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抑鬱的氣血介紹

關於抑鬱的氣血介紹

甫光居士

評語:心病要身治。如果身心整合治療會更好!

人應該歡樂一些,不要壓抑心氣,過於壓抑了,就抑鬱了,長期抑鬱,就會影響內臟氣血,至於生病。


關於抑鬱的氣血介紹


壓抑嚴重,可能會感到心悶、心疼,或者煩悶,於是自我反省,自我責備,自我無法解脫,膽怯畏懼 不能面對等。

這時心氣脆弱,人的氣血已經改變,膽小的狀況隨之而來,喜歡閉門不出,或者遠離人群。精神層面的說法是受了打擊,孤獨、孤僻等,拒絕、恐懼這個環境。

這個時候身體陽氣漸漸減弱,比如畏寒怕冷、面色陰鬱,生命活力逐步消退,人變得懶散,思睡、少食。

於是變得肥胖、臃腫,動輒出汗,小便少、小便頻 、大便溏 、大便頻,陽氣不足 ,生命活力衰微 ,說話宗氣不足 ,胃腸下墜,所有這一切,都是自我情緒引起的 。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不良情緒?心中本來希望霍得什麼,覺得應該獲得什麼,自我感覺很好,個人意識很強。

沒有從自己所在的群體去看待自己,自己僅僅是一個群體成員.如果把每個動機比作賽跑 ,你能保證 你每次都得第一?如果有這樣清晰的認識,還是期望自己想得到什麼就得到什麼,就是一個自大狂。 希望自己的每一個問題都得到別人的重視解決,你希望你的每一個慾望、願望都得到別人的滿足?你覺得群體的人都是你爸 你媽?不給你滿足和回答就摔門狂奔而去?

有些人就是這樣的心態在生活,結果 弄得自己不愉快,群體不和諧。關於每個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想法沒有人可以去糾正,但是回到身體這個方面自己就受害了。由於長期的抑鬱,形成習慣氣血,事事都懷疑恐懼,心氣更弱,腎氣更不足,睡覺內臟神氣從下出,要麼夜夢驚恐,要麼覺得有人危害自己,有怪異跟隨,到這個時候,藥物也很難救治了。

比如說生氣了胃口不好,為什麼沒有食慾?肝氣上逆,肝氣本身就空虛了。由於肝氣上逆,肺氣就充盈,心包(心臟)行血加快,身體四肢,血液橫逆,脾已經不能完全統血,腎沒有得到 從肌肉四肢迴歸的水,於是腎陰不足,腎陰不足,肝氣上逆,食物的消化依賴的膽汁和胰腺汁和小腸液 都不足,於是食物營津化生的痰溼和肝臟中不能完全分泌的膽熱,以及氣逆形成的淤血,糾結在一起,這就是病根。翻遍中醫古籍、歷代案例,觀南北地域形成的中醫派別,沒有誰說 可以簡潔有效的治療 ,目前比較典型的,化瘀血、滋養肝腎、祛痰溼,就是治療抑鬱的方劑和成藥。肝鬱氣滯導致脾虛胃逆、胃腸溼熱、肝腎陰虛、心肺氣虛,是一個 全面的同時的過程,只是各個側面 程度反應輕重不同。於是有理氣疏肝、理氣化溼養脾、清熱化溼、滋陰透熱、安神養血等治療方法和系列方劑。

那麼現在我們直觀的來體驗一下,從經絡穴位的角度體驗氣血。先說抑鬱不平的時候開始,這個時候肝氣是上逆的,首先請你自己把事情相通,給心氣一條出路,這個是最好最簡單的治療,不然你只有遭氣死、慢性或者急性而已。一般人多是在親戚朋友家庭成員的疏導下化解。那麼 肝氣上逆,在腳上根本找不到肝氣穴位,就是不起作用,只有上面去尋找,才可能得到肝氣,逐步引導下來。很多人按摩什麼太沖這樣那樣的,不會得氣,沒有作用。即使是正常人,也要內心安靜,身體平靜的情況下,才可能在太沖等得到氣。

肝氣不下行,意味著肝陰血不足,無法分解食物營養中的陽氣——膽汁外出。於是出現幾種併發症狀:一是內臟得不到陰血滋養 ——就是肝臟上行沒有氧化的血液進入肺臟氧化 然後經過心臟輸送到內臟和四肢營養支撐,那麼 肝陰血不足 輸送的血液本身含陽熱,於是肺不能完全氧化,出現痰,肺系統表現出長期的感冒症狀,膽汁不足、不全,膽經氣虛,外寒外熱 入侵,頭目畏風,四肢關節不利。首先表現在頸椎、肩膀,這個是風。

血虛內臟得不到營養,首先是心臟出現問題,能感知到的時候,已經是心悸等。

由於食物入胃因為脾臟氣虛,水溼不化,於是形成積聚在胃腸的實熱,和在脾臟的溼,形成溼與熱。上面說心肺陰血不足,往往是前胸有發疹和抓痕,誰抓的?晚上心中難受,自己抓的。為什麼醫院死亡的人中,很多人是死於心肺衰竭?尤其是肺癌,但是死者根本不吸菸,生前不吸菸,長期呼吸空氣,和外界接觸的器官,但是陰血不足。

脾不統血,水溼不化,導致腎不能完全得到滋養,過度勞累,於是 腎中就有沉積,發生囊腫等。腎不能完全化水溼,後腰會疲乏,膀胱經陽氣就沉陷在裡面,不能通達全經,於是腳後跟空虛,脖子與頭連接的大筋也空虛,穴位上說是風池 ,就是血虛生風。

綜合起來,心氣抑鬱,導致肝血向肺輸送的營血不足,內臟陽氣不足 ——沒有營養,如何有陽氣 。內臟氣血不足,引起吃下去的食物營養不能完全消化分解引起痰溼熱成病,這就是氣血過程。

進一步說,某一內臟的治療,也可以說保健,比如說肺,比如說感冒,肺臟的氣血原理。當肝臟陰血充溢肺臟時候,肺系統會充分接受滋養,這個時候,才有充分的氣行經絡。大家都知道,肺經絡到達大拇指,就是說內臟行血和外在的經絡行氣是同步的。穴位點,都是內臟行血過程中的關鍵點,如果產生敏感反應,酸澀、沉痛等,表示內臟有淤滯,血行不暢。外在地說,就是和天地環境陰陽不平衡。當內臟陰血充溢了,會產生一個變化,中醫說 陰極必陽 ,從現代醫學說,就是內臟系統腺體產生分泌—— 中醫說陽汁,陽汁充足,行經絡的陽氣才充沛,陽汁從降,肺氣宣散後,大腸氣 才會降下,表裡陰陽。以上是說中醫的臟腑陰陽、氣血經絡穴位原理,還沒有說到治療的方劑藥物使用,時間關係,以後有空再說。

如果不說 看見一些人盲目的保健,甚至有害地弄,適得其反,也覺得不告訴他們良心上過不去。從內臟氣血原理,陰陽、平衡、經絡穴位、藥物方劑是一體的。


關於抑鬱的氣血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