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觀察 | 今年,誰將率先打破江蘇縣域經濟格局?

提起縣域經濟,大家會想起蘇南四小龍——崑山、江陰、張家港和常熟,四位居中國百強縣前四名已久。 作為縣域經濟強省,2019年江蘇超千億縣15個。 除了第一梯隊四小龍以外,便是處於第二梯隊的太倉、宜興、丹陽和海門。不過,相較於今年GDP破4000億的崑山與江陰,四市GDP暫未突破2000億大關。第二梯隊不僅發展空間大,而且風起雲湧、競爭激烈。

今天1號君就來講一講,德企之鄉太倉、打造無錫“堅強一翼”的宜興、鎮江“區域長子”丹陽、爭做蘇南“小五子”的海門......

2020年,它們提出了哪些目標?

近日,海門市委書記陳勇在《新華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表示,海門需認真悟透“三大法寶”精髓,徹底摒棄“蘇中蘇北第一市”的榮譽感,以蘇南“小五子”的身份來重新審視定位。 2019年居於江蘇省縣市第八位、南通第一位的海門今年目標直指全省前五,努力創造出與“張家港精神”“崑山之路”“園區經驗”相媲美的“海門實踐”。 要知道,在海門之前的還有太倉、宜興以及丹陽三市縣,為什麼海門有這樣的信心?與上海隔江相望可以說今年處於經濟發展的“風口”了,近日發佈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江蘇實施方案》與《長江干線過江通道佈局規劃》,都將使得海門享受到多重戰略機遇疊加,與蘇南、上海的距離再進一步,實現同城化、一體化的發展。 海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沈旭東在接受交匯點採訪時說,放眼長三角乃至全國,一個縣級市同時有高鐵、有高速、有高架、有機場、有江港、有海港、有無水港、有過江通道,還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十分罕見。 但是本就位於蘇南的太倉和宜興當然並不甘心。在2014年和2015年,太倉在全國百強縣市排名緊跟蘇南四小龍之後,可以說是穩居第五名,而現在卻被浙江慈溪市、福建晉江市相繼超越。作為中國德企之鄉,太倉3月外資企業新增投資總額3.33億美元,新增註冊資本1.15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75.89%、73.00%。2020年,太倉定為“項目建設提速年”。
在此之前,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調研太倉時強調要樹立大志向,展現大手筆,蘇州十個板塊中,只有太倉沿江、臨滬又近海,落實“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均處於“主陣地”位置。要注重在產業佈局、產業鏈銜接中找準“太倉座標”,下大力氣“多上幾個大項目,多抱幾個金娃娃”。

近日,海門市委書記陳勇在《新華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表示,海門需認真悟透“三大法寶”精髓,徹底摒棄“蘇中蘇北第一市”的榮譽感,以蘇南“小五子”的身份來重新審視定位。 2019年居於江蘇省縣市第八位、南通第一位的海門今年目標直指全省前五,努力創造出與“張家港精神”“崑山之路”“園區經驗”相媲美的“海門實踐”。要知道,在海門之前的還有太倉、宜興以及丹陽三市縣,為什麼海門有這樣的信心?與上海隔江相望可以說今年處於經濟發展的“風口”了,近日發佈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江蘇實施方案》與《長江干線過江通道佈局規劃》,都將使得海門享受到多重戰略機遇疊加,與蘇南、上海的距離再進一步,實現同城化、一體化的發展。 海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沈旭東在接受交匯點採訪時說,放眼長三角乃至全國,一個縣級市同時有高鐵、有高速、有高架、有機場、有江港、有海港、有無水港、有過江通道,還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十分罕見。 但是本就位於蘇南的太倉和宜興當然並不甘心。在2014年和2015年,太倉在全國百強縣市排名緊跟蘇南四小龍之後,可以說是穩居第五名,而現在卻被浙江慈溪市、福建晉江市相繼超越。作為中國德企之鄉,太倉3月外資企業新增投資總額3.33億美元,新增註冊資本1.15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75.89%、73.00%。2020年,太倉定為“項目建設提速年”。在此之前,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調研太倉時強調要樹立大志向,展現大手筆,蘇州十個板塊中,只有太倉沿江、臨滬又近海,落實“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均處於“主陣地”位置。要注重在產業佈局、產業鏈銜接中找準“太倉座標”,下大力氣“多上幾個大項目,多抱幾個金娃娃”。

相對於太倉、海門積極當好江蘇進入上海的節點門戶城市,地處蘇浙皖三省交匯處的“中國陶都”宜興同樣擁有重要的使命——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新興中心城市、蘇浙皖交界區域性中心城市。3月13日,無錫市委書記黃欽在宜興調研時強調,宜興要搶抓多重戰略疊加的寶貴機遇,乘勢而上、奮力爭先,提升對無錫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份額,提升在全國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排位,切實成為無錫“一體兩翼”發展格局中更為堅強一翼。

