。

幸福,不是那么惊天动地的,不是那么大张旗鼓的,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需要很多的金钱、需要那种万丈光芒的时刻。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去争取、去奋斗,我们就会享有自己的幸福。

夜读丨毕淑敏:年届不惑,才觉幸福的重要

之所以说我到了40岁的时候才明白了这些事情,源于那时我看到的一个小的故事:

西方某个国家进行了一个调查研究,题目是“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因为在报纸上发出了征集答案的征文,成千上万的信函就飞到了报社。

报社组织了一个评选委员会,最后,按照得票的多少,有了下面的结果:

第一名是给自己的孩子洗完澡后怀抱婴儿的妈妈;

第二名是给病人治好了病后目送那个病人远去的医生;

第三名是,孩子在海滩上自己筑起一个沙堡,夕阳西下的时候,这个孩子看着自己筑起的沙堡时自得其乐的微笑;

第四名是给自己的作品划上句号的作家。

我看到这个答案以后,心里充满了悲凉。在某种程度上,这四种幸福在那个时候的我身上其实都已经历过。

我有孩子,给他洗过澡,有抱过他的时候;

我原来是医生,也有治好病人目送病人出院的时候;

我可能没有在海滩上筑起过沙垒,但是在我们家附近工地上的沙堆挖过坑,然后看着旁边的人不小心掉进去;

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写作,所以也给自己作品划上过句号。

夜读丨毕淑敏:年届不惑,才觉幸福的重要

我之所以难过,是因为我集这些幸福于一身,可是我未曾感到幸福。

我想,不是世界错了,是我自己错了。

我对于幸福的认识和把握,对它的追求,其实有重大的误区。

四十不惑,中国的古话很有道理。所以我40多岁才明白了幸福。

我现在看年轻时候写的日记,怎么能有那么多痛苦,但现在其实已经全忘记了。

我原来觉得幸福是毫无瑕疵的,它应该没有任何阴影,应该那样纯粹和美好。

但我现在要告诉你们:幸福其实是一种内心的稳定。我们没有办法决定外界的所有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内心的状态。或者简单地说,幸福其实是灵魂的成就。

在我明白了幸福以后,最重要的一个改变是:我觉得人生可以把握了。

在此之前,我能把握的部分很少。因为心灵内部的那种无助感,那种随波逐流,那种对前程的不确定感,所以常常有一种深层的不安存在着。

我现在越来越安宁了,我知道世上有一些事情我无能为力,这些我们都不要去费气力了。

但是有一部分是可以改变的。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待世界,我们把能改变的那部分尽我所能,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加以改变。

把这些事情做好以后,我心里面的稳定感就极大地增强了。

我知道灾难无法避免,因为世上不可能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也知道一定会有人性的幽暗之处在四面八方存在着。而当我把它们看得更清楚以后,我反倒对这个世界多了一份理解。

夜读丨毕淑敏:年届不惑,才觉幸福的重要

我现在会觉得: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泥沙俱下,但我依然对它充满希望,依然可以安然面对。

我学习心理治疗的时候是接受人本主义的流派,我特别喜欢马斯洛说过的一句话:“做人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

我觉得人本主义流派有两大重要的出发点:一个是人性本善,另一个是人是可以改变的。

我特别喜欢这两个基本的出发点。

第一个和我们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观点天然吻合。

关于第二个,其实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把这个世界和自己看得太悲观,我们应该对别人和自己都充满希望。

每个人的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最后的决定权在他们自己手里,最终的力量还是要来自他们的内心。

End

作者:毕淑敏,著名作家,注册心理咨询师。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畅销书。

诵读人:颖辉,河北人社系统窗口工作人员。喜欢美食、瑜伽、音乐,绘画,穿越尘世烟火,寻找心灵的宁静。

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

那就拉到文末点个“在看”吧~

夜读丨毕淑敏:年届不惑,才觉幸福的重要

▪张抗抗:富贵随处可见 高贵屈指可数

▪我的单位观

▪春之歌——四月印象

▪幸福其实很简单

▪我会是那个被裁掉的人吗?

▪你如期归来,这才是离别的意义

▪轰动全球的短文《年轻》

▪林清玄 :闲情不易老

▪冯骥才:逼来的春天

▪你,就是英雄的模样

▪生命是一树花开

▪多日不见,甚是想念

本文有删节。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编辑:徐德金

夜读丨毕淑敏:年届不惑,才觉幸福的重要

你“在看”我吗?

夜读丨毕淑敏:年届不惑,才觉幸福的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