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灌篮高手》神同步的俄罗斯燃片,本月电影口碑的拯救者

看过动画《灌篮高手》的朋友,肯定都忘不了湘北和山王大决战的场面。

原著31卷的内容中,这场决战中就写了10卷,可见比赛是多么激烈。

和《灌篮高手》神同步的俄罗斯燃片,本月电影口碑的拯救者

动画的精华绝对是在最后4秒。

湘北落后1分的情况下,流川枫带球过半场,面框、起身。

面对他的却是对方的双人夹击。

情急之下的他,一个低传将球给到了空位的樱木。

樱木接球、起身,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

而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C级球队湘北凭借这记读秒绝杀赢了AA级的山王。

和《灌篮高手》神同步的俄罗斯燃片,本月电影口碑的拯救者

而最近有一部在中国新上映的俄罗斯电影《绝杀慕尼黑》,跟《灌篮高手》堪称神同步,甚至更加不可思议。

影片中,他们的对手比起漫画中的神话版的“常胜军”山王更厉害。过去的36年间,他们在63场比赛中全胜,包揽了其中所有的金牌。

漫画中的湘北队和对方实力悬殊,电影中苏联队一提到对手,招来的也是现场媒体的嘲讽。

最重要的是,漫画中最终留给湘北翻盘的时间只有4秒,而电影中留给苏联队翻盘的时间也只有3秒。

和《灌篮高手》神同步的俄罗斯燃片,本月电影口碑的拯救者

同样面对强大的对手,同样只有短短的翻盘时间,这次的比赛却更刺激、更疯狂、更热血。

这就是《绝杀慕尼黑》能火起来的原因。

01 背景

说到这部电影,你不得不知道两件事:

第一,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的事件。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作为“下狗”的苏联队在最后3秒通过一记绝杀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国对,创造了历史。

第二,这部电影是俄罗斯历史上累计票房最多的电影,以30亿卢布创下了俄罗斯本土票房纪录。

将这两点结合起来,再联系到二战以来的国际形势,你会认为这只不过是一次低级的民族自嗨。

和《灌篮高手》神同步的俄罗斯燃片,本月电影口碑的拯救者

电影能创造票房纪录,确实有这些原因在里面,但看过电影之后,你会被电影震撼到。

02 情节

奥运会前不久,苏联对前任教练被免职,新帅也到任不久。但这位新帅在发布会上就立下誓言:“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

这句话看似狂妄而鸡血,但在当时的苏联国内是极其受用的。国内民众对此非常推崇,而政客们却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国家的荣誉被押在一场比赛上。

这场比赛就此被打伤了政治的烙印。

当然,这点也是这部电影为很多人所诟病的最大原因。

和《灌篮高手》神同步的俄罗斯燃片,本月电影口碑的拯救者

此外,导演还将更多的情节放在了队员身上,几乎每一位队员都正面临这人生困境。有的队员身上常年有伤,有的身患绝症、家庭不幸,有的高度近视,还有的随时准备叛逃。

这些故事层面的成功塑造,让观众在电影一开始就慢慢积攒情绪,为后面的情绪爆发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03 拍摄

电影的成功也不仅仅在于情感的调动和情节的设计,更在于导演和剧组的用心程度。

据了解,这部电影拍摄耗时3年。

影片中的这批演员全都是非专业出身,为了有更好的效果,他们在拍摄之前接受了长达一年的篮球专业训练。

为了拍好最后一场比赛,剧组对当年的比赛录像研究了几百次,而这场比赛的拍摄更是用7台摄像机封闭式拍摄了一个月时间。

和《灌篮高手》神同步的俄罗斯燃片,本月电影口碑的拯救者

一部成功的商业片在类型化和节奏上必须做得非常到位。

《绝杀慕尼黑》中,所有的事情都只有一个目标:战胜美国队。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无论剧情怎么跌宕起伏,球员面临多少困难,都是为了这个“任务”做铺垫。这点也决定了整部影片出色的节奏感,十分钟一个小关,半小时一个大爆点,在追求“燃”的同时也让观众的情绪也能随之起伏。

04 决战

每一部电影电影最后都会有一个大高潮,让电影中的人物,也让电影外的观众来释放内心积攒已久的情感。

正如《波西米亚狂想曲》最后的二十分钟,用一场伟大的演出让电影达到高潮。

而《绝杀慕尼黑》则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复刻那场决赛,就是力图尽可能地还原所有的细节。

电影里,赛场上碰撞的肌肉、火花四溅的情绪、气急败坏的教练、群情激昂的观众都让你的心情不由得跟着紧张起来。

和《灌篮高手》神同步的俄罗斯燃片,本月电影口碑的拯救者

但你如果是一位资深的篮球爱好者,或者专业的篮球工作者,你能从电影中找出一堆错误之处。例如教练战术的刻画欠佳,在当时并不被鼓励却频频出现在电影中的扣篮,等等。

和《灌篮高手》神同步的俄罗斯燃片,本月电影口碑的拯救者

竞技体育是最能激发人类群体意识的活动之一。因此拍摄这种过程曲折离奇,而结果大家都能猜得到的电影是一件很讨巧的事。

但优秀的作品就在于,即使在讨巧的也让观众情不自禁地被震撼到。

对于电影《绝杀慕尼黑》,即便有千百个不满意的理由,但坐在影院里,你依然会为那种热血、那种高燃感动得热泪盈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