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名句。重读此文,感悟倍增,意趣无穷。山水之爱,古今心同,寓之于酒,怎能不让人心醉。

跨上远征的战马,追寻芳草的气息,开始2019年春天的旅程,慕心所醉,浪迹天涯。

昨日经停山东,今早驶离德州,沿京台高速南行,一路阴霾蔽日,不见蓝天。距目的地安徽滁州尚有600余公里,预计黄昏时刻能够到达。

琅琊山,位于滁州市西南约5公里处。山不高,主峰小丰山仅317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的“仙”,就是山中的醉翁亭。宋代文豪欧阳修自号“醉翁”,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常与来客畅饮于此,写就千古名作《醉翁亭记》,并将此亭名之为“醉翁亭”。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无意爬山,东门进景区,直奔醉翁亭。沿石路步行千余米,来到宽敞的休闲广场,树木高深,溪水潺潺。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背倚高山,一排砖石围起的院落,就是醉翁亭景区。验票进门,转至一窄小的庭院,大名鼎鼎的醉翁亭就在于此。亭檐高飞,俊秀爽逸,彰显着工艺的华美和醉意的夸张。此亭始建于宋代,距今己有900年。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后有二贤堂,塑有欧阳修和另一位滁州太守王禹偁的塑像。二贤堂右手,圆门内有一静谧小院,扁额题之为“醉翁行乐处”,想见当年这里的喧嚣。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游至邻院,见四扇高大碑刻,是苏东坡手书《醉翁亭记》。欧文、苏字,珍奇无比,原碑残破,此是新刻,亦是光彩夺目。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醒园内有解酲堂,有趣的名字。醒酒之地,合情合理,有醉即有醒,常醉不醒岂不混沌。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黄昏时刻,天气睛好。游人不少,多有当地人在此健身休闲,景区对安徽籍人免费开放。

离开醉翁亭,原路回返半程,择路粗览始建于唐代的琅琊寺,未至南天门。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此时东门近处夕阳西下,湖水泛金,倒映亭阁,如幻如梦……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相约是醉翁,千里赏一亭。

山水寓之酒,天荒地老情。

皖赣闽万里行(一)       安徽滁州琅琊山

知道今日必宿于滁州,早已订好酒店,距此不远,直接驱车入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