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表達問題,歸根結底都是邏輯問題

威廉·明託教授在談及文章編排時,說過這麼一段話:


寫作時,你好像一位司令官,指揮著千軍萬馬,排隊通過一個每次只能通過一個人的狹隘關口;而你的讀者則在另一邊迎接,將部隊進行重新編隊和組織。


無論主題多麼龐大複雜,你只能以這種方式表達。



寫作是用文字來交談,不像面對面說話,可以藉助表情、手勢等身體語言來輔助我們表達。


不論你有多麼充沛的情感、多麼絕妙的想法,如果不能通過結構的編排、措辭的選擇,準確傳達出來,讀者就沒法正確理解你的意圖、感知你的情緒,導致溝通失敗。


所以我一直強調,文章的邏輯性比文采修辭更重要。


語言平淡,別人就算無感,但還是能明白你的意思。思維混亂,人家根本不知道你在說什麼,那真是一臉蒙啊。


所有表達問題,歸根結底都是邏輯問題


邏輯,就是文章的條理。文章邏輯清晰的人,做事情往往也思路清晰,有條有理。


先看下面的例子:


昨晚參加大學同學組織的畢業十週年聚會。


先是在一個同學開的私房菜館聚餐,飯後又殺去唱卡拉OK,折騰到家已經半夜12點了,在小區門口吃了碗麵,好香。進門倒頭就睡,好累。


組織這次活動的是以前班裡最不起眼的一個同學,當年就住我隔壁宿舍,成績一般,挺木訥的,沒想到多年不見,竟當起老闆開起飯館。


餐廳裝潢很贊,菜品也有特色,“北漂”多年,很久沒吃到如此地道的家鄉菜了。據說生意很好,果然不是徒有其表。


A是我們的班花,當年那麼多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結果花落C家。


C在學校裡除了吹牛,就沒有別的本事了。


這麼多年過去,死性不改,飯桌上裝腔作勢的場面話張嘴就來,時不時就要嘚瑟幾下,也不知道A到底看上了這傢伙哪一點,畢業後居然沒分手,還死心塌地給C生了兩個娃。


不知不覺,參加工作已經十年。在職場上摸爬滾打,每天刀光劍影的,方覺出大學同學情誼的可貴。


那時的我們,青春正好,寶刀未老。


這次重聚,又勾起了大家美好的回憶。美酒佳餚,很快就喝高了,真是痛快!



