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一家人”的小康故事|我家有本“改革經”

“溫州一家人”的小康故事|我家有本“改革經”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擼起袖子、甩開膀子加油幹,才有一個個家庭的小康生活。

溫州人的創業史,就是一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奮鬥史。溫州人白手起家、歷經坎坷、艱苦奮鬥、創新創業,才有了眾所周知的“四千”精神,才有了千千萬萬個“溫州一家人”的小康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週年之際,溫州都市報全媒體推出“‘溫州一家人’的小康故事”系列報道,關注奔小康道路上的“溫州一家人”,記錄奮鬥的足跡,展現幸福的圖景。

本期主人公:黃則強、杜阿媛夫妻

鄉村振興戰略的20個字,就是我們心目中的小康——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溫州一家人”的小康故事|我家有本“改革經”

條紋襯衫、羊絨背心,深色的休閒褲紮在長筒靴裡,鞋子沾著一層新鮮的泥巴。2014年從瑞安市馬嶼鎮匯民農村資金互助社理事長一職轉任監事長的黃則強,如今還是和妻子杜阿媛一起忙活在田間地頭,閒不下來。

2017年,黃則強牽頭成立了瑞安市友聯農業專業合作社並擔任理事長,在瑞安市馬嶼鎮瑞溪村承包了40多畝土地。年屆七旬,還要幹農業,用他的話說,不是為了賺錢致富,“我自認對‘三位一體’有一份責任”,要繼續念好這本和土地、三農有關的“改革經”。

“溫州一家人”的小康故事|我家有本“改革經”

山村拔窮根

一個番茄闖出生路

“這片是芥菜,這片是番茄,這片是花菜,這片是生菜……”黃則強一路踩著泥路,一路將自家的“寶貝們”指給記者看。一個種了生菜的大棚,旁邊已經放好了番茄苗,黃則強解釋說,“這部分生菜採摘之後會種上番茄,這樣土地的利用率高。”

小學沒畢業就開始到地裡幹活,24歲當生產隊隊長,29歲當村委會主任,到後來擔任村支書,帶著村民下山移民,黃則強說心裡就是想著能帶動村民增收,讓村民白米飯“吃個飽”。

身材看著有點瘦弱的黃則強,骨子裡有一股改革的闖勁。

“過去沒地方可以去打工,我們祖祖輩輩下田耕作,但辛苦一年,也留不下多少錢,我就想號召大家選種大棚番茄。”上世紀90年代,黃則強帶頭和幾個村民一起從隔壁村學種番茄。第一年種了5畝,結果遭遇了冷空氣,番茄苗紛紛凍死。

在黃則強的堅持下,大家再次補種了番茄苗,結果一畝番茄淨收入2000多元。這一消息在當時人均年收入只有約400元的梅嶼鄉底三甲村(現為馬嶼鎮瑞溪村)炸開了鍋。從1991年到1996年,底三甲村大棚番茄的種植面積擴大到170多畝,帶動100多農戶。

種植面積上來了,問題隨之而來。農戶們在本地買到的大棚膜只有2米、3米的寬度,搭大棚的時候要自己拼好了才能鋪上去。“後來聽說山東有6米、8米寬的大棚膜,我們在瑞安市農業局的幫助下,通過省農業廳從山東買了4噸大棚膜。”黃則強對此還記憶猶新,當年他還特地從瑞安趕到金華去接收這批遠道而來的大棚膜。

“溫州一家人”的小康故事|我家有本“改革經”

抱團求發展

一顆火種終得燎原

而產量上來了,銷售的問題又冒出來,個別經銷商碰到番茄豐收的大年就會壓價。形勢“逼”著農戶們“抱團”。

單打獨鬥種植效率低,梅嶼18個村的94戶農戶成立梅嶼蔬菜專業合作社;分開購買農資價格高,他們成立合作社農資供應部,實行“農資團購”;一對一議價能力低,他們組織社員統一銷售農產品,並將盈利的60%“二次返利”給社員;社員缺資金、貸不到款,他們成立社員內部資金互助機構,後來發展成溫州最早試點的農村資金互助社——瑞安市馬嶼鎮匯民農村資金互助社。

在問題面前,黃則強和農戶們一個接一個去突破,這些源於瑞安鄉間的改革火種,最終得以燎原。有數據顯示,到2017年,梅嶼蔬菜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超過4500戶,技術、銷售、資金等難題通過合作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而且通過品牌銷售,農戶們的蔬菜也能賣出一個好價格。

“溫州一家人”的小康故事|我家有本“改革經”