無錫兩大經濟強縣江陰與宜興處於一南一北,近年來一直在推動錫澄錫宜一體化發展。隨著蘇錫常南部高速太湖隧道基礎工程基本完成、宜馬快速通道啟動建設,這一目標正在實現,此外,經過多年的積累,宜興在電線電纜、環保水處理設備國內市場佔有率逐步上升,目前分別達13%、40%以上。 處於南京都市圈的“眼鏡之都”丹陽今年在縣域經濟上要爭雄蘇南、爭雄長三角、爭雄全國。爭雄蘇南眼前最近目標便是太倉和宜興。作為鎮江縣域經濟的第一名,據《鎮江日報》報道,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赴丹陽調研推進工作時,勉勵丹陽大要有大的樣子、強要有強的擔當,要牢固樹立慢不得、坐不住、等不起的強烈發展意識,定位更高一些、速度更快一些、貢獻更大一些。
這已經是馬明龍履新後再次到丹陽進行專題調研。上一次是2月19日,也就是馬明龍來鎮江工作的第二天,他專門寫信給丹陽眼鏡龍頭企業——萬新光學集團。信中談到:鎮江是“四千四萬”精神的發源地,丹陽是鄉鎮企業發展較早較好的地區......我也將真誠地與企業家交朋友,遇事多商量,多做實實在在的事,真正做到坦誠交往、“清”上加“親”。面對已經後來居上的海門,丹陽需要找到新的發力點。 不難發現,努力打破現有格局正是各個縣市目標的重點,身處蘇南的太倉與宜興需要再進一步,而丹陽與海門則想在蘇南縣域經濟中取得一席之地。這一格局也隨著新一輪的長三角一體化、新的都市圈的變動將帶來新的機遇。

無錫兩大經濟強縣江陰與宜興處於一南一北,近年來一直在推動錫澄錫宜一體化發展。隨著蘇錫常南部高速太湖隧道基礎工程基本完成、宜馬快速通道啟動建設,這一目標正在實現,此外,經過多年的積累,宜興在電線電纜、環保水處理設備國內市場佔有率逐步上升,目前分別達13%、40%以上。 處於南京都市圈的“眼鏡之都”丹陽今年在縣域經濟上要爭雄蘇南、爭雄長三角、爭雄全國。爭雄蘇南眼前最近目標便是太倉和宜興。作為鎮江縣域經濟的第一名,據《鎮江日報》報道,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赴丹陽調研推進工作時,勉勵丹陽大要有大的樣子、強要有強的擔當,要牢固樹立慢不得、坐不住、等不起的強烈發展意識,定位更高一些、速度更快一些、貢獻更大一些。這已經是馬明龍履新後再次到丹陽進行專題調研。上一次是2月19日,也就是馬明龍來鎮江工作的第二天,他專門寫信給丹陽眼鏡龍頭企業——萬新光學集團。信中談到:鎮江是“四千四萬”精神的發源地,丹陽是鄉鎮企業發展較早較好的地區......我也將真誠地與企業家交朋友,遇事多商量,多做實實在在的事,真正做到坦誠交往、“清”上加“親”。面對已經後來居上的海門,丹陽需要找到新的發力點。 不難發現,努力打破現有格局正是各個縣市目標的重點,身處蘇南的太倉與宜興需要再進一步,而丹陽與海門則想在蘇南縣域經濟中取得一席之地。這一格局也隨著新一輪的長三角一體化、新的都市圈的變動將帶來新的機遇。

誰將搶得先機、實現目標?

前不久,2019年居於江蘇省縣市第十位的泰興,明確了“拼進全省八強”的目標,吹響工業高質量發展衝鋒號。此外,近日與蘇州、無錫、常州頻頻互動的南通被視為江蘇新的增長極,其下轄五縣市去年GDP已經全部破千億,正加速衝刺、急速超越。 當有“新星”挺進前八強時,也意味著“老兵”的黯然退場。在日趨激烈的縣域經濟競爭中,誰將搶得先機、絕地反擊,正取決於未來怎麼做。 無論是風口上的海門、展現大手筆的太倉、打造無錫更為堅強一翼的宜興還是爭雄蘇南的丹陽,各位選手都已經在奮筆疾書今年的答卷。

前不久,2019年居於江蘇省縣市第十位的泰興,明確了“拼進全省八強”的目標,吹響工業高質量發展衝鋒號。此外,近日與蘇州、無錫、常州頻頻互動的南通被視為江蘇新的增長極,其下轄五縣市去年GDP已經全部破千億,正加速衝刺、急速超越。 當有“新星”挺進前八強時,也意味著“老兵”的黯然退場。在日趨激烈的縣域經濟競爭中,誰將搶得先機、絕地反擊,正取決於未來怎麼做。 無論是風口上的海門、展現大手筆的太倉、打造無錫更為堅強一翼的宜興還是爭雄蘇南的丹陽,各位選手都已經在奮筆疾書今年的答卷。