這篇短文,文字還算簡潔流暢,讀完卻感覺彆扭,問題就出在邏輯上。


開頭第一段,作者講了參加同學聚會這件事,段尾提到半夜回家又吃了碗麵、倒頭就睡,一個“好香”,一個“好累”,說明作者在飯桌上沒吃飽,聊天應酬等又讓他很疲憊。


按照正常的邏輯,接下來就該舉例說明,為什麼參加同學聚會這麼累。


可是第二段讀完,全都是對餐廳老闆、菜品的誇讚,又是“口味地道”,又是“生意很好”,讓人搞不懂為什麼作者沒吃飽。


第三段是用回憶講故事。


對老同學的調侃還算生動,但多少透著點酸味兒,尤其是跟結尾“可貴”“美好的回憶”“喝高”“痛快”等對照著看,更顯得文風古怪。


如果作者是想抒發“光陰似箭,同窗情誼可貴”,應該再舉幾個更有說服力的例子。


最好增加一些細節,讓讀者自然而然地代入作者的情感,而不是靠堆積“美好”“可貴”等形容詞,生硬地做內心獨白。


分析完細節,再回頭看整篇文章,你會發現作者觀點含糊,邏輯自相矛盾。後面幾段文字,從邏輯上無法得出開篇“很累”這個結論。


開篇說“很累”,讀到結尾又很“痛快”,到底想表達什麼,就顯得不明不白。


相信你已經看出來了,當我們讀一篇文章時覺得不舒服、不流暢,往往不是作者文筆不行,而是邏輯不清。


邏輯的核心是清晰高效地思考問題,而人的思維天生具有發散性。


有邏輯的表達,就是從我們天馬行空的想法中,提煉出有價值的觀點,再組織語言,條分縷析加以論證、呈現。


缺少這種沉澱、編排的過程,所有素材、觀念就是一盤散沙,“前言不搭後語”往往就是這麼來的。


非邏輯思維的表現與應對


說到文章的邏輯,必須明確一件事:表達,是將我們頭腦中的信息進行編碼,當它被髮送出去以後,別人怎麼解讀,就由不得我們了。


因此,在編輯發送信息之前,要充分考慮如何降低溝通成本。


也就是說,寫作,要以方便讀者理解為目的。就像面對面溝通時,你“聽”了,並不表示“聽見”了;你“寫”了,也不等於“寫清楚”了。


多從讀者角度去構思文章的結構和措辭,才能減少認知偏差。你寫清楚了,別人也就看懂了。


下面是我總結的寫作時容易出現的幾個邏輯誤區,初學者要格外注意。


誤區一:使用模糊或多義的語言


假設你要去參加一個飯局,給組織者發短信詢問時間和地址,得到的回覆是:“本週五晚在簋街附近。”


你會滿意嗎?


你肯定會想:拜託老兄,能不能說得清楚一點兒,到底是幾點見面?具體哪個餐廳?


若等到見面當天還沒收到更明確的信息,你一定會追個短信或電話過去,問清楚了才能安排好出行。


這就是表達模糊、信息傳遞不準確給人帶來的困擾。


如果活動組織者在簡短回覆後加個說明,如“具體情況週四下班前再聯繫”,這樣人家心裡就有數了,知道時間地點待定,不會幹著急。


再舉個例子。


假設你走路時不小心把腳崴了,坐在路邊起不來,需要找人幫忙。馬路上行人來來往往,根本沒人注意到你,你該怎麼辦?


如果你衝著人群喊:“有沒有人願意幫我一下?”也許不少人會回頭看一眼,但也就這樣了,誰知道你想幹嗎。


如果你換種說法:“那位穿黑色運動服、戴眼鏡的先生,能不能過來扶我一把?”


相信我,被點名的那位十有八九會伸出援手。



因為你的請求對象很明確,指令也很具體,就算對方還沒想好是否要幫你,至少也會走過來了解一下具體情況,這就為你贏得了溝通解釋的機會。


由此可見,溝通要有效率,就要避免使用模稜兩可的語句,讓別人“猜謎”。


寫作時,也要注意措辭的準確、表達的嚴謹,不要含混不清,讓人云裡霧裡;也不要使用多義詞、雙關語,那樣容易引起歧義。


要避免造成歧義,設立路牌的人應該儘可能清楚地表明本意,比如換成如下說法:“向左走,不要向右走,那裡有熊出沒。”


寫作時表達要明確,需注意以下幾點:


1.複雜的事情簡單說,簡單的事情說完整。


除非是寫研究報告,我們分析事物,沒有必要事無鉅細面面俱到。


複雜的事情要簡單說,簡單的事情則要注意有沒有遺漏,是否說完整了。


每個人都有認知盲點,一件事你覺得大家都知道,一句話你覺得很好理解,也許恰好就有讀者不知道、理解不了。


所以該介紹背景情況的,最好不要用“想必大家都知道……”一筆帶過。


提到某些概念或原則,哪怕你覺得是常識,三言兩語解釋一下會更好,不要想當然地認為讀者能領悟你沒有直接表達的意思。


2.慎用雙重否定。


漢語中的雙重否定


比如,“沒有一個人不說她很優秀”,“我不是不想去”, “你可千萬別不來啊”有表達肯定、強化語氣等功能,但也容易造成困擾,因為表面上聽起來是否定,其實是表達肯定的意思,理解起來有點兒繞。


對邏輯論證來說,最重要的是清晰,而當肯定命題與否定命題夾雜在一起時,很容易產生混淆。


為了避免歧義,寫文章時最好直接表達本意。


比如,“我非常想去”,“你一定要來啊!”是不是乾脆利落多了?