2006年1月,在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首次提出:積極探索建立農民專業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體”的農村新型合作體系。

2006年3月,全國首家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的農村綜合性合作組織——瑞安農村合作協會正式成立,拉開了農村新型合作體系改革的帷幕。這家由瑞安市人民政府主導、瑞安農民為主體的協會,是全國首家縣市級綜合性農村合作組織。其“三位一體”綜合試點項目具有突破意義和深遠影響,被稱之為新農村建設的“溫州模式”,鄉村發展模式的“瑞安試驗”。

這一系列發端於瑞安的農村合作體系改革,黃則強親身參與其中,見證了一個個成果的落地,他也陸續擔任瑞安市梅嶼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瑞安市馬嶼鎮匯民農村資金互助社理事長以及溫州、瑞安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監事長等職務,既是改革探路者,又是改革的受益者。

“當時我們做的事,剛好是時代的需要,做成功更離不開黨委政府的支持。”黃則強覺得,他在這其中收穫很多,不僅家庭實現了小康,而且有機會帶領村民、社員們一起奔小康。在他看來,最好的回報就是將農業這篇文章繼續做好。

“溫州一家人”的小康故事|我家有本“改革經”

探路猶孜孜

一種慷慨別樣情懷

位於瑞溪村40多畝的蔬菜基地,以大棚蔬菜為主,主要由黃則強夫妻負責日常管理。這塊蔬菜基地內種植的蔬菜品種有20多個,黃則強說,一年的純收入在4萬元左右。

在黃則強看來,這40畝蔬菜基地的價值遠不是靠4萬元收入來衡量,基地內試種了多個蔬菜新品種,是探路用的,“搞農業很辛苦,風險很大。我給大家做點探索的工作,試種效果好的品種可以推廣,如果試種效果不好,其他農戶可以少走彎路。”

由瑞安市農業農村局、省農科院蔬菜秸稈等廢棄物無害化處置及肥料化綜合利用項目也設在黃則強的蔬菜基地內。村裡收集來的廚餘垃圾,加上粉碎後的秸稈,經過酵素的處理,可以變成有機肥,用於土壤改良。

“廚餘垃圾是垃圾,本來需要專門處理。秸稈也是垃圾,很多農戶直接露天燒,會對空氣造成汙染。”黃則強介紹說,這種無害化處置及肥料化綜合利用技術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我現在把基礎打下去,以後其他人要走這條路,就會好走很多。”

除了政府資金補助外,黃則強去年陸續在這個項目投了10餘萬元,同時還個人出資支持瑞溪村居民養老服務中心的運營。比起在這些方面的“慷慨”,他坦言自己在家庭方面付出得太少。

2012年,家裡的二層小樓翻建成了七層,整個建房費用都是兒子掏的,黃則強說他自己的錢要留著要幹其他事情。

“溫州一家人”的小康故事|我家有本“改革經”

這方面,杜阿媛有些時候也不理解,也會抱怨。但抱怨歸抱怨,她還是和黃則強一道下地管理蔬菜基地,將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條,“我家的家長是我老婆,我把家長這個‘職務’退出來,騰出來的時間幹了很多其他事。有的人說我,要是把時間都用在自己的事業上,早就很有錢了。但我覺得,現在也很好,孩子都有出息,家庭也好,不是錢賺得多才是成功!”

70歲不服老,但終究不年輕了。很多人勸黃則強歇一歇,夫妻倆留點時間去外面走走。“外面都差不多,看來看去還是家裡的山水好。”杜阿媛說。黃則強則是忙著籌劃在瑞溪村成立一個基金,將“三位一體”的改革、探索繼續下去。另外,他還打算組織農業專家、農業退休幹部等組成的團隊,為農業合作社的發展提供發展決策論證服務。

記者手記

農業這篇文章可以做的還有很多

黃則強隨身帶著一個黑色的包,裡面裝的不是銀行卡和現金,而是一疊他自己起草的工作總結以及未來的工作思路,很多內容都與“三位一體”有關。

某種意義上,黃則強將“三位一體”當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他一直在研究和實踐,如何才能使得這一農村新型合作體系可以更大地發揮其效用。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關注“三農”,其中就包括打贏脫貧攻堅戰、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等內容。

正如黃則強所說,農業這篇文章可以做的還有很多。“三位一體”的探索也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演進。因此,年屆七旬的他,也不願意完全“退休”,而是繼續學習,跟上時代,服務於農業的現代化。

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呂進科/文

鄭鵬/攝

“溫州一家人”的小康故事|我家有本“改革經”

來源:溫州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