01選手:海門

2018年,海門確立了“超丹陽趕宜興追常熟”的目標。近年來,海門瞄準高質量發展目標,不斷夯實家底,精耕投資沃土。如今,海門已形成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和現代建築、現代家紡、電子信息“3+3”產業集群,其中家紡、建築、裝備製造等產業達到千億級規模。“超丹陽”的目標也已經實現。 海門市市長郭曉敏如此認為:“今天的海門,搶抓新機遇,打造新優勢,未來更可期。”正是海門面臨的機遇,重新給自己新的定位,並於4月11日一口氣推出18塊4046畝土地,面向全球招引重大產業項目。 “只要是符合海門產業方向和高質量發展需求的優質項目,在海門用地一律保證。”“對於項目投資額10億元以上的新開工項目,符合設備投資要求的,最高補助達1億元。”海門市政府誠意滿滿,對在海門市註冊認定的總部企業、首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等都將給予獎勵。 隨著北沿江高鐵、南通新機場、通州灣新出海口等一批與海門密切關聯的重特大交通樞紐工程的加速實施,海門戰略疊加的政策優勢、交通突破的樞紐優勢、陸海統籌的空間優勢更加凸顯。海門承載發展高端產業的平臺已蓄勢騰飛。

2018年,海門確立了“超丹陽趕宜興追常熟”的目標。近年來,海門瞄準高質量發展目標,不斷夯實家底,精耕投資沃土。如今,海門已形成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和現代建築、現代家紡、電子信息“3+3”產業集群,其中家紡、建築、裝備製造等產業達到千億級規模。“超丹陽”的目標也已經實現。 海門市市長郭曉敏如此認為:“今天的海門,搶抓新機遇,打造新優勢,未來更可期。”正是海門面臨的機遇,重新給自己新的定位,並於4月11日一口氣推出18塊4046畝土地,面向全球招引重大產業項目。“只要是符合海門產業方向和高質量發展需求的優質項目,在海門用地一律保證。”“對於項目投資額10億元以上的新開工項目,符合設備投資要求的,最高補助達1億元。”海門市政府誠意滿滿,對在海門市註冊認定的總部企業、首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等都將給予獎勵。 隨著北沿江高鐵、南通新機場、通州灣新出海口等一批與海門密切關聯的重特大交通樞紐工程的加速實施,海門戰略疊加的政策優勢、交通突破的樞紐優勢、陸海統籌的空間優勢更加凸顯。海門承載發展高端產業的平臺已蓄勢騰飛。

02選手:宜興

近日,宜興彷彿也感受到了危機,動作頻頻。先是以“長三角一體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舉行專題學習會。明確宜興將全力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努力打造“兩個中心城市”,爭當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領跑者。且不說今後成績如何,單就態度來說,“學霸”的氣息撲面而來。
緊接著,宜興按下產業發展“快進鍵”,總投資120億元的4個新能源項目前不久集中開工簽約,投資50億元的氫能產業園也啟動建設。繼“環保之都”“線纜之鄉”之後,宜興又將增加一張“新能源”的產業名片。其中,發展氫能產業正是宜興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的成果。 長三角作為我國氫能產業示範領先地區,《長三角氫走廊建設發展規劃》已於去年正式發佈。隨後,宜興與國家電投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建設長三角地區第十三座氫能產業園,力爭成為長三角“氫走廊”上的重要節點城市。 優質氫源企業“靈谷化工”和在氫能及燃料電池領域研發製造20年的“江蘇新源動力”等資源,使得宜興發展氫能產業有底氣。目前,宜興已明確提出打造“長三角新能源產業製造高地”的目標定位,積極對接長三角中心城市產業項目梯度轉移,深入實施引鏈、強鏈、補鏈工程。

近日,宜興彷彿也感受到了危機,動作頻頻。先是以“長三角一體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舉行專題學習會。明確宜興將全力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努力打造“兩個中心城市”,爭當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領跑者。且不說今後成績如何,單就態度來說,“學霸”的氣息撲面而來。緊接著,宜興按下產業發展“快進鍵”,總投資120億元的4個新能源項目前不久集中開工簽約,投資50億元的氫能產業園也啟動建設。繼“環保之都”“線纜之鄉”之後,宜興又將增加一張“新能源”的產業名片。其中,發展氫能產業正是宜興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的成果。 長三角作為我國氫能產業示範領先地區,《長三角氫走廊建設發展規劃》已於去年正式發佈。隨後,宜興與國家電投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建設長三角地區第十三座氫能產業園,力爭成為長三角“氫走廊”上的重要節點城市。 優質氫源企業“靈谷化工”和在氫能及燃料電池領域研發製造20年的“江蘇新源動力”等資源,使得宜興發展氫能產業有底氣。目前,宜興已明確提出打造“長三角新能源產業製造高地”的目標定位,積極對接長三角中心城市產業項目梯度轉移,深入實施引鏈、強鏈、補鏈工程。