請記住,否定命題有它的優勢,不是不能用,而是要根據具體場景和需求,謹慎使用。


比較一下,“這真是一個糟糕的決定!”聽起來是不是很嚴厲?而“這樣做不是不可以,但……”,語氣就比較委婉。


“沒有一個人不說她很優秀” ,“所有人都說她很優秀”,這兩句話意思相同,但前一句比較適合口頭表達,可配合語氣來表明強調的意思;後一句則適合書面表達,意思更明確清晰。


誤區二:拋出觀點,

卻不能給出讓人信服的推演


我們寫文章,總是帶著各自的觀點和立場。先不說觀點的高下對錯,首先你要能夠自圓其說,否則就是信口開河。


而一些“自嗨”型的寫作,列了一堆觀點,卻不去證明為什麼自己說得對,讀者只能被動接受你拋給他們的結論,看不到你得出結論的過程,這就有點兒簡單粗暴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擺出例證,也展示了自己是如何分析思考的,但素材的可信度存疑,論據有問題,整個邏輯推理就沒有說服力。


比如,新聞事件、社會熱點是新媒體寫作者重要的靈感之源,尤其面對一些突發事件,大家都在跟時間賽跑,誰最先出稿子、出觀點,誰的閱讀量就能衝刺“10萬+”,攫取注意力紅利。


這種時間壓力使得一些寫作者沒能多方面蒐集、驗證信息,就急著從一些二手消息、評論中斷章取義,在拼湊的真相上形成觀點,發表意見,甚至故意以偏概全、煽動大眾情緒,這些都是對讀者極不負責任的表現。


要增加觀點的可信度,就要沉得住氣,訓練思維的嚴謹。


1.確認事實,推敲觀點。


從邏輯學的角度看,推理論證的過程錯綜複雜,但本質上,每個論證都由兩個不同類型的命題組成:一個“前提”,一個“結論”。


前提”屬於支持性命題,它是一個論證的起點,包含著推理的出發點所依靠的基礎事實。


結論”是被證明的命題,它在“前提”的基礎上得出,併為大家所接受。


2.剋制情緒,不要將主觀看法當作客觀事實。


分析某件事,我們要充分調研;評價某個人,我們也要注意剋制情緒,不要輕易做道德判斷,更不要把當事人或周圍人的主觀看法當作客觀事實來傳播。


人是複雜而情緒化的。


當寫作者被某種情緒主宰,理性思維就會退到一邊,容易頭腦發熱,顯得語無倫次,或做出錯誤判斷。


因此,寫作時最好就事論事,讓讀者自己得出評判,而不要動輒上升到道德層面去給別人貼標籤。


誤區三:迷信專家觀點


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斯蒂芬·霍金曾就人工智能做出一個預測:人類文明將會被人工智能終結。


聽起來有道理,那麼,是否可以據此認為,霍金對於人工智能的預言是正確的,繼而將他的相關言論作為重要論據,寫進關於人工智能的述評文章裡面?


答案是否定的。


他雖然學術威望高、社會知名度大,但並不意味著他對其他領域專業問題的意見觀點就是正確的。


我們寫文章,尤其在寫行業分析類文章時,難免會引用專家觀點。


從上面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任何一個專家,都只是某一個領域的權威,離開了其所擅長的領域,他的觀點可以參考,但專業上的可信度要打個問號。


比如,某企業為了強調自己的產品使用了某種新成分,會花錢請一些“專家”在行業內外的媒體上發表文章,表明該成分如何安全有效,但對其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則避而不談,或輕描淡寫。


這雖然是極端個案,但消費者若聽信這種被收買了的“專家意見”,後果不堪設想。


由此可見,面對來自不同渠道、不同專家的言論,我們要注意分析鑑別,不要迷信專家意見,做到以下幾點:


1.注意分辨,專家是否在其專業範圍內、在其所擅長的領域內發言。


2.聽取專家意見時,至少請教三位以上,留意那些有爭議的觀點。


3.說理論述以所有專家都達成一致的共識性觀點為基礎,對有分歧的部分,一定要註明並如實呈現正反兩方的意見,而不要以偏概全。


誤區四:有思想,沒有思考


據說有這樣一種關於寫作的打卡訓練:


在規定的時間(比如一天之內)寫出規定的字數(比如8000~10000字),主題、體裁、風格、寫作場地隨意,只要限時(通常比較短)達成既定篇幅(通常比較長),就算圓滿完成任務。


這種高強度的密集訓練,能迫使不知道該寫什麼的人打開自我,對周圍環境乃至頭腦中的想法更加敏感;寫得越多文筆越流暢,繼而磨鍊表達、培養寫作習慣。


或許組織者是受“一萬小時理論”的影響,但我認為,寫作最有價值的部分(或可說是最大挑戰),不是“寫”,而是“想”。


因為生活中可以寫的東西太多了,多數人的問題不是沒什麼可寫,而是不知道如何思考到底什麼值得寫,以及怎麼才能寫好。


在時間壓力及同儕壓力之下,對素材不加篩選,看到什麼寫什麼,想到什麼寫什麼;對錶達不加錘鍊,也許文通字順,但很難吸引人;可能有觀點,但估計多半隻是粗淺地羅列,而非條理清晰地呈現……


如此一來,離真正有意義的創作還差得遠,搞不好真就成“碼字”了。


蘇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


比思想(觀點)更重要的,是思考的過程。


淺嘗輒止地分析問題,不假思索地表達觀點,這樣的寫作,即便技巧成熟,恐怕也沒有靈魂。


寫作所需要的刻意訓練,不單是通過“不停筆”來做量的積累,還要通過持續訓練深度思考能力來實現質的飛躍。


具體怎麼做呢?


說說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幾點吧。


1.警惕第一時間想到的觀點、輕而易舉得出的結論。


深度思考雖然有用,但比較痛苦,違反人類“好逸惡勞”的本能。


不是有句話說,為了逃避思考,人們願意做任何事情嗎?


分析某個事物,很容易就想到的觀點,多數都比較平庸、粗淺,甚至是錯誤的,因為別人也能輕鬆得出同樣的推論。


不要憑直覺行事,不要讓你的思維停留在問題表面,把第一時間出現在頭腦中的想法列為“未被證實的觀點”,再用調研、分析論證去推翻它、支持它,或完善它。


2.得出觀點之前,確保自己對一件事已經有足夠深入的瞭解。


拿出一張A4紙,圍繞具體某件事,把知道的信息寫在左邊,不知道的信息寫在右邊,然後逐條分析,找到自己最不瞭解的地方,繼而用5W1H的方式對此提問。


5W就是英文的Who(誰), What(做什麼),When(何時),Where(何地),Why(為什麼),以及How(怎麼做)。


提出問題後,就要幫這些問題找答案。在此過程中,試著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進一步深入思考整件事。


比如想象頭腦中有兩個觀點截然相反的小人兒在打架,拿出一張A4紙,左邊寫上贊成的原因,右邊寫上反對的原因,然後進行比較。


當你像剝洋蔥那樣對一件事從大致瞭解變成深入瞭解,它在你眼中就會呈現出與之前的直覺、第一印象等截然不同的面目。


就此提出的觀點、得出的結論,即使還有欠缺,但你已經過獨立的深入思考,能合乎邏輯地展示你的推理過程。


① 善用歸納法,簡潔明確地表達意見。


當你深入瞭解事實後形成了自己的觀點,還要用恰當的方式清晰地表達出來,才能說服別人聽取你的意見。


首先你要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正確的觀點,只有不同的意見。


不要因為害怕出錯,就不敢大膽地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


其次要學會歸納總結,旗幟鮮明地亮出你的觀點。


思考問題時,演繹推理的方式比較好用。


比如,“掌握如下幾點,就能寫出有吸引力的文章(這是前提)——你在其中幾個方面乏善可陳(這是事實)——因此,你這篇文章不那麼吸引人(這是結論)”。


提出觀點時,演繹法的推理過程則顯得有些煩瑣,讀者不太好理解。改用歸納法,看上去條理更清晰,觀點更明確。


比如,“你這篇文章不那麼吸引人(這是觀點)——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這是理由)——這樣修改,能讓你寫出更有吸引力的文章(這是建議)”。


