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特等功臣,迟领勋章30年,秦基伟请客,斟酒致敬

志愿军特等功臣,迟领勋章30年,秦基伟请客,斟酒致敬

浴血三八线138:抗美援朝70年70人之柴云振

作者:莫孤烟

20世纪80年代初,金首相在访华期间与邓公座谈时,聊起了四川籍的志愿军英雄,除了说起黄继光和邱少云,他还特意提起了一个叫做柴云振的志愿军战士,并向与会人员打听他的下落。

柴云振来自志愿军15军,而当年志愿军15军的军长,系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他此刻刚好坐在邓公身旁。秦基伟立即讲了自己所知道的信息:

1951年6月,15军45师血战朴达峰,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其中柴云振带领的一个班攻下了4个山头,歼敌400多人。身负重伤的他被部队送回国抢救治疗,接连转了好几个医院之后下落不明,不知道是否还活着。

志愿军特等功臣,迟领勋章30年,秦基伟请客,斟酒致敬

秦基伟将军

秦基伟还说,当初志愿军授予柴云振特等功臣,却没有人来领取奖章,他的奖章至今还在15军的档案室里保管。多年来,部队一直在寻找这位英雄,但始终杳无音信。

邓公听了后,当场指示:哪怕是大海捞针,也要把柴云振找到!

秦基伟所说的朴达峰阻击战,发生在第五次战役的回撤阶段,是15军这支年轻部队自成军以来所经历的前所未有的残酷血战。

1951年5月,当美军发起全线反击后,粮弹两缺、人困马乏的志愿军在美军凌厉的空地一体化反击下,陷入极大的被动,整个中部战线有被撕裂乃至全线崩溃的危险。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收拢部队的秦基伟接到志司急电:迅速在芝浦里地区占领要点,不惜一切代价坚决阻击敌人,掩护我军主力北退。彭总亲自和秦基伟通话,明确要求他们必须坚持7到10天。

15军刚入朝作战,就赶上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战役,部队不仅损失惨重(减员1/3),而且物资供应出现严重困难,以至于部队不得不靠野菜充饥,一些战士甚至连马粪里的黄豆豆都捡出来吃了。再加上弹药不足、地形生疏,要完成彭总交代的任务的确困难巨大。

秦基伟横下一条心,决心哪怕全军打光最后一兵一卒也要完成阻击任务。军部发出紧急动员令,号召部队“誓与阵地共存亡”。

志愿军特等功臣,迟领勋章30年,秦基伟请客,斟酒致敬

一场恶战就在芝浦里地区展开了。在45师134团固守的朴达峰上,所有的阵地都在反复拉锯,打到最后,全是血淋淋的白刃战,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好汉随处可见。

6月4日,美军25师集中兵力火力,再次向朴达峰志愿军阵地发起猛攻。激战至下午,7连和9连守备人员伤亡殆尽,阵地失守,45师的防线顿时岌岌可危。

刚由师警卫连补充到8连7班担任班长的柴云振临危受命,他带领13名战士向被敌占领的主峰阵地发起反击。

志愿军特等功臣,迟领勋章30年,秦基伟请客,斟酒致敬

柴云振是人民军队中无数个“解放战士”中的一员。他16岁时为躲避抓壮丁从四川逃往重庆,以卖醪糟为生,后来被一个保长用20担谷子的价钱卖给了蒋军203师,当了一名伙夫。淮海战役中柴云振被俘,随即加入到解放军队伍中,在渡江战役抢滩登陆时,因奋勇作战而受伤,伤愈归队后就当上了班长。

革命战争的血与火,早已把柴云振锤炼成了钢铁战士。乘敌人立足未稳,他率领13名勇士分作3个战斗小组发起反冲击,仅7分钟就把一个营的敌人赶下了山,紧接着连取3个山头,全部恢复阵地。

敌人并没有全部走远,还有数十人集中在另一个山头上构筑工事,如果不及时拿下来,对主峰威胁很大。柴云振率领最后仅存的3名战士不顾一切敌向敌人冲去。等攻上阵地后,3名战士全部牺牲,只剩下了柴云振一人。