03選手:太倉

“太倉作為全市發展的重要板塊,發展已經到了乘勢而上的重要轉折點。”今年1月,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太倉要以滾石上山的勇氣、以開拓進取的銳氣,全力以赴“拼質量、拼增速、拼增量”,努力實現質量更優、發展更快、總量更大。 作為江蘇進入上海的節點門戶城市,太倉在推動蘇州“開放再出發”過程中,肩負著重要使命——對接“大虹橋”,更高質量地與上海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對接合作,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發揮表率作用。與此同時,太倉產業發展要圍繞一個“大”字做文章,強化產業招商“大格局”理念,定向招商、精準招商,促進能級“大提升”。 日前,太倉發佈了一系列疫情惠企“大禮包”,其中涉及減輕企業負擔27億、金融支持154億。這些“真金白銀”的支持,讓企業有“信心”,更有“底氣”。而這些受惠企業,正是今後支撐太倉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太倉作為全市發展的重要板塊,發展已經到了乘勢而上的重要轉折點。”今年1月,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太倉要以滾石上山的勇氣、以開拓進取的銳氣,全力以赴“拼質量、拼增速、拼增量”,努力實現質量更優、發展更快、總量更大。作為江蘇進入上海的節點門戶城市,太倉在推動蘇州“開放再出發”過程中,肩負著重要使命——對接“大虹橋”,更高質量地與上海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對接合作,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發揮表率作用。與此同時,太倉產業發展要圍繞一個“大”字做文章,強化產業招商“大格局”理念,定向招商、精準招商,促進能級“大提升”。 日前,太倉發佈了一系列疫情惠企“大禮包”,其中涉及減輕企業負擔27億、金融支持154億。這些“真金白銀”的支持,讓企業有“信心”,更有“底氣”。而這些受惠企業,正是今後支撐太倉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04選手:丹陽

不進則退,進慢了也是退。公開數據顯示,丹陽市在2014年GDP首破千億大關。但六年下來,GDP總增量還不到300億,增速也從2014年的11%,下降到如今的5%以下。2019年,丹陽眼鏡製造業開票銷售預計超過8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7%。
在百舸爭流的激烈角逐中,丹陽漸漸與昔日“同伴”落下了距離。重振雄風,已成為丹陽上下最大的期盼。產業強則城市強。丹陽,要想跟上發展的步伐,解決自身發展不充分的問題,還是要靠產業。 丹陽要把堅持產業強市、做大做優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位置,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強勢推進高質量發展。此外,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3月31日,馬明龍在丹陽調研時提出,丹陽對外要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寧鎮揚一體化發展大局,對內主動融入鎮江市域一體化。 如此看來,前有標兵,後有追兵,排名5-8位的各市不甘落後,都在利用優勢謀發展,拼勁全力補短板。 那麼,誰將率先突圍打破江蘇縣域經濟格局?1號君拭目以待! 交匯點記者 丁茜茜 洪葉

不進則退,進慢了也是退。公開數據顯示,丹陽市在2014年GDP首破千億大關。但六年下來,GDP總增量還不到300億,增速也從2014年的11%,下降到如今的5%以下。2019年,丹陽眼鏡製造業開票銷售預計超過8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7%。在百舸爭流的激烈角逐中,丹陽漸漸與昔日“同伴”落下了距離。重振雄風,已成為丹陽上下最大的期盼。產業強則城市強。丹陽,要想跟上發展的步伐,解決自身發展不充分的問題,還是要靠產業。 丹陽要把堅持產業強市、做大做優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位置,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強勢推進高質量發展。此外,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3月31日,馬明龍在丹陽調研時提出,丹陽對外要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寧鎮揚一體化發展大局,對內主動融入鎮江市域一體化。 如此看來,前有標兵,後有追兵,排名5-8位的各市不甘落後,都在利用優勢謀發展,拼勁全力補短板。 那麼,誰將率先突圍打破江蘇縣域經濟格局?1號君拭目以待! 交匯點記者 丁茜茜 洪葉

策劃 杭春燕

圖片:視覺中國、新民晚報

圖片:視覺中國、新民晚報

微信公眾號:江蘇1號

(id:gh_3b06d4825686)

新華日報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