結論先行,就給了讀者思考回味的空間,不用一邊看一邊猜測你到底想說什麼。



② 把他人的質疑或反駁,當作進一步深入思考的機會。


既然是通過寫作公開發表意見,就要做好被挑剔、質疑的準備。


有爭論是好事,不管對方是故意找碴兒還是交流想法,都要保持平常心,用一種對事不對人的態度,開放性地看待別人提出的不同意見。


我的公眾號後臺經常收到讀者留言。


有贊同的,有反對的;有溫和的,也有情緒化的。


我很喜歡並珍惜這種切磋討論的機會,遇到有人反駁,一般不會急吼吼地頂回去,而是把反駁當作提問,仔細思考。


如果反駁成立,就進一步完善修正自己的觀點;如果反駁比較偏頗,我也會反思是不是文章表達得不夠嚴謹明確,讓別人產生了誤解,有無必要在留言回覆中作補充。


請記住,遇到反駁,要設法將討論引向更有深度、更具體的範疇,不要為了反駁而反駁,陷入那種無意義的、情緒化的對峙。


三個技巧,讓你更有邏輯地思考


文字講究天賦和積累,別人讀十幾年的文學作品,這十幾年的沉澱一定會反映在他寫出的文字上。


如果你剛剛起步,在文字的運用上比不過別人很正常,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事情。


但邏輯性則不是,邏輯性可以短期訓練出來,不過也不是一蹴而就,要抓住每一個可以訓練的機會,有針對性地、一點一滴地積累。


A 列提綱:將素材歸類分組


我對邏輯的理解,簡單說就是心流,心流順了,邏輯就順了。


我們的情緒、思想往往重複而凌亂,但文字必須有條理才行。


對初學者來說,要訓練思維的流暢,就要學會在正式寫作之前打腹稿、列提綱。


所有表達問題,歸根結底都是邏輯問題


有朋友告訴我,他構思一篇文章的時間,有時比寫作時間還長。


對此我深有同感,我寫文章也是這樣。


如果只有一個粗略想法,卻沒想好主次觀點及邏輯結構的話,經常會寫著寫著就卡殼,然後東拉西扯。


提綱可以隨手寫在紙上,也可以做成印象筆記,來不及的話就打腹稿,在心裡想好一二三。


有人也許會問,我看很多高手或大師寫作,從來不打草稿,提筆就寫,一氣呵成,那又是怎麼做到的?


我只想說,人家不是不列提綱,而是經過刻意訓練,能在腦海中快速組織素材、梳理觀點。


技巧越純熟,打腹稿所需的時間就越短。


列提綱的關鍵,是對各種素材做歸類分組。


研究發現,人腦一次能夠理解的思想或概念有限。


喬治·A.米勒在相關論文中提出,大腦的短期記憶無法一次容納大約7個以上的項目:


有的人可能一次記住9個項目,有的人則只能記住5個,大腦比較容易記住的是3個項目。


當然,最容易記住的是1個項目。



因此,當大腦發現需要處理的項目超過4個或5個時,就會開始將其歸類到不同的邏輯範疇中,以方便記憶。


這就是為什麼當你面對雜亂無章的一堆信息時,容易感到困惑;而將它們進行歸類分組後,你就能輕輕鬆鬆記住了。


歸類分組不是簡單地合併同類項,而是找出項目之間的邏輯關係,把概括提高一個抽象層次。


比如,當你看到“西瓜、牛奶、雞蛋、酸奶、蘿蔔、橘子、油菜、香蕉、茄子”,可能來回看幾遍都記不住。


把它們歸類分組後,變成“蔬菜:蘿蔔、油菜、茄子;水果:西瓜、橘子、香蕉;蛋奶製品:牛奶、雞蛋、酸奶”,就容易記憶了。


如此分組的過程,也讓你的思維的抽象程度提高了一層。


在“蔬菜、水果、蛋奶製品”這一分類基礎上,更進一步、更高層次的概括則是“食物”。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就能找到不同素材、觀點之間的聯繫,在邏輯遞進的過程中,讓思考逐漸走向深入。