志愿军特等功臣,迟领勋章30年,秦基伟请客,斟酒致敬

“钢多气少”的美国大兵,被这个杀红了眼的中国士兵吓破了胆,赶紧向山下逃命,只剩下了一个黑人士兵。柴云振和这个黑人展开殊死肉搏,他被高大的美国兵压在了身下。命悬一线,柴云振试图抠出美国兵的眼珠子,却被对方生生咬断了手指头。

搏斗中,柴云振的头顶被对手用石头砸破了,昏了过去。美国兵以为他死了,转身离去。苏醒过来的柴云振,抓起敌人扔下的卡宾枪,使出最后一点力气扣动扳机,用枪膛里的最后一颗子弹击毙了敌人,再次昏死过去。

当8连冲上山头时,看到的是一幅触目惊心的景象:漫山遍野都是敌人的尸体和散落的枪支,躺在死人堆里的柴云振,全身多处重伤,完全成了一个血人!后经认定,柴云振1人杀敌100余人,被美军咬掉一根手指,身上留下24道疤,成为和黄继光、邱少云齐名的志愿军特等功臣。

志愿军特等功臣,迟领勋章30年,秦基伟请客,斟酒致敬

当柴云振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了一所部队医院的病床上。医务人员告诉他,这里是内蒙古包头市,当初志愿军部队的首长把他从前线紧急送回国,已经转了好几家医院了。他全身大小24处伤,血都快流干了,医院怀着最后一线希望对他抢救,能活下来简直就是奇迹。

少了一根手指的柴云振,再也无法扣动扳机了,他不想成为部队的负担,一年后带着500公斤大米票证作为复员费,回到了老家四川广安岳池县大佛乡。他在家乡干得很出色,当过乡长、书记。很多人都知道他当过兵,打过仗,却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位彭德怀都叫得上名字的战斗英雄。他自己也并不知道,他的英勇行为对全线阵地转危为安起了重大作用,志愿军总部为他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在邓公的过问下,《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媒体以及西南地区的报纸连续在显要位置刊登寻找柴云振的启示。已经成为空降军的15军在老军长秦基伟的督促下,专门派出人员奔赴各地寻访。

志愿军特等功臣,迟领勋章30年,秦基伟请客,斟酒致敬

柴云振资料照片

几经曲折,柴云振终于被找到了,还是他儿子在报纸上看到了寻人启事。他被15军派去的2名寻访人员接到了武汉。为了考察眼前这位断了一根手指、头部伤痕累累的老人是不是当年朴达峰战斗中的英雄,15军特地将老首长请来,让老人辨认。柴云振准确认出了原15军谷政委、45师师长崔建功、44师师长向守志等诸多领导,还把他们当年的职务说得准确无误。

向守志老泪纵横,和柴云振紧紧抱在一起说:“云振,我们找得你好苦啊。30多年来,部队派人几乎寻访了全国每一个省,今天总算找到你了!”

找到了英雄,部队立即召开表彰大会。柴云振领到了迟到30多年的勋章。秦基伟特地将他请到自己家中做客,回忆往事,感慨万分,为他满满地斟上了一杯酒。

志愿军特等功臣,迟领勋章30年,秦基伟请客,斟酒致敬

柴云振(右)和老战友在一起

1985年,柴云振作为抗美援朝战斗英雄代表团的一员,赴朝访问。在纪念馆,他看到自己的“遗像”与黄继光、邱少云并排摆放。老英雄亲手将自己的“遗像”摘了下来,带回家中。

志愿军特等功臣,迟领勋章30年,秦基伟请客,斟酒致敬

悬挂在朝方纪念馆的柴云振“遗像”

多年来,柴云振经常到机关、学校、企业、部队作报告,给社会各界群众讲抗美援朝的战斗故事。他从不认为自己是英雄,在他眼里,“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牺牲的战友”。

2018年12月26日,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逝世,享年93岁。英雄远去,精神长存。

志愿军特等功臣,迟领勋章30年,秦基伟请客,斟酒致敬

【2018年12月,四川岳池县,从全国各地千里迢迢赶来一群白发苍苍的志愿军老兵。他们人人胸前挂满了荣誉勋章和奖章,前来送别他们的老班长、志愿军特等功臣柴云振】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