以此為基礎,畢業於哈佛大學、麥肯錫諮詢公司歷史上第一位女性顧問芭芭拉·明託,提出了著名的“金字塔原則”。


它是一種層次性、結構化的思維與寫作工具,要求人們在寫作之前,先對文章要表達的各種思想觀點進行歸類,通過搭建“金字塔結構”,將“中心思想”統領的各個分支自上而下一層一層地呈現給讀者。


其中,越是靠近金字塔上層的思想,價值越高。


怎麼樣,是不是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如果你在開始寫作之前,已經很清楚文章的中心思想,金字塔原則能幫你輕鬆搭建好寫作框架、規範表達邏輯。


如果你動筆前只有一個模糊的想法,那麼不妨回到本小節開頭,用歸類分組的方式,通過分析素材來梳理觀點,再從分論點之間的邏輯聯繫中提煉出中心思想。


B 理結構:框架比細節重要


不要一上來就想文章細節,細節雖然很重要,但不是第一位的。


沒有把握整體,細節描述得再好,在別人看來也是雲裡霧裡。


我們常說,文章需要謀篇佈局,說的就是整體的設計,有了頂層設計,才好進行基礎建設。


所有表達問題,歸根結底都是邏輯問題


邏輯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結構。


整篇文章的結構就像我們搭建房屋的鋼筋結構一樣,我們常說的豆腐渣工程多半是這一塊沒做好。


文章也是一樣,需要把我們所有的內容進行分層,體現整體的結構。


你可以先把你想要寫的東西羅列出來,分析一下彼此之間的聯繫,先說哪一塊,後說哪一塊,下筆之前一定要充分想好。


房屋的整體設計做好了,結構很不錯,那麼房間裡具體怎麼佈置呢?


如果房間內部格局設計得亂七八糟,整體結構再好又有什麼用呢?


這時候就進入到比較細小的部分,把握住大方向以後,將每一層的內容分塊,安排好局部結構。


你的文章打算從哪幾個層面去分析現象、闡述觀點?


多個事例之間的邏輯關係是怎樣的?


每一個小事例想說明什麼?


要循序漸進,有理有據,讓人信服。結論不要下得莫名其妙,有一點兒推論,有一點兒總結、反思,會好很多。


C 善表達:邏輯連接之術


每篇文章都有其內在的邏輯關係,好的文章讓人看完後神清氣爽,差的文章則讓人一臉蒙圈。


想要將自己的觀點、立場以較好的呈現方式,完整地傳達給受眾,有三個要點:


第一,理清內部關係。


依據內容邏輯,將各板塊內容做出恰當合理的次序安排,按順序組織,才能順理成章。


比如文章開頭、結尾、中間的層次,應反映事物發展的階段性;而文章中問題的提出、分析及解決,反映的則是事物的變化規律。


關係理清了,文章自然通透。


第二,善用連接詞。


作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頻繁的詞語,連接詞在增強文章邏輯性上作用不容小覷。


在文章中,連接詞起著承上啟下,將各段落、句子連接貫通的過渡作用。


“因為、所以、雖然、但是、然而、可是、既然、即使、如果、只要、於是、因此”等看似不起眼,但能將文章變得更有條理,更加柔和,也更便於人們接受。


第三,注意呈現方式。


除了連接詞外,有些語句也具有連接的作用,充當著過渡句的角色。


我們在綜合使用這些要素的時候,要注意表達上的自然、簡練。


過渡要恰到好處,不能寫著寫著突然來個轉折;也不能自我重複,同一個連接詞一用到底,也會很讓人掃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